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拍摄的金福铁路沿线风光,百姓穷困潦倒,寺庙破败萧条
创始人
2025-05-28 20:02:28
0

原标题:日本人拍摄的金福铁路沿线风光,百姓穷困潦倒,寺庙破败萧条

看历史老照片,品百年沧桑巨变。

大家好,我是历史君。今天继续为大家分享老照片。

我们都知道,铁路是一个国家的大动脉,它能够源源不断地输送货物,为国家提供充足的“血液”。铁路网络的发达与否,能够直观地看出一个国家的发展程度。晚清民国时期,我们国家积贫积弱。列强为了能够掠夺中国资源,纷纷在中国修筑铁路。铁路延伸到哪里,列强侵略的魔爪就伸向哪里。在众多列强之中,日本通过日俄战争,逐渐攫取了在我国东北的权利。他们在东北修筑了众多铁路。金福铁路就是其中一条。

金福铁路,自辽宁金州 (今大连市金州区)东门起,东北至城子疃 (今城子坦),全长102.3公里。于1926年至1927年间修筑。这条铁路线被称为金福线。现在,这条铁路被称为金庄铁路,由原来的金福铁路连接1984年建的城庄铁路两段组成。2015年年底,丹大快速铁路正式开通运营,金庄铁路终止客运业务,仅保留少量货运业务。

今天这组老照片,是日本摄影师于1932年拍摄的,展现了金福铁路沿线的风土人情和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为我们了解那个时期东北老百姓的真实生活情景提供了真实可信的素材。

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金福线,海边的鱼货市场。

金福线:归服堡城遗迹。

金福线:海岸边的忙碌情景。

金福线:海岸边高大的礁石。

金福线附近:老百姓正在取陶土制作陶罐。

金福线附近的泥海滑舟

金福线附近的谢家屯

金福线附近的娱姑寺。

金福线上的小镇。

笔者感言:近代以来,日本长期侵略中国。他们在东北掠夺了大量资源,特别是东北的木材资源和矿产资源。这些资源是日本能够实现国富民强、维持战争的重要保障。我们一定要警惕这个恶毒的邻居,要时刻提防,不能让历史重演。

相关内容

子女收到高校录取通知书 家...
当子女收到高校录取通知书,这是他们人生中的重要时刻。然而,家长们也...
2025-08-05 08:41:50
粤动中华 迷你马拉松火热启...
4公里迷你马拉松活动吸引了来自大湾区各地的跑步爱好者踊跃参与。受访...
2025-08-05 08:40:19
罗源鉴江镇历史文集《鉴水长...
《鉴水长流》,一部承载着罗源鉴江镇历史记忆的文集正式出版。它如同一...
2025-08-05 08:39:39
职工高价值专利运营大赛两岸...
职工高价值专利运营大赛两岸赛区选拔赛正式拉开帷幕,开始接受报名啦!...
2025-08-05 08:39:02
原创 ...
你知道中国古代谁是最富有的人吗?我相信很多人会说是“ 富可敌国 ”...
2025-08-05 08:34:12
原创 ...
老周 摘要:蒙古草原有左翼右翼之分,还有内蒙古和外蒙古之分。曾经横...
2025-08-05 08:34:03
原创 ...
二战结束的一个重大原因就是美国向日本投掷了两颗原子弹,日本军头们口...
2025-08-05 08:33:53
原创 ...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
2025-08-05 08:33:51
原创 ...
他是国军上将,绰号水晶猴,骂过蒋介石,建国后获一级解放勋章 在民国...
2025-08-05 08:33:45

热门资讯

原创 军... 军事天才韩信,被宫女用竹竿捅死,留下两个成语流传至今 韩信在我国历史上可是一个了不起的、露足了面的人...
原创 朝... 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 关注 ”,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原创 梁... 梁山好汉的风云岁月:巅峰时期的兵马实力 ,各位亲爱的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那部家喻户晓的经典名著——...
原创 刘...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下“关注”,既方便您讨论分享,又给予了我最大的支持,非常感谢! 读三国历史...
宋江被害以后,此梁山好汉再次起... 《水浒传》是一部讲述北宋末年农民起义的经典之作,故事的主线围绕着以宋江为首的108位好汉,他们占据了...
原创 格... 秦始皇陵中的水银奥秘:如何再现江河湖海? 秦始皇陵,这座沉睡在地下数千年的巨大陵墓,一直以来都吸引着...
原创 是... 终结南北朝百年大分裂,引来了中原地区第五次大一统王朝的盛世名君。那就是文治巅峰的隋文帝杨坚。噢!不,...
原创 泾... 建中四年(783年)对大唐王朝而言无疑是惨痛的一年,唐廷在河朔平叛的一手好牌被唐德宗打得稀烂。唐军不...
原创 战... 战国伊始,新兴的魏国率先强大起来,魏文侯文武双驰,留下了一个强盛的基本盘。 然而魏国一朝雄起,闪现短...
原创 黄... 引言 提起黄埔军校,在我国历史上可谓无人不知,它是我国民国时期一所著名的军事学校。1924年,由孙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