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671年5月,武则天以皇后之尊亲上奏疏,弹劾外甥贺兰敏之两大罪状,天下哗然!因为,这两条罪名竟然是“勾引太子未婚妻杨氏,烝于外祖母杨夫人”!
身为臣子竟然勾引未来的太子妃?一个20多岁的年轻人和八九十岁的老妇人乱伦,还是当朝皇后的母亲?这可能吗?
根据对贺兰敏之的风评,前一条大家还相信,可后一条罪名就太过匪夷所思了。
按大唐律,前一条虽是大逆之罪,但贺兰敏之是从三品的朝廷命官,且未来的太子妃还没入宫,判“流放”足矣。可是,如果贺兰敏之犯了“乱伦”之罪,还是皇后之母,这就触犯了皇家的逆鳞。
当初,高阳公主与辩机和尚通奸,李世民怒杀辩机,天下人就不敢说什么。
2个月前,贺兰敏之就已被拿入狱,罪名是“为杨氏守孝期间招纳妓乐、私自挪用瑞锦,以及逼淫太平公主侍女”这三条。大唐有司对贺兰敏之的判决是“削职为民、流放雷州”。
可是,对贺兰敏之恨之入骨的武则天焉能轻易放过他?
这才有了一国之皇后的不顾颜面,亲自出面弹劾亲外甥,必欲置其于死地!正在流放途中的贺兰敏之闻讯,不愿被与他有杀母、杀妹之仇的武则天折辱,勒绳自尽。
就这样,这个曾经年少色美、前途无量的兰台太史令,结束了自己短暂而悲剧的一生。
贺兰敏之去后,武则天终于出了一口恶气,可转念又发起愁来!
因为,贺兰敏之曾改姓为武,承袭武士彟的“周国公”爵位,以续武家香火。可他去了之后,谁来继承武家的香火呢?谁又能帮她出面拉拢大臣呢?
武则天扳着指头算了半天:
同父异母的哥哥武元庆、武元爽都被她整死了,堂兄武怀庆、武惟良也被她杀了,她的侄子武承业也在流放途中夭折。现在只剩下嫡出的武承嗣和庶出的武三思!
虽然除掉了贺兰敏之,但武则天也不得不承认这个外甥的才华和交际能力。旧唐书言他“朝内士子交游甚众”并非虚词,贺兰敏之曾在弘文馆主编《三十国春秋》,身边围绕着很多钦佩他才华的人,这些人又都被贺兰敏之拉拢为武则天所用。
贺兰敏之一死,武则天看似除去了眼中钉,却是“壮士断腕”,从此在朝中失去了外援。
所以,思前想后,武则天决定启用自己的亲侄子武承嗣。
可是,武则天和侄子武承嗣又有杀父之仇!
当年,武则天封后之后,武家鸡犬升天,武承嗣的父亲武元爽、叔伯武元庆来京投靠,却被杨夫人看不惯寒门家教,公报私仇把兄弟几个流放到了瘴疠之地。武元爽就是在那时候死的,包括武承嗣的弟弟武承业。
武则天担心这个侄子以后也会像贺兰敏之一样,日后找她寻仇。
于是,她就命大太监范云仙转了一封信给武承嗣,试探他的态度。让武则天欣慰的是,在外流放多年的武承嗣“深明大义”,历数自己父亲的种种不是,并向姑姑武则天表达了他的思慕之情!
公元671年9月,年仅21岁的武承嗣带着堂弟武三思,回来了阔别10年的长安。当年的垂髫童子,如今已是翩翩公子哥,还承袭了祖父武士彟的“周国公”爵位,前途无量!
在大势面前,武承嗣毅然忘掉“杀父”之仇,毕竟,坐在大唐朝堂至高位置上的,是和他有血缘关系的姑母!向自己的姑母屈膝,谁又能骂他厚颜无耻呢?
贺兰敏之死了,媚娘除去眼中钉,又一次向天下人展现了她的狠辣和无情!
朝内大臣对此倒是没有太多物议,毕竟,只要跟武则天沾边的人就没有多少忠臣良将。比如李义府、比如许敬宗、比如袁公瑜......死了也便死了,说不得还有人拍手称快呢。
不过,凡事也有例外,此时和武则天关系匪浅的人中,还真有一个好人,比如薛仁贵。
自从西征失败,薛仁贵被削职为民、流放象州,儿子薛讷也被同罪处置。
薛讷便是小说演义中的薛丁山,不过,却没有演义中那般风流,更没有被父亲射死。薛讷出生的时候,薛仁贵已建功立业、名震大唐,被李世民钦封为从四品的右领军中郎将,为两代皇帝看守玄武门。
所以,薛讷算是含着金钥匙长大的。
不过,身为寒门之后,薛仁贵对儿子却不溺爱,而是从小教他习武,继承家业。因为担心儿子做了纨绔子弟,走入歧途,薛仁贵还给薛讷起了个表字“慎言”!教导他踏踏实实、少说多做。
儿子是个好儿子,薛仁贵这个做父亲的貌似却不称职。本来,薛仁贵想带着儿子为大唐征伐吐蕃、建功立业,却不料牵连得他小小年纪失去了前途,甚至一辈子老死在流放之地。
哪怕单枪匹马面对成千上万的敌人,这个铁骨铮铮的大唐猛将都从没畏惧过,更没低过头!可是,作为一个慈祥的父亲,他畏惧了、低头了!
公元671年夏,薛仁贵从流放之地象州悄悄潜回长安,到太原寺里做了一个修庙的工匠。
不出意料,等了3个月的他终于见到了来此祭拜的武则天。
看到薛仁贵的第一眼,武则天不敢相信昔日那个意气风发的大唐猛将竟然和一群衣衫褴褛的工匠毫无区别。面容消瘦、浑身泥水......这还是那个“三箭定天山”的大唐第一猛将吗?他在此地苦等数月是为自己求情吗?
回忆起薛仁贵在九成宫城墙上冒死救她的往事,武则天被打动了。
特别是现在这个阶段,朝内、军方都没了她的势力,这让武则天处理起政务来处处受那些大臣的掣肘。
习惯了乾纲独断,如今每天都要和那些耄耋之年的老臣打嘴皮官司,武则天厌烦透了。她迫切想要在朝内安插服从于自己的人!
如今,朝内刚刚安插下侄子武承嗣,若是再把薛仁贵的儿子薛讷安插进军方.....武则天心动了,当即答应免去薛讷的罪责,把他调到洛阳别宫,做一名城门郎将。
当然武则天更想免去薛仁贵的罪责,让他去边疆杀敌。可是,“大非川兵败”的影响至今还没完全消除,薛仁贵还需再等一段时间。
薛仁贵对自身的前途并不抱太多奢望,他唯一的遗憾就是儿子。
武则天当然不这么想!
在唐朝著名的将领中,有以豪门为代表的裴行俭,有以朝官为代表的刘仁轨、李敬业,也有以寒门为代表的薛仁贵。
对于继承父亲遗愿把武家带入豪门的武则天来说,同样寒门出身的薛仁贵在朝内要想站稳脚跟,只能依靠自己。而自己要想把持朝堂和军方,薛仁贵的影响力不可或缺。
因此,即便薛仁贵对功名如今已看淡,却还是逃不出武则天的算计。
对视自己如仇寇的贺兰敏之,武则天不惜狠辣绝情,痛下杀手;对犯下兵败大过的罪臣薛仁贵,武则天却又流露出温情的一面,不惜拉拢。
这一打一拉背后,便是武则天的政治斗争手段:对敌人狠辣无情,哪怕他是自己的亲人;对有所求者极力拉拢,哪怕他们的品行有瑕疵。
但是,从武则天对待贺兰敏之一事上,薛仁贵看出了这个女人的狠绝毒辣。试想,为了把自己的亲外甥置于死地,竟然不顾颜面、编造出“烝于外祖母”这种罪名,这样的武则天能成为依靠吗?
只是,连薛仁贵都没想到的是,贺兰敏之的这个罪名竟然被流传了千年,从此再也无法翻身!
连载【武则天大帝】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