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了解过三国演义的人都听过一句话叫做“扶不起的阿斗”。这句话往往用来形容一个人怎么被帮助都无法做出一些成绩来,浪费资源和别人的帮助是一个具有贬义性质的话语。而阿斗就是三国时期刘备的儿子刘禅。读过三国的人都知道刘禅这个人非常的愚钝,只知道贪玩不知道完成父亲的大业,所以才有了这么一句话流传至今。可是刘禅真的像这句话说得一样,扶都扶不起来吗?他是真的傻还是装的傻?诸葛亮死前刘禅问了一句话,才证明了自己有多聪明。
诸葛亮为什么要辅佐刘禅
诸葛亮的聪明才智,大家其实都知道,无论是火烧赤壁还是草船借箭,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各种计策层出不穷,为蜀国立下了汗马功劳。诸葛亮之所以对刘备忠心耿耿,还是因为刘备对诸葛亮的敬重,三顾茅庐足矣体现。后来刘备也对诸葛亮不薄,诸葛亮在刘备心中的地位也是非常高,而且因为带领军队打了非常多的胜仗,所以无论在大臣眼力还是在军队中声誉都非常好。可是他为什么要忠心耿耿的继续辅佐刘禅呢?
诸葛亮是有能力自己称帝来统领蜀国的,但是却放弃了这个想法,专心辅佐阿斗,其实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刘备。刘备的才华也非常高,在自己去世前曾经和诸葛亮商议自己死后的大事,大概对诸葛亮表达的意思就是,自己死后如果刘禅不能够继承自己的遗志,诸葛亮可以取而代之,成就大业。这句话让诸葛亮着实是非常感动,因为刘备竟然如此的信任他,还想过让他自己当皇帝。诸葛亮就凭刘备这句话,下定决心好好辅佐刘备的后代刘禅。
为什么刘阿斗扶不起?
刘禅,也就是阿斗在十六岁的时候就已经登基了,登基之后因为自己天资愚钝,不是特别的聪明,而且因为有众多的贤士,也不用自己太过于操心政事。因此,阿斗在登基之后,一直都有点游手好闲的生活,国家大事有诸葛亮等人进行操控,军事也有其他的猛将带兵,自己只需要安安稳稳的生活,通过他们的建议做决定就好了,没事赏赏花痘痘鸟,好不自在,所以刘禅给人的一种感觉就是堕落无能,扶不起。
其实扶不起的另一个原因更重要,那就是“乐不思蜀”这一成语的历史典故。阿斗在其他的贤臣去世之后,不久就投降于魏国了。因为他仍然整日的享受生活,还被封为“安乐公”。曾经有一次魏国的大将军司马昭请他喝酒,并且赏舞赏乐,这些舞蹈和音乐都是蜀国风格的,许多蜀国人都不禁潸然泪下,而刘禅却乐得哈哈大笑,说这里有歌有舞有美酒,还惦记什么蜀国呢!所以大家才称刘禅为“扶不起的阿斗”。
诸葛亮才知道他傻都是装的
因为诸葛亮在朝中地位非常高,所以诸葛亮的众多后代子民在民间也非常有威望。诸葛亮在即将去世的时候,一向玩世不恭的刘禅却来看望诸葛亮,并且问了诸葛亮一个问题,那就是问诸葛亮死去之后,自己应该如何安置诸葛家族所有的后代子孙。诸葛亮听到这个问题之后不禁为之一振,他怎么也想不到刘禅竟然有如此的心智,当然诸葛亮也明白,刘禅的这问题是想让自己安排好自己的后代,别威胁到刘禅的皇室。
诸葛亮听到刘禅的问题之后,就回答刘禅说只需要给诸葛家族所有的人一些桑田,让他们回归田地,自食其力就好。也正是诸葛亮的急流勇退,才保住了自己的后代香火。如果诸葛亮没有这么说,放不下自己子孙的荣华富贵,可能刘禅真的会除掉这些自己心中的钉子。由此可见,刘禅并不缺乏智慧,而是他把所有的智慧都藏了起来,刘禅的城府之深,不是一般人能够比拟的。
虽引众唾骂但也换的一生平安富贵
蜀国的大势已去,诸葛亮等人归天之后,再也没有人能够力挽狂澜,这一点不仅诸葛亮心里清楚,刘禅心里也是非常明白的。所以刘禅轻而易举的就投降了,而且在魏国的日子里,只顾寻欢作乐,让魏国的高层以为刘禅并没有什么远大的抱负,防备之心自然就少了。而且为了让刘禅能够一直安逸下去,魏国还不断地给刘禅升官加爵,封赏金银珠宝和美女,想通过物质来让刘禅继续堕落下去。
刘禅也非常聪明,知道自己并没有其它的选择,如果自己不将计就计,接收这些封赏并且继续吃喝玩乐,到头来很可能会丢掉性命。所以与其以卵击石,不如图个自在。反正自己的蜀国也已经无法重新强大起来,不如自由自在地做一个快活的“安乐公”。虽然说这种行为让许许多多的人都非常看不起刘阿斗,可是返回头来仔细思考一下,哪怕是再给刘阿斗五虎上将,他是否能够一统天下呢?
结语
刘禅心智非常高,是一个有着大智慧的人,而且能够审时度势,是一个识时务的俊杰。在当时的情况之下,如果盲目地靠着心中的志气,去选择与魏国抗衡,恐怕历史不会为之改变,反而会白白送上自己的性命。而且刘禅十几岁就登上皇位,诸葛亮去世之后还做了许多高明的政策,成为了三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虽然说蜀国没有其他的人才来当皇帝,但是刘禅能够做这么久的皇帝,自然有他的治国之道。尤其是从他问诸葛亮的那个问题就可以看出,刘禅早就计划好了一切,看透了当时的局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