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重八出生于贫苦人家,早年乞讨于四方,但最终凭借他多年的努力当上明朝的开国皇帝。在中国如此多的开国皇帝里,朱元璋的开局条件可以说是最艰苦的了,哪怕是汉高祖刘邦,也不能与他相比。
乞丐皇帝 朱元璋
从乞丐变成一国之君,朱元璋并没有沉迷享乐,而是励精图治,想为明朝的百姓创造一个好的生活条件。但开国皇帝都是人狠话不多,那就是在成为皇帝后,对那些跟随自己一起打天下的有功之臣痛下杀手。
朱元璋也不例外,明朝众多的开国功臣,被朱元璋杀掉十之八九。但却有一个人躲过了朱元璋对有功之臣的清算。此人究竟是谁?
朱标死后的连锁反应
朱元璋本来应该对手下的有功之臣是没有杀心的,毕竟人家是付出死亡的风险跟着他一同打天下的。但朱标死后,朱元璋对这些有功之臣的态度就改变了。
朱标
朱标是朱元璋看中的继承人,而且没有一个人质疑,这就体现了朱标的人品和实力;朱元璋还未称帝时,就已经被朱元璋立为世子,自幼便得到了精心教导,并对他期望很高。
在洪武十年的时候,朱元璋就对朱标寄予厚任,让他跟随自己处理国事,在众臣中也颇有威望。重要的是在兄弟中的威望也很高。
朱标
但朱标这人对待工作太过上心,导致身体虚弱。在洪武二十五年时,因为感染风寒,身体没有撑住,就病逝了。朱标死后,朱元璋把朱标的次子朱允炆立为嫡长孙,想把皇位传给他。但朱允炆太过年轻,没有资历,在众臣中并没有什么威望。
为保朱家江山,竟杀有功之臣
而朱元璋也明白,如果自己去世后,仅凭朱允炆是压制不住他手下这帮功高震主的武夫的。于是,为了保住他朱家的江山,让朱允炆在统治时得心应手,朱元璋举起屠刀向这帮有功之臣挥去。一时间,被杀之人数不胜数,明朝朝堂上已是血流成河。明朝臣子人人自危,生怕朱元璋的屠刀会挥到自己头上。
朱元璋
但朱元璋却漏杀一人,此人便是陈亨。在朱元璋挥刀的时候,陈亨在北方镇守边关,远离朝堂,幸运的躲过这一场大劫,也为后来朱允炆的失败埋下伏笔。
朱允炆即位后大肆削藩
朱元璋一顿操作,将朝堂清理的是干干净净,这时他安心了,认为自己已经给朱允炆留下了一片大好天地,朱允炆可以大展宏图了。
朱允炆即位后,是为明惠帝。他一上位,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便开始执行削藩之策。短短一个月时间,就将五位藩王贬为庶人。一时间,藩王人人自危。这个时候,藩王间实力最强的燕王朱棣站了出来。
朱允炆
朱棣也是一个狠人,在准备充足后边打着“诛奸臣,清君侧”的旗号向南京进军了。但朱元璋对此也是早有准备,他限制了藩王的实力。因此,朱棣此时的兵力相比于朱允炆来说简直就不在一个档次。
朱允炆派出李景隆率领五十万兵马前来平定朱棣。
朱棣
朱棣幸得陈亨相助,终可成事
此时的朱棣也清楚自己与朱允炆的实力差距,但兵马不是短时间内就可以筹集的。此时,朱棣正在攻打大宁,而北平仅由朱高炽和徐氏留守。在李景隆的攻打下,北平岌岌可危。
幸好此时,朱棣使用反间计成功地将大宁主将卜万给打落入狱,由陈亨接替他的职位。陈亨与朱棣本就相识,于是直接带领大宁的十万兵马归降朱棣。
陈亨
朱棣得到这十万兵马,喜不自胜,他终于有了与朱允炆一战的本钱。
陈亨为何归降朱棣?
在靖难之役时,朱允炆的实力无疑是远超朱棣的,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朱棣此举必然失败,那为何陈亨要归降朱棣,去帮助他呢?
原因一:因为朱允炆即位后,并不信任陈亨,削减了陈亨的权利。
原因二:因为陈亨与朱棣本就相识,陈亨是在徐达的提拔下才有今日之地位,而朱棣又是徐达的女婿,自然两人就产生了交集。
陈亨
所以,陈亨才会在朱棣起事时归降帮助他。
陈亨为朱棣战死沙场
朱棣起事第二年的一场战役中,陈亨受了重伤,但他并未离开战场。战争介绍,陈亨已经不能站立。朱棣为了让陈亨安心养伤,便派人把陈亨护送回北平养伤。
但不幸的是朱棣在济南之战失利,撤兵回到北平。一回到北平,朱棣便赶到陈府慰问陈亨,此时的陈亨已经不能说话了。这一年十月,陈亨挺不住了,在家中与世长辞。
陈亨
朱棣十分悲痛,亲自撰写祭文,在三军将士的面前祭奠陈亨。
朱棣得到天下,陈亨功不可没
虽然陈亨死去,但他为朱棣带来的十万兵马犹存,为朱棣的大业发挥了巨大的力量。如果没有陈亨,朱棣说不得第一年就已经被朱允炆给杀死了。
在明史里记载着这样一句话“明成祖取得天下,是从他攻下大宁开始的啊”,由此就可看出陈亨对于朱棣完成大业的重要性。朱棣也不忘其忠心,称帝后将其追封。
朱棣
总结
如果朱元璋能够杀掉陈亨的话,或许朱棣就不能成事,但历史是没有假设的。朱棣之所以会起事最重要的还是因为朱允炆的错误决策,与朱元璋本身是没有关系的。毕竟,朱元璋已经尽力为朱允炆扫清障碍了。只能说,人也,命也,是无法改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