港交所成为国内锂电企业接轨国际资本的重要平台!
很明显的是,随着瑞士等海外交易所的限制以及内地政策的收紧,转战港交所和赴港二次上市的锂电企业明显增加,电池端已有比亚迪、宁德时代、中创新航、瑞浦兰钧、正力新能等企业成功登陆。
此外亿纬锂能也在今年6月正式宣布启动赴港IPO,以支持海外工厂建设和全球产能布局等重点项目。
起点锂电注意到,赴港上市的浪潮进一步向锂电产业链渗透,包括锂电设备及材料企业。其中在7月,又有两家锂电龙头企业宣布将冲击香港资本市场。
其一是隔膜龙头企业星源材质。7月7日,星源材质发布公告,公司已于2025年7月7日向香港联合交易所递交了公开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H股)的申请,并在同日刊登了相关申请资料。
招股书显示,星源材质是业内首家实现锂离子电池隔膜批量出口的企业,并且是中国首家及少数兼备干法、湿法及涂覆隔膜全部三种锂离子电池隔膜生产技术的企业。
其客户包含LG新能源、三星SDI、远景动力、村田、SK On、SAFT、宁德时代、比亚迪、国轩高科、中创新航、亿纬锂能和欣旺达等。且全球布局覆盖中国、欧洲、东南亚及美国等九大生产基地。
本次IPO募集资金将用于扩大海外网络,具体包括在马来西亚和美国兴建生产基地,并在新加坡兴建运营及研发中心。
其中马来西亚生产基地的总投资额约54.62亿港元,建造期约三年;美国生产基地的总投资额约6.32亿港元,建造期为一年;此外,拟总投资约2.1亿港元在新加坡建设营运及研发中心,该项目将于2026年初开始实施并于2028年上半年竣工。
另一家是电解液龙头天赐材料。同在7月7日,天赐材料公告称,为深入推进公司全球化战略布局,拟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H股)股票并申请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
天赐材料是全球知名电解液头部企业,其核心产品电解液2024年销售超过50万吨,较2023年同比增长约26%,连续9年全球销量领先。
为扩大份额,稳定业绩,目前天赐材料正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并逐渐将产能外扩。
比如今年6月12日,天赐材料公告宣布,公司及全资孙公司Tinci Materials Jorf Lasfar SAS与摩洛哥王国签署了投资协议,拟通过项目公司在摩洛哥投资建设电解液与原材料一体化生产的综合基地,生产年产15万吨电解液产品及其关键原材料。
而这些国际项目的推进,则是天赐材料二次上市的主要动力。海外项目面临的建设周期、人工成本都高于国内,因此充足的资金才能更好的抵御周期风险。这也是当前锂电企业上市的普遍目的。
但需要注意的是,天赐材料目前还面临着与永太科技的商业秘密侵权纠纷案件。
针对天赐材料发起的诉讼和索赔,永太科技也提起了反诉。据永太科技称,天赐材料侵害了公司名誉权,要求赔偿共计5751.93万元。至此,双方互诉索赔金额超9亿元。
事实上,锂电企业之间的诉讼常有发生,包括头部电池企业以及日韩等海外企业,有些案件你来我往、持续周期很长,在此情况下,对涉及其中的企业发展均有一定影响。
起点锂电认为,在全球化竞争加速的当下,锂电板块的专利纠纷还会持续,身处锂电产业的企业应注意技术积累,强化自身研发实力,才能走的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