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这座陵墓的挖掘,被称之为中国考古界的耻辱!整个历史学界的教训
创始人
2025-06-07 05:33:00
0

如果说历史是我们了解过往的真实有效的途径,那么考古发现就是证明历史真相的唯一途径。“历史于字里行间浸透了血泪,考古则在行走中风雨兼程。”考古对于我们而言,依旧是一项艰巨的挑战任务,一不小心或是一个判断失误都有可能给考古工作带来毁灭性的打击。

在我国的考古历史中,曾发生过一起“定陵事件”,这座陵墓的发掘被称之为中国考古界的耻辱,整个历史学界的教训。那么,那一年的的“明定陵”发掘事件究竟是发生了什么呢?

意义非凡的皇陵——明定陵

众所周知,考古发掘对历史研究一直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在中国的考古发掘历史上,1956年明定陵的发掘,却给中国乃至世界考古界带来了一个巨大的教训。最初,对于明定陵的发现,中国考古界的历史学家们都欣喜若狂。

认为这将成为中国考古历史上的又一重大发现,但是因为当时国家的考古技术还不是特别成熟,各种文物保护措施及方法不完善。所以以文化部文化局局长为主的大多数考古文学家,都坚决反对,对皇陵进行开发和挖掘。

本以为这件事可能就此结束了,谁曾想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就有这么几个“特殊”的人出现了。以历史学家吴晗、郭沫若等人为主的历史学家,最终不顾文化局局长的反对,执意对皇陵进行了挖掘。

在经过这些历史学家的将近一年的多的努力挖掘下,明定陵的皇陵入口最终还是被打开了,这座尘封了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的明皇陵最终还是被迫的面向世人,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

大多沉浸在皇陵入口被打开的喜悦之中的历史学家们,可能怎么也想不到这次对皇陵的开发和挖掘,会给国家和皇陵本身带来多大的损失吧。

挖掘失败的明定陵

明定陵安全打开之后,不负所望。历史学家和考古挖掘的工作人员们的确发现了众多珍贵的历史文物,也确实出土了几千件历史珍贵文物。可以说,在当时这样的考古发现不止令在场的工作人员和历史学家们叹为观止,而且震惊了世界。

要知道,这些文物的发现出土,意味着中国对历史朝代的研究也会前进一大步。对于更好的了解明朝万历年间发生的各种历史事件,都会得到一个有力的佐证。

同时也会为我们解惑一些未知的明朝历史,由此而知,这批文物的发现对历史研究更是起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不可估量的作用。但是,在众人的惊喜和意外还未平息的时候,意外就平故而起。

由于当时我国考古技术条件的落后,以及社会环境等多方面的影响。挖掘的文物得不到最好的保护,大多珍贵的文物还来不及问世就已经消失殆尽。例如一些特别珍贵的字画和丝绸,在出土后经过和空气的接触,就在人们的面前化作了粉末,别说抢救就连给人反应的机会都没有。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这座皇陵里大多珍贵的文物都没有被保存下来。这些本就足以令我们气氛不已了,谁曾想祸不单行,由于当时特殊时期的历史背景,很多在众多历史学家艰难努力下,保存下来的历史文物在后续阶段里,也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人为破坏。

最为常见的就是珍贵的历史文物被人随意地丢在院子里无人问津、无人管理,更令人难过的是万历的棺材板都被无知、不知所谓的村民们,劈了柴火。我们在为之难过的同时也只能无可奈何,毕竟历史是改变不了的。由此可见,优越的考古条件和考古经验对于文物的保护和发掘是多么重要了。

试想,如果当时进行挖掘开发的是一支成熟的考古队,他们拥有着良好的考古设施,那么众多的文物可能会得到很好的保护吧!之后一系列的历史悲剧也可能就不会发生了。

这件事发生之后,国家再也不对陵墓进行主动的开发和挖掘,考古工作者们也更对的是在对文物进行保护、抢救。这些都是明定陵开发、挖掘失败后人们得到的失败经验。但是这次挖掘失败的历史也改变不了了,这次失败的考古历史也被后来的人们讽刺的称之为中国考古界上的耻辱。

饱受非议的皇陵

考古发掘是国家了解古代朝代历史不可或缺的手段,但是我们要遵循研究为辅保护为主的目的和宗旨进行。不能因为考古拥有极大的价值,就肆无忌惮的、随意地开发古代陵墓。真正的考古研究不是靠开掘陵墓等来彰显自己的考古价值和考古“业绩”的,考古是要尊重文物和保护文物的。

对于真正热爱考古事业的历史研究人员来说,历史文物就是考古事业的命脉所在,如何更好的保护它们就是考古学存在的意义所在。

说到底陵墓的开发和挖掘终究是一件不太光彩的事情,不仅饱受争议而且也存在着各种未知的危险。但是这其中存在的利弊也是我们无法评价的,对于考古我们只希望我们能看到以往的失败经验和教训。在技术条件和各种设施不完全完善的情况下,万万不要再对任何陵墓进行科研挖掘。

不要让心存歹意的人有机可趁,也不要让明皇陵的历史悲剧再一次上演,这样的国家损失我们再也承受不起第二次。

据说,在明皇陵发掘事件之后,中国著名的考古学家也是当年参与定陵考古勘察的的王仲殊得出了一个结论,并说过这样一段话:“帝王陵绝对不能再随意的开发挖掘。之后并定下了规矩,坚决不再动帝王陵。”

也是这件事之后,经周恩来总理批准,考古界留下了一个不变的规定:不再主动挖掘帝王陵墓。今天再次回忆起这段历史,我们对于那些还来不及问世就已经化作粉末消失殆尽的奇珍异宝,还是感到痛心和惋惜。

但是,历史是不会改变的。只希望这个中国考古历史上最失败的教训能够以这样最残酷的方式警醒世人,为中国乃至世界的整个考古界都敲响警钟,在此,我们都希望这样的历史悲剧再也不要上演。

相关内容

原创 ...
李元霸太厉害了,尤其是在《说唐》中,他是没有敌手的。自从他在晋阳宫...
2025-07-22 04:33:29
原创 ...
作为历史上元末明初数一数二的猛将,常遇春在单老经典之作《明英烈》中...
2025-07-22 04:33:21
中国为何很少拍摄元朝历史剧...
中国为何很少拍摄元朝历史剧:多维度解析 在中国丰富的历史长河中,元...
2025-07-22 04:33:07
原创 ...
在那遥远的大清王朝,紫禁城内的故事如同一幅幅画卷徐徐展开。在这金碧...
2025-07-22 04:33:01
澎湃气候国际论坛探讨南南合...
9月22日,第79届联合国大会在纽约召开。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
2025-07-22 04:33:00
原创 ...
明末时期,天下大乱,此时的明朝已经是风雨飘摇,没有了往日的辉煌。这...
2025-07-22 04:32:58
原创 ...
赵云是一位低调严谨的战将,面对刘备也只会有服从与谨慎,但是在绵竹城...
2025-07-22 04:32:57

热门资讯

人民日报丨滑雪场的夏天,在忙什... 《人民日报》2025年7月22日10版 冬日银装素裹、热闹非凡的滑雪场,夏天成为避暑旅游热门地。 植...
历史上的今天 | 法国印象派画... 1917年9月27日,德加逝世于巴黎,享年83岁。德加是法国著名的印象派人物画家和现实主义巨匠,也是...
原创 墨... 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发展历史中,要是说哲学思想的主要代表派别,大家肯定毫不犹豫的会选择了儒家和道家,但...
原创 1... 1962年的新疆边境,一场惊人的大迁徙正在悄然展开。夜幕降临,成群结队的边民带着简单的行囊,牵着牲畜...
原创 溥... 一九五九年年末,我蒙特赦,回到了故乡北京。我得到了新生,这不是肉体的新生,而是灵魂的新生。我得到了做...
原创 岳... 作为南宋时期著名的民族英雄,名将岳飞终其一生都致力于驱逐金兵,洗雪靖康之耻。然而,在昏君宋高宗赵构的...
原创 日... 这一群非常奇特的人类物种就是北海道阿伊努人,对于这群人类,有人说他们才是真正的日本人,这又是从何说起...
原创 他... 他娶了个工厂女工,总感觉妻子气质非凡,6年后才知她是清朝皇妃 世人皆知末代皇帝溥仪的婚姻生活,却鲜有...
“借黄行运”时,舟车鳞集,梆子... 徐州市图书馆藏清同治十三年(1874)刻本《徐州府志》 徐州市图书馆藏《疏凿昌梁洪记》拓片 徐州市图...
原创 腰... 公元1912年的2月12日,中国最后的一个封建王朝大清王朝落下了帷幕,转而代之的是中华民国。 这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