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5日
“活力中国调研行”安徽主题采访活动走进铜陵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精彩报道吧
人民日报(客户端)
7月6日人民日报(客户端):《活力中国调研行走进安徽 | 安徽铜陵:一根铜线上的全产业链跃迁》
1000多年前,诗人李白游历铜陵,目睹当地冶铜盛况,写下“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的瑰丽诗篇。
1000多年后,铜陵这座因铜而名的城市,依旧是中国铜工业重镇,去年该市铜基新材料产业产值超700亿元。
7月4—5日,活力中国调研行安徽主题采访团走进铜陵,从一条铜线开始,探访铜全产业链的升级跃迁。
详情↓
光明日报(客户端、微博)
7月5日光明日报(客户端):《活力中国调研行|安徽铜陵:千年铜城世界第一》
在安徽铜陵精达特种电磁线股份有限公司的无尘车间里,一卷直径仅0.018毫米的漆包线正在高速缠绕——相当于头发丝的1/20粗细,却能承受300℃高温和3万伏电压。7月4日,2025"活力中国调研行"采访团走进了这家占全球电磁线市场35%份额、雄踞世界第一的企业。
详情↓
7月5日光明日报(客户端):《活力中国调研行|安徽铜陵:冶炼更绿色》
“今天室外接近40度,而这铜水可是1300度!”站在铜陵有色金冠铜业分公司“双闪”精炼车间参观平台上,顺着车间主任孟凡伟手指的方向,“活力中国调研行”采访团一行人眼前,是真正“火热”的场景!
详情↓
7月5日光明日报(微博):#活力中国调研行#【#连接市场和实验室的车间#】
7月4日,记者走进安徽铜陵精达漆包线公司生产车间,工人正在实时查看漆包线生产情况。据了解,该企业是中国规模最大的特种电磁线生产企业,产品广泛用于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高铁、家用电器等领域。近年来,该企业走出了一条节能降碳、绿色环保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车间一头连着市场、一头连着实验室,是让新质生产力在产业上“落地生根”的关键载体。
详情↓
7月5日光明日报(微博):#活力中国调研行#【#自动化智能化的铜冶炼厂长啥样#】
7月5日,记者随“活力中国调研行”走进铜陵有色金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金冠铜业分公司,这里是全国规模最大的单体矿铜冶炼工厂。近年来,金冠铜业积极推进工厂智能化改造,智能技术的应用为铜冶炼降本增效、节能降碳、绿色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详情↓
《经济日报》
7月7日《经济日报》:《安徽未来产业澎湃崛起》
实践中,很多地区也根据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进行布局或创新发展。铜陵精达特种电磁线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最早服务于家用冰箱的民营企业,如今是特种电磁线行业的“单项冠军”企业。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秦兵透露,目前研发的新产品可用于智能机器人等未来产业。
详情↓
中国日报(客户端)
7月6日中国日报(客户端):《Innovation boosts Tongling's copper industry》
A copper powerhouse in Tongling, city in East China's Anhui province, is transforming its copper industry through innovation.
详情↓
人民画报
7月5日人民画报:《活力中国调研行 | 铜陵精达:全球特种电磁线领军企业的创新与布局》
2025年7月4日,“2025活力中国行”安徽站采访团来到了铜陵精达特种电磁线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精达股份”)。这家企业是中国特种电磁线行业的龙头企业,自成立以来,凭借技术积累和全球化布局,稳居行业制高点。
详情↓
7月6日人民画报:《活力中国调研行 | 铜陵有色金冠铜业:全球单体产铜标杆的“绿色炼金术”》
2025年7月5日,记者随“活力中国调研行”走进铜陵有色金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金冠铜业分公司,这里是全国规模最大的单体矿铜冶炼工厂。近年来,金冠铜业积极推进工厂智能化改造,智能技术的应用为铜冶炼降本增效、节能降碳、绿色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详情↓
科技日报(微博)
7月5日科技日报(微博):#活力中国调研行#【这家企业的产品让中国车跑得更快】
走进铜陵精达公司的漆包线生产车间,各条产线正开足马力,运转不停。车间一旁的实验室里,工作人员正在对该公司的“看家产品”——扁平电磁线进行性能测试。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