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旗兵真实战斗力到底怎么样?
创始人
2025-05-28 02:03:55
0

原标题:八旗兵真实战斗力到底怎么样?

八旗兵战斗力爆表?

1619年,明军举国精锐兵分四路浩浩荡荡向辽东进发,意在剿灭盘踞东北多年的努尔哈赤。40万大军行进至萨尔浒,被努尔哈赤采取各个击破的战术,5天之内,明军折戟沉沙,三路尽灭,唯独李如柏一路侥幸得脱。此一战,明朝和后金在战略地位和形势上发生扭转,明朝多处战略要地失守,失去了对辽东的实际控制权,后金则逐步掌握了东北局势的主动权。

这一战,明军精锐达20万,而后金倾其所有也就出动了6万人马,却把明军打得一败涂地,满清旗兵这么能打?

不要惊诧,当年几乎统治了整个欧亚大陆的黄金家族骑兵尚有败绩,八旗兵不是神而是人,他们不可能仅靠着这一战就能封神。下面我们就从史实来看一看八旗兵的真实战斗力。

八旗军队

后金八旗制度。

其实,八旗兵这种称谓并不算严谨,因为八旗的划分实际上是一种社会组成方式。就像今天的内蒙古自治区下设盟、旗,这就是部分沿袭了当年的旗分制度,只不过现在盟和旗成为了纯粹的行政区划级别。在努尔哈赤部刚刚崛起的时候,每个旗兼具行政、经济、军事等职能,由于生产力的落后,旗内人员平时为民,战时为兵,相当于中国古代的屯兵制、卫所制,名称不同而已。

后金将各个旗赋予不同颜色以作区分。其历史沿革如下:

1584年,努尔哈赤以黑旗为帜起兵。

1589年,努尔哈赤增设红旗。

1601年前后,经过对牛录制的改革,设黄、白、红、蓝四旗。

1615年,努尔哈赤将原红旗分为正黄、镶黄二旗;原白旗分为正白、镶白、正蓝三旗;原黑旗分为正红、镶红、镶蓝三旗。此为满洲八旗肇始。

后金征服蒙古人后,又将蒙古人编为蒙古八旗,隶属满洲八旗。入关后,再将投降的汉军编为汉军八旗。

所以,严格来说,入关后的清朝八旗实际上有24旗。

八旗兵到底有多能打?

是骡子是马得拉出来溜溜。军队战斗力强不强还得战场上见。

1626年,宁远一战,后金首领努尔哈赤被炮轰身亡,后金军败退。

1627年,宁锦之战,明朝后金缠斗将近一个月,后金军伤亡两三千人,皇太极闻之“潸然泪下”。

1628年,后金军进犯黄泥洼,袁崇焕令祖大寿率军阻击,鏖战多时,斩首后金军180人,缴获骡马112匹。

1630年,明将祖大寿率军奇袭骆驼山,斩后金军首级近300,各类牲畜2000余头。

……

以上史料,不但见于明史记载,就是清朝自己的相关史料中也有记载。其实从历史记载来看,后金在和明朝的作战中,败绩占了较大比例。以当年轰动一时,导致明朝命悬一线的北京保卫战为例,清军能够兵临北京城下,并不是一路从袁崇焕的防线打过来的,而是取道蒙古,迂回至此。而且他们即便到了城下,在军事上也没讨到便宜,仅广渠门一战,满蒙联军伤亡千余人,不但损兵,而且折将也为数不少。

崇祯末年,多尔衮率八旗军马寇山海关,若不是明朝天运国运俱丧,吴三桂腹背受敌,最后倒戈满清,和平开关,可能后金军又要空手而归。

八旗军队

如此看来,八旗军是不是很水?

既然八旗军在和明军的交锋中败多胜少,那么是不是八旗军就不堪一击呢?

后金军以骑兵见长。他们使用的弓拉力较大,下弦时弓身长度一般可达到178cm,尺寸较小的也可以达到159cm,具有极强的近战破甲能力。

早期八旗兵也是一支励精图治、勇于改革且善于改革的军队。早期和明军作战中,八旗兵吃了不少明军火器的亏,甚至连领袖都魂丧炮下。所以,满人俘虏孔有德后予以优待,开始大力发展火器。又命刘汉仿制红衣大炮,拼命缩小同明军之间的不对称。

如果八旗兵一点儿都不能打,也不对。否则清朝也不会彻底平定准噶尔叛乱,收复青海,降服大小金川。

八旗军忽而能打,忽而不能打,那么,究竟能不能打?

首先,八旗军的战斗力经历了一个从战力提升、战力保持到战力下降的一个总过程。入主中原之前是战力提升阶段;从康熙到乾隆年间是战斗力保持的一个阶段,但是已经酝酿着衰落的因子;再往后,清军一路下坡,日薄西山。

其次,决定一支军队战斗力的因素有很多,装备、战术、纪律、士气、统帅等等,如《孙子兵法》中指出的“道、天、地、将、法”。而且战斗力本身是一个相对指标,只有将各种综合因素运用得当,盘活资源,扬长避短,就可能将对手置于死地。为什么清军在同明军的早期作战中很难讨到便宜,因为装备、战术就落后于明军。为什么在萨尔浒之战中,清军又能以6万对20万的悬殊取胜,是因为努尔哈赤指挥得当。

第三,在明末清初,世界上的军队形制是差不多的,虽然火兵器已经出现,但是只是处于初级阶段,仍然不是主流,只是作为辅助武器。我们可以看到,直到拿破仑时期,火器和冷兵器的使用程度也就达到了持平的阶段。所以,当时的清兵要比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军队略显落后,但还不是不可弥平的差距。甚至直到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清军还是有望赶上西方列强的。

龙旗

由于制度的腐朽、民族政策的弊端,清军同列强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

首先是士气的衰落。“旗内”和“旗外”的待遇是天壤之别,人向来都是由俭入奢易的,莫说八旗贵胄,就是八旗子弟都要比汉族人高一等。在这种养尊处优的生活境遇中,满洲八旗自然就堕落了。至于蒙古八旗,早在元末他们的战斗力就已经下降到低点了。汉族八旗的情形也好不到哪里去。当然,在两次鸦片战争中、太平天国运动中,虽然旗兵屡屡败退,但是还是有些英勇战例的,例如大沽炮台一战,清军明知处于劣势,依旧数次发起冲锋,最后全军覆没,可谓虽败犹荣,但是这些个例并不能拯救总体上已经颓废垮塌的旗兵。否则,清朝也不会费尽心思地操练新军,给自己培养出个王朝的掘墓人——袁世凯。

其次是装备的落后。时间都跨入20世纪了,清朝统治者竟然还相信依靠画符、喝符水可以刀枪不入的鬼话,相信属阴性的女性经血可以使外国人属火的枪炮失灵,寄希望于血肉之躯来抵挡外国人的坚船利炮。就连民族英雄、醒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林则徐都认为外国人的膝盖不会打弯,只要把他们打倒在地,外国人就不能再站起来,而这种无稽的知识很可能只是来自于当年马戛尔尼不跪乾隆皇帝的历史。由于没有实证科学的支撑,科技就发展不起来,没有先进科技的支撑,就没有先进装备来武装部队。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由于没有核心竞争力,甲午一战,30年的积累毁于一旦。后来新军的装备也是靠买买买。

虽然旗兵不行了,但清朝运气好就好在,一是当时人口多,具有相当规模的储备兵员;二是还是有一批忠于满清的士大夫阶层。所以,旗兵、绿营不堪大用的时候,湘军、淮军救了清朝一把,让清朝又多残喘了些时日。

相关内容

原创 ...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之际,一位威震四方的名将横空出世。他不仅是汉室最忠...
2025-10-08 05:03:55
原创 ...
三国时期群雄争霸,赤壁之战堪称最精彩的经典战役。当时曹操率领的魏国...
2025-10-08 05:03:53
原创 ...
中国历史就是一部人民书写的壮丽篇章。从远古的氏族部落到奴隶社会,再...
2025-10-08 05:03:47
汉武帝丞相李蔡被逼自杀,临...
公元前118年,丞相李蔡正在府中处理政务,突然接到一个晴天霹雳般的...
2025-10-08 05:03:45
原创 ...
西汉时期(公元前210年前后),这个强盛王朝共出现过17位皇后。令...
2025-10-08 05:03:18
原创 ...
西汉直臣汲黯:一个敢于直谏的传奇人生 出身显赫的官宦世家 在西汉...
2025-10-08 05:03:15
原创 ...
当我们谈论千古一帝这个至高无上的称号时,脑海中总会浮现出中国历史上...
2025-10-08 05:02:53
原创 ...
在民国风云变幻的时代背景下,有一位非凡的女性,她的名字和传奇经历至...
2025-10-08 05:02:19
原创 ...
1924年深秋,北京城风云突变。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联合直系将领冯玉...
2025-10-08 05:02:11

热门资讯

归化球员:韩国队内论资排辈现象... 近日,韩国归化国脚卡斯特罗普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谈到了韩国的论资排辈文化。22岁的卡斯特罗普现在效力于德...
原创 岳... 岳飞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抗金英雄,他跌宕起伏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这位杰出的军事将领不仅以卓越的才能和赤...
原创 秦... 【真实历史中的秦琼:被演义低估的初唐战神】 在《隋唐演义》的虚构江湖之外,历史上真实的秦琼远比文学...
原创 赵... 【三国名将赵云的职场人生】 说起三国时期的赵云,用现代职务来比喻的话,他就像是首都卫戍区司令兼总政...
原创 日... 第一次:大唐盛世下的白江口之战 公元663年,正值大唐鼎盛时期。当时被称为倭国的日本开始蠢蠢欲动,...
原创 日... 中国的广袤疆土与历史变迁 中国拥有96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国土,这个数字早已成为每个中国人心中最熟悉...
原创 如... 在中国五千年文明发展的璀璨历程中,曾有一个令世界瞩目的黄金时代。那时的中国在经济、科技、文化等各个领...
原创 诸... 说起诸葛亮,不少人都得竖大拇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八个字可以说是对诸葛亮最高的褒奖。 而且,不...
三国时期,魏国为什么不主动进攻... 回顾三国历史的时候,我们会发现一个怪现象: 蜀汉面积小、人口少、军队规模小,但是却频频挑战曹魏,前后...
原创 给... 清朝大内侍卫的真实生活 在清朝的紫禁城里,除了高高在上的皇帝外,还有一群身份特殊的男性守护者——大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