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在《新唐书》和《资治通鉴》中,唐玄宗的宠妃杨玉环被形容为“玉艳”,这一词汇旨在描绘她美艳的体态。杨贵妃作为古代四大美女之一,虽然体型微胖,却在唐朝树立了“以胖为美”的审美标准。然而,唐朝并非刻意追求胖美,而是在盛唐时期,由于国家繁荣和人民富足,女性呈现自然的丰盈体态。本文将探讨唐朝对美的观念变迁,以及杨贵妃体态的真实情况。
审美观念的演变:
在初唐时期,唐朝诗作《和赵王观妓》中描述了“宫里束细腰”,表明当时仍然偏爱瘦弱的女性。然而,到了盛唐时期,由于胡人血统的加入,唐朝逐渐形成了以“丰腴、健康”为美的审美观念。尽管当时并未明确以胖为美,但社会已经开始接受丰盈体态的女性。
唐朝女子画像:
在一些唐代仕女图上,大多数女性呈现出胖乎乎的形象,似乎验证了唐朝以胖为美的趋势。然而,在风气开放的唐朝,这些画像或许更多是为了体现女性内心的丰富和充实,而非直接表达身材美。唐代的绘画可能更注重表达个性和内在美,而非刻意强调外在体态。
杨贵妃的体态考证:
杨贵妃在后世被认为是微胖界的代表美女,然而在唐代小说《长恨歌传》中的描述却与此不同,称她为“纤称中度”。这一描述完全颠覆了人们对杨贵妃的传统认知。或许,杨贵妃并非胖,而是受到后来史书误导,被认为是胖美女。
唐朝女性审美的多元化:
在唐朝,由于对外交流的增加,国风开放,人们在生活富裕的同时开始追求个性。尽管以胖为美的潮流逐渐流传,但这并非对美的统一定义,而是对多元化美的接受。唐朝女性审美观念的变化既体现了社会的繁荣,也为后来的审美标准奠定了基础。
结论:
综上所述,唐朝的审美观念经历了从“以瘦为美”到“以丰腴为美”的演变。尽管唐朝并非刻意追求胖美,但在丰盈的体态中体现了当时社会的繁荣与富裕。而杨贵妃的体态是否胖仍有待考证,唐朝女性审美的多元化也使得对美的定义更加广泛。这一时期的审美观念变迁,既是历史的见证,也为后来的文化留下了丰富的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