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武灵王先废太子后让位11岁儿子,真的全是“昏招”?-读战国40
创始人
2024-06-30 02:32:48
0

原标题:赵武灵王先废太子后让位11岁儿子,真的全是“昏招”?-读战国40

“松鼠父子读战国”系列故事之(40):赵武灵王退位

文/松鼠爸爸

(注:头条APP里打开此文后,可点击右上角“耳机”自动播放语音。

#松鼠父子读历史# 原创文章,谢绝转载 )

赵武灵王

赵武灵王赵雍在胡服骑射、取得一系列征战胜利后,突然心血来潮,要提前退位。

前299年五月,在位27年的赵武灵王在东宫举行盛大的“传国仪式”,将王位让给儿子赵何。

赵雍自己则摇身一变,由“赵王”升级为“太上王”,号称“主父”。

赵武灵王万万想不到,这件事埋下了一个深重的祸根,不仅导致两个儿子骨肉相残,自己也没能善终。

赵武灵王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为了给他之前的一项重大决策“打补丁”。

这项重大决策就是:废长立幼。

事情要从他的一个梦说起。

前310年的某一天,赵武灵王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个美少女对他鼓琴而歌,风情万种,摄人魂魄。

这个梦印象太深,赵武灵王一直惦记着这个美丽的“梦姑”。后来跟人饮酒,喝高了之后屡次谈起这个梦。

一个名叫吴广的臣子听说后,敏锐地发现是个发达的机会,谎称女儿吴孟姚就是赵武灵王梦见的美女,想方设法把女儿送入王宫。

吴孟姚

果然吴孟姚极受武灵王的宠爱,被封王后,还生下一个聪明的儿子,名赵何。

孟姚后来重病不起,临死前哀求赵武灵王立她的儿子为太子。

赵武灵王也不知道是“爱屋及乌”,还是“心太软”,或者觉得小儿子赵何比原太子赵章聪明,真的狠心废掉赵章的太子位,立赵何为新太子。

自古在立储问题上“废长立幼”是大忌,因为立谁为太子,从来就不是太子一个人的事,而是涉及两个乃至多个利益集团的斗争。

从赵章被立为太子的第一天起,他的周围就集聚了一大批支持者。废赵章,不只是把赵章打入十八层地狱,更意味着他的太子一党“Z治死亡”。

就算他本人愿意,他的支持者也不能接受,必须奋起抗争。

春秋战国以来政变无数,赵国开国以来,更是数次因为王位之争而起内讧,导致国家内乱挨打。

想到这些,赵武灵王就不寒而栗。

为了避免内乱、实现赵国政权的平稳交接,为了帮心爱的儿子赵何度过危险的王位过渡期,前299年,赵武灵王再次做了一个艰难的决定:自己提前退位,将王位传给赵何。

赵何就是后来的赵惠文王。这一年,他年仅11岁(虚岁)。

年幼的赵惠文王

赵武灵王一代雄主,精力旺盛,热爱创新,退休时年仅42岁,正是壮年,难道每天跟一群老头老太太跳广场舞吗?

当然不是。他有自己的安排,与赵惠文王也有分工。

怎么分工?

儿子主内他主外,儿子治国他打仗。

当然,考虑到赵惠文王即位时还是个孩子,这种分工是虚的,内政实质上交给心腹重臣、国相肥义打理。

赵武灵王升任“主父”后,重点干了三件大事。

一是结盟楼烦王。前297年,赵武灵王外出巡视时,在西河与楼烦王盟会,将楼烦国的士兵编入赵军,充实军力。

二是灭中山国。前296年,经过多次征战,赵武灵王终于消灭中山国,将其国土并入赵国。

第三件大事,就是全力备战攻秦。

这一年,赵武灵王穿上胡服率领士大夫到西北巡视胡地,计划从云中和九原两地,向南袭击秦国。

为了促成这一宏大设想,赵雍乔装成使者进入秦国,拜见秦昭襄王。

此举目的,一是想亲自考察秦国地形,为后续与秦作战积累经验;二是想近距离观察秦昭襄王的性格为人,为赵国后续的外交方略提供一手参考。

秦昭襄王

秦昭襄王接见他时,虽然惊讶他状貌魁伟,以为他只是一名普通的赵使,事后回想,他的气度不似人臣,立即派人追赶。

可惜赵雍早已飞马而逃,逃出了秦国边关。秦国后来仔细调查,得知他就是赵国之“主父”,大为惊恐。

赵武灵王的胆识,真不是一般地高。

可惜,他处心积虑防范风险,退位后只干了四年就遭遇了一场政变,自己被围在宫中、活活饿死,史称“沙丘之变”。

这中间发生了什么?一世英明的赵武灵王为何会沦落至如此惨境?请听下篇分解。

松鼠父子读战国

小松鼠:“赵武灵王为什么要提前传位给赵惠文王赵何?”

“为了确保他坐稳王位。”松鼠爸爸答,“赵武灵王知道:让赵何当太子易,确保他顺利登基、坐稳王位难,自己得提前做点什么。可是,如果按照现行传承规则:王位更替,一般发生在先王死后。自己死了赵何才能即位,怎么帮他?一向喜欢不按常理出牌的赵武灵王,于是创新地想出了‘提前退位’这一招。当然,这其实也出于一种补偿心理。”

赵武灵王

“补偿谁?”

“补偿自己。”松鼠爸爸笑道,“赵武灵王赵雍15岁即位,当时五国率五万铁骑兵临邯郸,差点把赵国瓜分了。赵武灵王长大成人后,回想此事,常常心有余悸。他不想让这一幕在儿子身上重演,所以一方面他想选一个聪明能干的继承人,另一方面他又想确保幼子王位继承顺利。这是赵武灵王处处追求创新和完美的体现。”

“创新是好事还是坏事?”

“创新本身无所谓好坏,因为它充满风险和不确定性。我们不能完全从‘事后诸葛亮’的角度看问题。赵武灵王喜欢创新、追求完美,积极尝试前人不曾想、不敢做的事,从动机角度,是值得肯定的。”

注:文中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

截至今日,“松鼠父子读战国”系列故事(上)——“从魏国独霸到秦国超强”40篇连载完结,现将前40篇标题目录汇总如下,感谢亲们的关注和大力支持。谢谢!

相关内容

敦煌市政协召开十届18次常...
8月5日,敦煌市政协召开十届18次常委会议,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乌...
2025-08-07 06:02:31
2025年中秋国庆连休8天...
2025年的中秋节与国庆节罕见连休,从10月1日至10月8日共放假...
2025-08-07 06:01:48
夜色赶海
8月5日晚8时许,青岛石老人海水浴场沙滩上热闹非凡。不少市民趁着晚...
2025-08-07 05:59:20
原创 ...
顺治皇帝的陵墓得以保存至今,确实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其中...
2025-08-07 05:34:03
原创 ...
1967年的一天,开国上将许世友将军从北京参加完国庆典礼,如期回到...
2025-08-07 05:33:59
原创 ...
他是国军起义走出的将领,险些被遣散回家,55年成为开国上将 李达上...
2025-08-07 05:33:49
原创 ...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历史的舞台上,权力更迭如同潮汐...
2025-08-07 05:33:38
原创 ...
晋朝在短暂实现天下大一统后,再次爆发战乱,这一次是整个汉人的浩劫。...
2025-08-07 05:33:32
原创 ...
1900年,八国联军的铁蹄踏破了中国古老的城墙,京城在战火中被掠夺...
2025-08-07 05:33:04

热门资讯

原创 孙... 顺治皇帝的陵墓得以保存至今,确实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其中关键之一, 就是“神德功德碑”上那...
原创 1... 1967年的一天,开国上将许世友将军从北京参加完国庆典礼,如期回到南京家中。然而,当他打开家门时却发...
原创 他... 他是国军起义走出的将领,险些被遣散回家,55年成为开国上将 李达上将是一位传奇的将军,传奇之处在于,...
原创 历...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历史的舞台上,权力更迭如同潮汐般起伏,一个个家族或王朝在浪潮中涌...
原创 五... 晋朝在短暂实现天下大一统后,再次爆发战乱,这一次是整个汉人的浩劫。因为八王之乱,导致西晋国力严重损耗...
原创 八... 1900年,八国联军的铁蹄踏破了中国古老的城墙,京城在战火中被掠夺殆尽,居民流离失所。清政府被迫签下...
原创 宋... 宋高宗赵构在南宋建立初期,历经战乱,一路南逃。他唯一的儿子在早年的动荡中不幸夭折,而自己又因受金兵惊...
庐山会议后,毛主席计划让彭德怀... 你能想象吗?一个身患重病的老人,在病床上还一遍遍修改一篇文章!他不是为了自己的名声,而是为了给一位战...
原创 刘... 楚汉争霸:英雄崛起与落幕的传奇 在华夏大地的历史长河中,楚汉争霸无疑是一段扣人心弦的传奇。这场波澜壮...
原创 左...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 “关注” 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