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能工巧匠有很多,比如几千年来一直为人所津津乐道的鲁班,传说发明了锯子、刨子、石磨、云梯、榫卯甚至能飞起的木鹊(应该是一种风筝)等十数样。
与鲁班同时代的还有墨子,据说比鲁班还厉害,据说楚国想攻打宋国,鲁班的攻城方法都被墨子一一化解,这就是“墨守成规”,不过意思已经大变。
在三国时期,也有发明家,诸葛亮就是其中一位,他发明的木牛流马、诸葛连弩都为世人所知,传说他老婆黄月英更是心灵手巧,才华更胜诸葛亮,不过终究是传说。
诸葛亮
不过,同时期,三国还有其他发明家,某种程度上来说,倒真的和诸葛亮旗鼓相当,甚至更胜一筹,此人便是马钧。
马钧和邓艾一样,口吃,说起话来结结巴巴,年轻时,小日子过的还不错,故而心思不在发明上,但后来做了博士,日子反而苦了,这才激起了“匠心”。
传说黄帝时期就有了指南车,但一直没人信,秦宜禄的儿子秦朗(曹操继子,他母亲就是关羽想要,被曹操抢先一步搞到手的杜氏),就曾经跟马钧表示过不信。
指南车
不仅不信,还直接嘲讽:先生名钧,字德衡,钧者器之模,而衡者所以定物主轻重,轻重无准而莫不模哉!意思是说:您名字里的钧,是指模具,字里的衡,是掂量轻重,您都没衡呢怎么造模具?
接着报告给了皇帝(魏明帝曹叡),曹叡知道后,就让马钧做出来,大有做不出来要你脑袋的气势,马钧也没废话,倒腾一阵子直接把指南车造出来了。
有个人给皇帝进贡了一个模型,上面的人都是搞杂技的,明帝对这个静态的东西突发奇想,让马钧做动态的。马钧一番捣鼓,这些小人掷剑、走绳索、翻筋斗、玩倒立、斗鸡……全都动了起来。
马钧
诸葛连弩,很多人都熟悉,可是诸葛亮制作的连弩原是一弩十发,而且笨重,单兵无法使用,是马钧进行了改良,效率提高到五倍,一弩五十发。
原先的发石车,不能连续发射石块,他在上面弄了个轮子,挂上几十块大石块,轮子连续转动一下,就能连续发射,而且射程有几百步远,这跟左轮手枪一个原理啊!
历史不止是战争,不止是尔虞我诈的政治斗争,还有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