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王宏坤的历史职务,不比徐海东和陈赓低,为何评不上大将?
创始人
2025-07-26 20:33:14
0

作者:莫孤烟

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时,3个主力师下辖6个旅,旅长分别是陈光、徐海东、卢冬生、陈伯钧、王宏坤、陈赓。其中,徐海东和陈赓是开国大将,陈光如果不是因为一些问题而结局让人唏嘘,凭他的战功和资格,也应是大将。卢冬生如果不是意外死于苏军之手,凭他洪湖根据地的代表以及留苏的背景,也有可能取代许光达的位置。

1955年授衔现场,前排左起:粟裕、黄克诚、谭政、萧劲光、王树声

陈伯钧和王宏坤都是上将,其实也都具有大将的资格。陈伯钧自不必说,早在1930年就是红军军长,后来的开国上将中,出身一方面军的干部绝大多数当初都是他的部下。王宏坤是四方面军的主力军军长,在蒋氏开出的悬赏价格中,他的身价几乎与彭、林等人相等,徐海东都曾在他手下当过团长。

不过,陈伯钧在抗战时期大部分时间都在办教育,很早就脱离了作战部队,解放战争时期在东北也没打多少仗。由于缺少过硬的战功,再加上“山头”的代表性不足,最终也只能授予上将。和陈伯钧不同的是,王宏坤一直在带兵打仗,也有高光时刻,不过他的人生历程堪称“高开低走”,最终授上将也是其历史贡献的客观反映。

王宏坤

王宏坤军事生涯的巅峰期,是在1933年川陕苏区反六路围攻,时任红四军军长的他,和政委周纯全配合,率领红四军歼敌过万,为战役全胜立下大功。在此之前,红四军的表现是比不上红九军和红三十军的,此战之后红四军才算是坐稳了红四方面军“龙头老大”的位置。

所谓性格决定命运,这话放在王宏坤身上再合适不过。据四方面军老人回忆,王宏坤脾气直率,而且性情高傲,和同事之间的个人关系不太好。他曾当众大骂红九军军长何畏是土匪,和政委周纯全也是矛盾不断,甚至和无人不怕的陈昌浩也曾发生激烈争吵。至于在他手下当团长的徐海东,更是没少被他骂了。

红四方面军留下的珍贵照片

正因为如此,王宏坤在长征之后就被调任有职无权的方面军副参谋长,红四军军长一职则由许世友接替。许世友看似粗鲁,但处世之道却比王宏坤要好,领兵打仗的水平能力也高。

红四军没有过黄河参加西征,因此得以保存了完整的建制,到抗战爆发后,被改编为八路军385旅,王宏坤又回到自己的老部队担任旅长。抗日战场是战将们大显身手的舞台,但385旅却被一分为二,769团在陈锡联带领下开赴抗日前线,取得了夜袭阳明堡的胜利,从此陈锡联成为著名战将。而王宏坤则和旅部及770团留守陇东,负责把守陕甘宁边区,远离了抗日前线。

八路军东渡黄河,奔赴抗日前线

这一时期,四方面军的干部们背负的历史包袱太重,王宏坤也是深感压力。他以没文化为由,申请去延安学习并得到批准,又离开了老部队。

抗大毕业后,组织上想派王宏坤重返大别山,利用他在鄂东地区的威望开创根据地。但王宏坤认为自己文化水平不高,不足以独立领导一个根据地,因此没有前往。组织上尊重他的意愿,将他派往冀南地区担任冀南军区副司令员,和宋任穷、陈再道等人一起开创了冀南抗日根据地。

假如当初王宏坤能够回到鄂东拉起一支队伍,那他将成为一名独当一面的重要人物。而正是因为他不去鄂东,才有了李先念在鄂豫边打开局面、组建了新四军第五师的历史贡献。在红军时代,王宏坤和李先念是平起平坐的,但从这一时刻起,两人明显拉开了差距。

敌后抗日武装在训练中

在冀南根据地,王宏坤发挥出擅打游击战的长处,率领八路军多次进行反扫荡、反顽作战,也参加了百团大战,虽然没有震动全国的重大胜利,但根据地和部队也在残酷的战斗中得到了生存和发展。等到抗战胜利后,晋冀鲁豫军区成立时,王宏坤担任第二副司令员,他在晋冀鲁豫解放区的地位仅次于刘、邓、薄等几位首长,高于参谋长李达等人。

解放战争是真正检验军事干部能力的时候,不少老资格的将领因为无法适应从游击战向正规战的转变而被淘汰。反之,则有一批资历浅的后起之秀脱颖而出。

当晋冀鲁豫野战军成立6纵时,司令员正是王宏坤,而副司令员则是王近山。在之后的作战中,明显感到王近山打仗的能力更强,因此王宏坤非常大度地推荐让王近山来当司令员,而自己则去组建了10纵这一新部队。而就在10纵司令员这一岗位上,王宏坤遭遇了平生最大的败仗——柳林之战。

刘邓大军南下大别山后,遭到白崇禧集团数十万大军的围攻,处境艰难,于是在1947年末不得不分兵作战,让一部分部队跳到外线去。王宏坤奉命率10纵过平汉铁路,任务是携带大量的物资南下接应刘邓主力。这支队伍中有高树勋部起义后改造的官兵,还有大批地方干部以及其他纵队伤愈归队的战士,可见这次行军类似一次大搬家,既要为兄弟部队补充兵员,也要沿途建立地方组织,这势必造成队伍臃肿,行动迟缓。

当10纵路过平汉路上的柳林车站时,与蒋军第四交警总队发生战斗。10纵28旅攻克柳林后,派出两个团在铁路沿线担任掩护,接应纵队卫生部及担任后卫任务的两个团过铁路。但由于侦察不准、警戒不严,纵队卫生部和两个团并不知道28旅已经攻下了柳林,控制了铁路,根据抗战时期的经验,白天过铁路极为危险,因此迟迟未能过铁路,最终被蒋军张轸兵团首尾夹击。

在生死攸关的关键时刻,王宏坤显得不够沉着果断,过于相信老经验。而指挥这样一支规模庞大且建制复杂的部队,对他来说也是第一次,在通讯设施落后的条件下,失去了对部队的指挥,更是加重了部队的混乱。在蒋军重兵围攻下,纵队卫生部大部被俘,89团只有少部分人突围成功,团长王顺如受伤被俘,下落不明。炮团副团长梁彝被俘后在南京雨花台就义。

在解放战争中,解放军一次损失一个团的战斗是极为罕见的。

正因此这次失利过于惨痛,不堪回首,因此柳林之战在各类将帅回忆录中几乎不曾提到,只有在张轸的回忆录中才能看到一鳞半爪。

进入桐柏山区后,王宏坤组建了桐柏军区,在这里牵制了不少蒋军。在后来著名的襄樊战役中,王宏坤担任总指挥,统一指挥6纵、桐柏军区和陕南军区的部队。襄樊战役打得十分漂亮,战果丰硕,但人们所记住的,却是唱主角的前敌总指挥、6纵司令员王近山。在各种记录襄樊战役的文章中,王宏坤往往是被遗忘的那一个。

1955年授衔,大将的序列中自然要有红四方面军的代表。从战功来说,许世友更为突出,但从资历和历史职务来讲,王树声、周纯全、倪志亮更高。王宏坤的历史职务要高于许世友,但战功明显不及,二人均无法代表红四方面军。周、倪二人背负的历史包袱太重,也被排除。最终入选大将的,也就只能是王宏坤的堂兄王树声了。

王宏坤上将(左)和王树声大将(右)

【深耕战争史,弘扬正能量,欢迎投稿,私信必复】

相关内容

站在泸定桥畔 听“过桥木板...
如今的泸定桥 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馆公众号供图 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
2025-07-26 12:33:39
原创 ...
说到这个话题,可能很多人都觉得匪夷所思,八旗子弟居然做起了“反清复...
2025-07-26 12:33:37
原创 ...
站在历史的角度来看,北宋和南宋其实就是一回事,不仅如此,它们二者的...
2025-07-26 12:33:24
原创 ...
“秦王这面相不行啊,太刚烈了,怕不是一冒犯到就得被干掉,不愧是虎狼...
2025-07-26 12:33:22
原创 ...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朱成山】 日前,上海震旦职业学校教师在课堂上...
2025-07-26 12:33:10
原创 ...
作者:赵心放 赵匡胤是北宋朝的开国皇帝,在位期间,完成了全国大部...
2025-07-26 12:33:10
原创 ...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政府秘档解密,我们在克格勃文件档中发现了一个惊人...
2025-07-26 12:33:05
原创 ...
图1:清朝骁骑营。骁骑营是一个军营的名称,晋代开始设置,最开始是魏...
2025-07-26 12:33:05
原创 ...
混乱的战国时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几乎每个国家都出现了一大批能人...
2025-07-26 12:33:00

热门资讯

原创 长... 我们都知道长平之战可以说是在历史上最厉害的一次战争,毕竟在这一次战斗之中并没有水分,秦国军队实打实的...
让红色基因生根发芽、世代传承 在310位红岩英烈中,山东籍英烈有7位。10月16日,2024年“弘扬红岩精神 争做时代新人——让烈...
原创 历... 历史上有位皇帝,他在存在感比较低他的万丈光芒几乎都被后人遗忘,但他的儿子被人们记住的特别多,他是西方...
原创 曾... 自古以来中国的民间传统,族谱、家谱中一般只记载男子的姓名、简介等,女子只作为附庸者存在。 比如,一个...
原创 雍... 雍正的清西陵被打开后,为何突然有人大喊:赶快离开,把墓封死 要说这个世界上,哪个国家的文明从未断绝,...
原创 宋... 从古至今历史上都有许多的皇帝为了能够永久的统治江山而让自己的手下去民间求取“长生不老”的丹药,或者有...
原创 李... 引言 山西位于我国华北地区,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之一,从古至今,这里不缺名人,英雄辈出。山西作为革命老...
苏东坡和王安石的关系 在北宋的历史上,苏东坡与王安石的关系复杂而微妙,他们既是政治上的对手,也是文学上的知己。以下是对他们...
原创 戴... 综述 就像古代皇帝为维护个人统治发明的严刑一样,在现代战争期间,为了从敌人口中套取战争的关键情报,大...
原创 年... 年羹尧早在康熙时期就是一位著名的朝廷大臣。康熙五十六年,准格尔部入侵西藏,杀死了西藏的拉藏汗,对清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