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三国时期曹魏的广屯田与深发展
创始人
2025-06-05 22:32:04
0

中国历代王朝为了巩固边防或加强对少数民族的防范,重兵戍边,军队粮食的供应出现困难,解决的最佳办法就是屯田。

现在新疆建设兵团实质上也是一种屯田制。屯田是指为了加强国家边疆防务与后勤经济保障,实行的军民协同生产、防御一体化的活动。边疆的屯田开展于国家的稳定密不可分,"定国之术,在于疆兵足食",曹魏屯田制对三国社会有怎样的影响?

一、古代屯田的历史追溯

"屯田"始于西汉,是军队实行劳武结合、保障军事,巩固边防的一种重要措施。"屯",即驻守也;"田",即种地也。国家以驻屯兵卒务农,保证军粮自给。军队有警则战,无事则耕。

当时由于民族战争规模空前,戍边士卒众多,军粮长途运输损耗巨大,且劳役负担太重。汉王朝从"徙民实边"的启示中,认识到利用戍边士卒进行农业生产的可能性和必要性,特在边郡设置农都尉一职,来管军中农业生产,以实现军粮的部分自给。

于是,中国军事屯田制便应运而生。考古发现,在敦煌甜水井汉遗址,发现了兵器与铁镰、锸头等农具共出现象,反映了当时屯戍的状况。汉代军事屯田是因对匈奴战争而兴,也随着战争的变化而变化。

汉武帝的屯田是在大败匈奴战争几年之后逐步发展起来的。军事屯田包括建设水利、垦耕土地、开通道路,但与移民实边有不同的性质。屯田士卒采取军事编制或准军事编制,不同于一般的编户齐民。

屯田的土地所有权属于政府,屯田兵只有土地使用权,而无所有权。屯田的目的是保障军事需要,产品全部上缴国家充实军用,屯田士卒自身需要的衣食由国家发给。到了东汉时期,由于军事需要,屯田规模进

一步

扩大。

主要是统治者认识到了屯田在军事上和经济上的好处,故在东汉初常令诸将在战争空隙就近屯田。因而屯田的地域从西、北边域扩展到内地。屯田保证了戍边军队的粮食供应,为军事上的胜利创造了重要物质条件,使汉军能在西域立足。

屯田保证了军粮供给,节省了军费,减少了徭役。汉代是中国疆域大扩展时期。数以千里的边界需要大量的士卒守卫。以屯田的形式守备边疆,屯田卒有警则战,无事耕作,可以长期屯戍。

不仅可维系和巩固自己防御力量,还可以起到瓦解敌方的作用。同时,通过屯田,可以招募众多戍卒和田卒及其家属实边。他们可以在边疆生儿育女,建设家园,不仅有利于国防,还能促进边疆经济的发展。

两汉屯田军事性质明显,是加强国防的一项重要军事经济措施,对于巩固边防和促进边境地区经济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屯田的作用显而易见对国家地区的稳定有着很重要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三国时期曹魏的广屯田与深发展

东汉末年,群雄逐鹿,天下大乱,田园荒芜,社会生产力遭到极大破坏,饥饿成为社会突出的问题。这个时期的人口急剧下降,百姓痛苦不堪,经过各大小军阀的不断兼并,最终迎来了相对稳定的三国鼎立的局面。

屯田制的应用可以把人口安置在国家产权的土地上从事生产,充分利用现有的生产资源,可以获取大量的粮食。在这种情况下,曹魏开始了大规模的屯田活动。曹操是举办屯田的决策者。

屯田的主要目的,是解决该军事集团的军需保障。曹操从举兵之日起,一直受缺粮食的困窘和局限,多次在战场失利,从军事斗争实践中认识到了粮食对军事建设的极端重要性。

曹操曾颁发了一部法规《屯田令》,这是中国最早成型关于屯田的一步法律,意义十分重大。曹魏的屯田是基于西汉的屯田制度发展起来的,有着自己独特的地方。曹操屯田,对军屯和民屯作了明确划分,并分设了管理机构,规定了隶属系统。

军屯属于国家财政度支系统,由度支尚书和各统一屯区的军队统帅官分级进行管理。军队实行劳武结合,"且耕且守",定期轮换。士兵家属即军户的屯田,也是属军屯系统,由负责军户驻地的军事官将组织管理。

为了加强对民屯的管理,民屯机构实行准军事编制,各级屯官都有武官衔,并统率士兵,对屯田区实行武装监护。这种做法的目的为的是后期一旦行军打仗既要保证军队的粮草也要保障后方百姓的生活,不能互相乱套。

在赤壁之战后,曹操大伤元气,但小的战争从没有间断过。曹操开始休整部队,采取屯田制恢复经济。曹操军事上主要以休整和推行屯田为主。

在这赤壁之战后的三年内,曹操几乎没有主动发起战争,都在休养生息,只是被动防守东吴孙权的进攻和地方上的叛乱。曹操在休整屯田的间隙,蜀国诸葛亮看准这一时机夺取了益州。

在当时三国区域来看,曹魏屯田的面积是最大的。曹操统治区在当时有 12 个州,其中11个州都进行了屯田。不仅与吴、蜀接壤的淮河南北、襄阳以及两北边地天水地区有大量屯田区,而且曹魏统治的腹地,更是屯田的集中地。

这样的规模在历史上是少有的。曹操合理利用土地资源,通过屯田将国有土地与流民劳动力相结合,通过扶植自耕小农将劳动力与私有土地相结合的办法,使国有土地和私有土地都得到利用。

由于大规模举办屯田,使种植面积增加,单位产量和总产量都有较大增长。经过数年的屯田,曹魏"所在积谷,

仓廪

皆满。"曹操向屯田民征收租税的办法,是"分田之术"。

官府提供土地让百姓进行耕种,收获的粮食按比例进行上缴。比方用官牛进行耕种的民户,政府收六成,反之,政府收一半。

三、在屯田的角度上改变了三国的格局

这些详细的屯田制度的出台造就了曹魏军队的大规模发展,与后来能吞并蜀、吴两国,是密不可分的。反观蜀国的路线,诸葛亮七次北伐中原,这里面有多种原因的,不一一叙述。

仅从屯田的角度来分析,古代战争由于交通不便利,粮草的运输相当耗时间。而粮草对于古代的战争就像人离不开空气。

北伐中原的失败是粮草的失败,粮草的失败则是屯田开展的失败。诸葛亮只是在第五次北伐的时候才吸取了北伐粮食供给出问题的经验教训。

在第五次北伐中用木牛流马运粮,并且在五丈原分兵屯田,做好了与魏军做长久作战的准备。自诸葛亮北伐以来,魏蜀战场一直是蜀国积极进攻,魏国被动防守为主,而在姜维北伐后期蜀国败多胜少,蜀汉的国力已经到了最弱的时候。

与蜀汉形势所不同,执掌曹魏政权的司马氏集团积极进行屯田恢复生产,增强国力、军力,为消灭蜀汉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和军事基础。曹魏制定了灭蜀的战略计划, 又采取措施扰乱吴、蜀二国的判断,使孙吴不敢发兵救蜀。

最终曹魏在绵竹击败诸葛瞻,最后直接进军成都,蜀国灭亡。曹魏的成功在于成功防守住蜀汉的多次北伐之后,魏国休养生息的策略获得了成效,蜀汉国力日益衰落,而魏国的国力日益增强。

魏国的国力日益强与屯田制的良好运行是密不可分的。后勤保障的得力与否在这一时期的战争中的作用不可忽视。无论是从战争的谋略、还是作战的方针、战术而言,后勤保障都是军事统帅所要考虑的关键问题。

而战争的成败往往也就取决于后勤保障这一环节的强弱。实战的需要和过去的经验促使统兵者更多地关注后勤保障的研究。

随着整个社会经济的变化,引起兵制出现改变,世兵制的推行,使得秦汉以来的国家后勤体制逐步向军队自筹自给体制方向演进,而粮食保障由原来的以国家供给为主已演变为以军队屯田自给为主,军屯得到更为广泛的推广。

后勤的保障得到稳固与发展,这是国家整个军事综合实力体现的一个重要因素,国家政权才可以稳定。而后勤保障的发展依赖于强大的经济支撑,同样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稳定的政治环境。

"修耕植以蓄军资"、"吴国的江防体系"、"三国屯田"都是三国时期魏蜀吴后勤保障发展的方向。但纵观来看,屯田又是其中最为关键的军事保障。从经典的诸葛亮五次北伐中原失败就能得出粮草、后勤保障在古代是多么的不容忽视。

相关内容

侃爷演唱会被吐槽像去米其林...
侃爷的演唱会曾遭遇吐槽,说其像去米其林吃白粥。这一评价看似奇特,实...
2025-07-14 12:39:56
原创 ...
李三万 摘要:甲午海战期间,北洋水师“济远”号管带方伯谦的表现历来...
2025-07-14 12:33:53
原创 ...
如果您喜欢这篇作品,欢迎点击右上方 “关注” 。感谢您的鼓励与支持...
2025-07-14 12:33:51
原创 ...
实际上,安禄山到底为何造反只有他自己知道。我们的现在想法就是基于后...
2025-07-14 12:33:38
原创 ...
在《三国演义》中并没有一个严格的武将排名榜,所以一般大家都是根据他...
2025-07-14 12:33:33
原创 ...
孝道文化一直都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古人们对于孝道文化有着独...
2025-07-14 12:33:15
原创 ...
毛主席和朱德共称为“朱毛组合”,用毛主席的话来说,“朱毛”离了任何...
2025-07-14 12:33:04
原创 ...
这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很值得探讨,要解答这个问题,得从以下几个方面...
2025-07-14 12:32:59
原创 ...
导读: “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 这句代表对爱情忠诚且...
2025-07-14 12:32:59

热门资讯

原创 《... 魏东亭选择自杀以博取同情赢得康熙的帮助,而不是直接去求他,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其一,不好求。 康熙...
原创 1... 1960年,毛主席来到北戴河游泳,在游得正起劲时,突然看到一个小伙子。 这个小伙子面很生,但他却很亲...
原创 诸... 民间有句俗语叫做“扶不起的阿斗”,常常用来形容那些始终无法成气候的人;阿斗就是刘备的儿子刘禅,刘备死...
原创 王... 於是王翦将兵六十万人,始皇自送至灞上。王翦行,请美田宅园池甚众。——《史记·七十列传·白起王翦列传》...
原创 三... 在三国历史中,创立蜀汉的刘备的起点可以说是最低的。孙权出生于世家大族,曹操出身虽不高,但是在东汉官场...
原创 宋... 蒙受不白之冤的岳飞 岳飞是南宋保家卫国的柱石,文武双全,忠肝义胆,宋高宗赵构为何一定要杀死他? 赵构...
原创 项... 项羽在楚汉战争中被刘邦所败,按照他的说法不是自己的战斗能力不行,是老天爷都不想让他赢,都在嫉妒他的能...
原创 7... 人有旦夕祸福,天有不测风云,不幸往往会突然降临。 当父亲罹患癌症离世,母亲中风且患上抑郁症,而你遭遇...
原创 李... 四百七十六年前,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攻入北京,崇祯皇帝吊死煤山,自此,明朝宣告灭亡。 原以为苦难在...
原创 曹... 曹操是三国时期不得不说的人物,作为魏蜀吴三国中,国力最强的魏国,曹操将魏国发展到了鼎盛,为曹丕称帝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