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李世民功臣墓碑出土后,扒开唐太宗阴暗的一面
创始人
2025-06-08 09:03:12
0

前言

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之际,考古学家发现了大唐功臣之一唐俭的墓。在他的墓室中有一座石碑,石碑证实是唐俭的墓。这本没什么,但是在观看他的碑文的时候,却发现唐俭碑文上的记载与史书有几项是有冲突的。

唐俭的能力与地位是毋庸置疑的,他被太宗皇帝下令可以陪葬在昭陵。在唐俭的碑文上究竟写了什么呢?

一、起兵之事

众所周知当年李渊为什么会起兵其原因大多是因为他的儿子李世民,后世将大唐的建立都归咎在李世民的身上,但值得思考的是李渊真的是像史书中所言的那样左右摇摆,胆怯吗。

当然在《资治通鉴》中对于李渊当年起事的原因是这样描写的,当时的天下反隋的声音已经很大了,并且此时也已经有人付出行动了,但是李渊却还一直在观望中。看到如此犹豫的父亲,李世民焦急不已。

此时的李世民已经在暗中谋划造反的事宜了,但他自己一个人肯定是不可能的,所以他还是要得到李渊的支持。于是李世民想到了一个办法,他与晋阳宫的副监裴寂两人合计让李渊没有办法拒绝造反。

说到晋阳宫不用说应该也知道他是什么地方,这是杨广的行宫之一,李世民就让裴寂从行宫中找两个隋炀帝杨广的妃子,随后在李渊喝醉后将这两个女子放在李渊的房间中。

这边李渊在和儿子李世民喝醉后,就直接躺在床上呼呼大睡了,在他醒来的时候看见自己床上躺着的两个女人当即就酒醒了。

此时听到李渊醒了的声音,裴寂进来告诉李渊这两个女子的身份,当时就给李渊惊出一身冷汗。众所周知杨广本就和李渊不对付,这要是被杨广知道了……

就在此时裴寂趁机劝说李渊不如釜底抽薪直接起兵反了,最初的李渊还是很犹豫的,并且还要将罪魁祸首李世民送到官府去,骑虎难下的李渊最终答应了起兵。

这件事是被记载在正史中的,可以说后人对于这件事很相信的。当然故事的中心就是李世民对于起事的推动,简而言之要是没有当年李世民的推动,李渊还在犹豫呢。

李渊在历史上因为李世民的原因,本应该是开国皇帝的他却在历史上痕迹很浅。李渊真的是毫无功绩从而被历史所忽视吗?

众所周知李渊和独孤皇后的关系,可以说杨坚对于李渊极其喜爱,并且在他才只有七岁的时候就已经继承父亲的爵位了,在唐国公上坐了半辈子的李渊,绝对不是泛泛之辈。根据正史的记载杨坚对他极其信任,可以说是将他当成自己的心腹。

自小李渊就是养在杨坚身边的,耳濡目染也能够培养出李渊在军事和政治上的能力。在隋朝时期,李渊也多次带兵出征,取得了不小的战功,这样的李渊怎么会在面对起义的时候还犹犹豫豫,摇摆不定。

在唐俭的碑文中有这样的一句话,为李渊正名了。

“于时太武皇帝发号晋阳,公之戾止,若合符契。以石投水,百中之策无遗;言听计从,千里之胜斯决。”其重点就在那一句“言听计从”上,通过这也可以看出李渊在面对唐俭的劝说时是没有丝毫犹豫地当即就答应了。

但是史书却将这一切都放在了李世民的头上,说他是太原起兵最大的功臣,但是通过唐俭的墓碑也能够看出在这件事上李渊也有着自己的决策。

二、哭谏

对于李世民在起事时候的另一件影响后世的大事,那就是哭谏了。当年在与隋朝老将宋老生对战的时候,正好遇上了雨季,并且多日都攻不下,粮草也要没有了,此时的李渊就与裴寂商量不如就先行退兵,等到休养后再行攻打。

随后在李世民的哭谏之下,李渊决定继续攻打。最终在雨停后李渊军队一鼓作气直接就将霍邑更攻下了,此战的胜利奠定了李渊进入关中的路。可以说是影响重大,当然此战的胜利也离不开李世民。

通过史书也能够看出,在最初起事的时候李渊基本上是没有什么作用的,这些大的决策都是要看李世民的意思的。这也是让后世不理解的地方,李渊为什么会被历史严重矮化。

当年面对突厥的时候都毫无胆怯之意的李渊,在面对隋朝守将带着两万人固守城池就害怕,想要退兵,怎么看也都不是很符合,李渊的形象。

对于劝谏的事情在唐俭的墓志铭上却有着不一样的解释,他并不是全都归功于李世民,而是唐俭。但是此时的李世民作为唐俭的上级,他也不可能越过李世民直接去找李渊,所以在唐俭墓志铭与碑文两个记载自相矛盾也是有原因的。

后来攻克长安后,唐俭在这其中立下了不朽的战功,被晋升为光禄大夫。当然这不是最重要的,在唐俭的碑文中,有这样的一句话“平城之勋,公居其最”。就是说在攻克长安中唐俭的功劳是最大的。

三、唐俭其人

唐俭也算是出身名门望族,唐家在陇西也是赫赫有名的一个大家族,世代为官,并且这些世家也从不会因为王朝的更替从而产生影响。

唐俭的祖父是北齐的官员,他的父亲与李渊素来交好,以至于唐俭与李世民之间的关系也不错。在此时能否入朝为官、身居高位的原因就是家世,按照唐俭的家世这也是不用说的。虽然唐俭比李世民大了二十多岁,但这并没有影响两人之间的关系。

李唐两家从李渊那一辈开始就走得很近,这也是之后造反唐俭在其中功劳不小的原因。李世民与唐俭之间的情谊也是不用说的,但之后的一件事也让人不解。

在李世民登基后唐俭就被册封为吏部尚书,一次两人在一起下棋,但是在对弈的时候,唐俭却是自己占了上风没有考虑身为帝王的唐太宗,让李世民气愤不已,当即就将唐俭给贬出京城了,将他放到地方后,还不足以让李世民解气。

于是他又找来尉迟敬德让他去收集唐俭不敬的证据,想要将唐俭给杀了,但是尉迟敬德却没有站在唐太宗这一边,反而为唐俭辩解。随后唐太宗又询问了好几次,但是尉迟敬德依旧是这一副说辞,唐太宗气地将手中的玉板都摔了。

不久后唐太宗气消了,还是宽恕了唐俭,并且还对于尉迟敬德的行为称赞不已。可以说要不是尉迟敬德唐俭就没命了,但在历史的痕迹上唐太宗一直都是一位宽宏大量的帝王,仅仅是因为下棋就要将一个功臣给杀了,怎么看都让人无法理解。

结语

历史往往都是由胜利的人改写的,对于李世民是否更改历史这件事至今都是众说纷纭。后人也是说法不一,但必须承认的是李渊绝对是一位被历史严重矮化的皇帝。

权力对人的吸引力是不用说的,李世民的功绩也是肯定的同样玄武门事变也是他不可抹去的污点。

相关内容

瑞德智能:公司正积极构建“...
证券日报网讯 瑞德智能9月16日在互动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公...
2025-09-17 05:04:25
原创 ...
在山东德州的幽深巷陌间,李先生珍藏着一枚别具非凡意义的铜币——中华...
2025-09-17 05:02:33
原创 ...
在阅读本文之前,我们诚挚地邀请您点击“关注”,这不仅方便您参与讨论...
2025-09-17 05:02:16
原创 ...
洪武十五年八月,朱元璋的发妻——51岁的孝慈高皇后马氏病逝。这一消...
2025-09-17 05:02:08
原创 ...
在中国近现代史的波澜壮阔中,《论持久战》作为毛泽东的重要演讲稿,成...
2025-09-17 05:02:02
原创 ...
在古代,流传着“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说法,这一观念导致了许多女性的才...
2025-09-17 05:02:01
原创 ...
“他好歹也是一位司令,喜欢喝酒就喝点好酒,非得喝那些兑水的假酒,结...
2025-09-17 05:01:57
这个三峡地区重庆段发掘的战...
当江风吹起铺在沙土之上的巨大塑料布时,一具从泥土中清理而出的马匹骨...
2025-09-17 05:01:56
花旗家族办公室拥抱私募股权
来源:环球市场播报 即使全球贸易不确定性高企,花旗集团的家族办公室...
2025-09-17 05:01:48

热门资讯

原创 殷... 公元前1040年,微子启被周成王册封为宋公,正式建立宋国,殷商亡国后余脉得以延续。宋国传承34代国君...
原创 诸... 三国时期,国土面积最小的蜀汉,文臣和武将人数都非常有限,几乎是靠着诸葛亮一人撑起了整个蜀汉的“排面”...
原创 缅... 当然,以下是对原文每段内容的改写,保留原意且增加了一些细节描述,整体字数变化不大: --- “四大家...
原创 传... 在广东东莞这座充满活力又底蕴深厚的城市里,李先生小心翼翼地珍藏着一枚意义非凡的中华民国二十五年壹分铜...
抗日英雄谱丨马本斋:初心如磐 ... 在抗战期间 冀中平原上活跃着一个英勇善战 威名远扬的回民支队 这支部队在1938至1944年间 经历...
原创 美... 在阅读本文之前,请先点击“关注”,这样不仅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还能带来不同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原创 胡... 2017年,日本的一个研究团队公布了一个重大发现:他们在胡夫金字塔内部发现了一个庞大的未知空间。专家...
【跟着文物游通辽】北疆长城:泥... 民/族/团/结 共/建/祖/国 《北疆长城:泥土里的民族团结故事》 在内蒙古通辽的草原和丘陵间,藏...
原创 苏... 好的,我会根据您的要求对文章进行改写,增加细节描述,同时保持原有语义和结构。以下是改写后的版本: -...
原创 玄... 提到中国历史上最为出色的帝王之一,李世民绝对占有一席之地。作为“玄武门之变”中的胜利者,他的传奇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