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曾国藩》系列之十二(原创稿件,拒绝转载)
曾国藩之所以能升官快速,除了他自身的努力和能力外,也与他在和别人的交往中十分圆滑有极大关系。
曾国藩能做到“圆滑”,这除了他会《麻衣神相》的特殊本领外,也与他有自己的判断能力有关。
曾国藩的一件亲身经历,将“圆滑”二字演绎的淋漓尽致。
就在曾国藩到四川主持乡试的过程中,道光皇帝给他派了两名大内侍卫随行保护。
这两人一个叫长顺,一个叫台庄,都是满人,并且祖上都立下赫赫战功,是典型的官后代。加上两人在御前当差,见多识广,虽然表面十分尊敬曾国藩,但内心其实看不起他。
曾国藩也不去理睬两名大内侍卫的傲慢,每到一处,除了竭尽所能为皇上办好差事外,并始终和他们保持着一定距离。
离开京城的时间久后,长顺和台庄就露出了本来面目,每到一个城市,两人开始轮流保护曾国藩,轮流到烟花酒巷花天酒地。
曾国藩知道两人的行为后,内心虽然很不喜欢,可嘴上和表情上始终保持着淡定。他知道,此两人只是临时是自己的手下,等到了四川主持乡试完后,他们依旧会回到皇上身边当差。
因此,曾国藩对他们保持的态度就是若即若离,除了工作上就事论事外,谈论的也是风花雪月,绝对不向他们打听皇宫和皇上的任何事情。而且对他们寻花问柳也装着什么也不知道,有时还特意拿出银子,让他们自己去快活,完全以朋友的姿态坦诚相见。
“自己不喜欢的事情,不去参与,不去做就是了,千万不要干涉别人的私事,更不要将别人不光彩的事情当成笑谈,四处散布。”曾国藩认为,每个人的性格都不一样,尤其是上司派给自己的人物,一定要谨慎对待,遵循一个原则:锐气藏于心中,和气浮于脸面,才气现于事上,义气示于他人。
曾国藩认为,这种方法看似圆滑,但也是做人最基本的原则和利器,也是处事的最高境界。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不会因为工作而被别人抓住把柄,陷自己于危难之中。
一路上,曾国藩在和长顺、台庄的相伴中,始终以此提醒自己,不仅让这两位大内侍卫言听计从,还协助自己一路上弹劾了很多贪赃枉法的官员,得到了道光皇帝的褒奖。
后来,回到京城后,曾国藩也从来没有向人提及两人在路途中的各种丑闻,深得两人信任。在后面几次关键时刻,都得到了他们的帮助。
这两人还逢入就夸赞曾国藩:曾大人虽然看似木讷,内心其实十分仔细,是诚信之人,值得信赖。
曾国藩就靠这样一步步积累,使声望越来越高,帮助他的人也越来越多。(未完待续。图片为配图,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