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羹尧这位历史人物在电视剧中经常亮相,特别是在《甄嬛传》中,他被塑造得嚣张跋扈、贪赃枉法,并与妹妹年妃里应外合,干扰朝政。但在真实历史中,年妃却备受雍正帝宠爱,且并未与哥哥年羹尧勾结贪污。相反,年妃甚至在年羹尧犯错误后暗中向雍正透露了情况。雍正考虑到年妃的身体和情分,一直等到贵妃年氏去世后才决定处死年羹尧(赐其自尽)。
年羹尧的悲剧与一封奏折中的四个字密切相关,远非仅因贪赃枉法。雍正三年,天上出现奇象,大臣们纷纷上书祝贺,其中包括年羹尧。然而,年羹尧在祝贺词中写下“夕惕朝乾”(实际应为“朝乾夕惕”),这使雍正认为他颠倒了字序,激起了雍正的不满。这一事件成为年羹尧悲剧的导火索。 在年妃去世后,雍正在雍正三年十二月逮捕了年羹尧。年羹尧素来嚣张跋扈,不尊重文官武将,甚至对雍正帝也不敬。他被关押后,文官武将纷纷指责他,列举了他的92条罪状,揭露了年羹尧的罪行。尽管雍正帝处死了年羹尧,但年羹尧建立的一些功勋也无法抹去。他是一位骁勇善战的将领,但居功自傲,最终导致了悲惨的结局。如果他能谨守臣子的本分,或许不会有如此下场。 值得一提的是,雍正帝并没有牵连年羹尧的家人,只是处死了他的一个儿子,对其他人进行了轻微的惩罚。这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考虑到年妃,雍正帝对年妃仍然怀有深厚的感情,不愿让事态波及到年妃的大部分家人。年羹尧的故事告诉我们,即使有卓越的军功,也不能忽视对文官武将的尊重,更不能居功自傲。他的悲剧深刻地教导我们要保持谦逊、守纪律。雍正帝虽然对年羹尧采取了极端手段,但这同时也提醒我们在权谋之间,谨言慎行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