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难之役后朱允炆出家为僧?小编带你分析这个说法有多么不靠谱
创始人
2024-06-29 11:04:30
0

原标题:靖难之役后朱允炆出家为僧?小编带你分析这个说法有多么不靠谱

1402年燕王朱棣率兵攻入南京,兵锋直指当时的大明皇帝朱允炆。就在燕军即将攻入皇宫时,忽然发现宫中燃起熊熊大火,等到大火熄灭后朱棣率军进入皇宫,结果发现了几具已经烧焦到无法辨别身份的尸体

据太监指认这几个尸体当中就有皇帝朱允炆、皇后马氏、太子朱文奎。于是朱棣给这几个尸体冠以朱允炆等人的身份将之风光下葬,朱棣也随后登基成为了明朝的第三个皇帝

靖难之役

可能有人会问,既然尸体已经烧焦且无法辨认身份,那么太监是如何认出尸体中有朱允炆一家的?在朱棣登基后不久,同样的疑问就开始在民间流传,很多人质疑朱允炆是否真的葬身在了火海,甚至有人打着朱允炆的旗号心怀不轨起兵谋反

虽然谋反的结果都是被镇压,但朱允炆没死的论调还是流传了下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朱允炆的下落演变出了很多版本,其中最为人们熟知的是,燕军杀入南京后朱允炆打扮成和尚逃出了皇宫,后找了一个寺庙出家为僧,隐姓埋名的度过余生

不仅有朱允炆出家为僧的说法,还诞生了各种有关此事的阴谋论,比如郑和下西洋表面是宣扬明朝国威,实则是暗中寻找朱允炆的下落;虽然朱允炆出家为僧的说法流传很广,逻辑上也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朱允炆出家这个说法并不靠谱。

影视剧中剃发出家的朱允炆

郑和下西洋

因为朱允炆逃出皇宫都很困难,要知道在皇宫燃起大火前,也就是朱棣率燕军打算杀入宫时,燕军精锐对皇宫已经完成了合围;这种情况下宫里的任何人都不可能离开皇宫,更别说皇帝朱允炆了

这时候一定有人会说,朱允炆是靠密道逃出的皇宫;密道有没有小编不知道,但是古代挖密道非常消耗人力,就算密道存在最多也只能帮朱允炆避开包围皇宫的燕军精锐,而当时燕军除了那些精锐还有大部队

大将李景隆投降朱棣后,也率军和燕军一起里三层外三层的将南京围困,燕军还在南京肆意搜捕朱允炆的心腹,黄子澄就是这时被燕军抓获的,当时黄子澄正准备逃离南京前往苏州。当时那种情况下,任何一个可疑的人都逃不过燕军的眼睛

朱允炆

影视剧中的锦衣卫

更何况朱棣手下的人很多都知道朱允炆的长相。退一万步说,就算朱允炆逃出了皇宫也躲过了搜捕南京的燕军,那朱允炆会去哪里出家呢?就在南京出家吗?除非朱允炆是活够了不然绝不会选择南京

因为朱棣登基后不仅恢复了锦衣卫还设置了东厂,堂堂天子脚下帝国两大情报组织势力遍布朝野,朱允炆这么一个被赶下台的前任皇帝居然藏在南京不被发现?观众老爷们这样想也太小看锦衣卫和东厂了吧

那离开南京去其他地方出家,怎么去呢?走官道的话朱允炆无疑是在自寻死路,分分钟被人认出来然后被抓;走小路的话那个年代的小路可不比现在,不仅随时会遇到豺狼虎豹,还有各种强盗土匪,他们可不会管眼前的人究竟是谁,直接抢了钱财后杀人

古人走小路遇到土匪

古人走小路遇到老虎

所以走小路的话朱允炆还没有出家就到西天去了。如果朱允炆真的逃出了南京,那朱棣肯定会派大量的人手暗中打探朱允炆的下落,并伺机将其杀死;这样的话朱允炆即使走小路没有遇到虎豹豺狼和强盗土匪,他也很难存活下来

因为他为了躲避朱棣的眼线,饿了不敢去饭馆、渴了只能喝河水、到了晚上也不敢去客栈只能露宿野外。别说朱允炆这个从小娇生惯养,宫都没出过的少年天子了,要是咱们外出不让走高速和国道,不让下馆子不让住宾馆,还不准买东西

这种糟糕的境遇咱们没走多远同样半条命都没了,更别说跑去找一个寺庙出家了;这时会有观众老爷表示,朱允炆身为皇帝怎么可能一个人跑路呢?在当时的情况下如果朱允炆要带人逃跑,带多少人也是一个问题。

影视剧中出家后的朱允炆

崇祯帝朱由检

带少量的人,遇到前面说的那些危险同样不安全,带大量的人那目标太大很容易被朱棣的眼线察觉,更不安全;而且这一路跟着朱允炆风餐露宿的逃亡,万一有人受不了这种苦了,为了获得荣华富贵跑去向官府举报怎么办?

另外古代交通条件落后,地方之间的人口流动很少,导致各地方言往往十里不同音且没有普通话,若朱允炆真的跑到了外地,他这种与当地不同的口音是非常引人注目的,被举报的风险同样非常大

所以靖难之役朱允炆逃出皇宫去出家,这个说法并不靠谱;后来的历史也佐证了在靖难之役那种情况下朱允炆很难逃跑。佐证小编分析的是和朱允炆情况相似的崇祯帝,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帝的第一反应并不是上吊而是逃亡

早期影视剧中的朱允炆

朱棣

据《明史纪事本末》和《崇祯实录》记载,崇祯帝先后去了东华门、齐化门和安定门试图逃亡,无奈这些地方都被李自成的农民军围得水泄不通,崇祯帝跑不出去。想到农民军每到一地都捕杀皇族,崇祯帝不愿落入他们手中,这才跑到煤山上自缢身亡

朱允炆的局面不会比崇祯帝好多少,所以朱允炆应该是被大火烧焦了,那几个尸体中有他。那么既然朱允炆不大可能逃出皇城出家为僧,那为什么民间又有他出家的传言,而且经久不衰被很多人所相信呢?

朱祁镇时期河南有一个90多岁的和尚,自称是建文帝朱允炆,引起朝野震动,但这个老头又拿不出任何的证据,能够证明他是朱允炆,朱祁镇二话不说将这个哗众取宠的老和尚处死了

影视剧中的朱祁镇

老和尚死了,但建文帝出家的传言却被不明真相的群众一传十十传百的流传了下来,并随着时间的流逝发展出了很多正史野史都没有记载的建文帝出家细节;当然建文帝时至今日仍下落不明,没有直接证据证明他死于自焚

但相较于出家为僧这个可操作性非常低的可能,小编认为建文帝死于自焚的可能性更大

相关内容

祥源文旅联合体中标嵊州越王...
7月25日晚间,祥源文旅发布《关于公司及子公司与关联方组成联合体投...
2025-07-26 00:40:26
康西哥公司二季度每股亏损0...
来源:环球市场播报 美东时间周五早间,美国健康保险巨头康西哥公司(...
2025-07-26 00:40:18
新三板基础层公司星联智创发...
每经讯,2025年7月25日,新三板基础层公司星联智创(87184...
2025-07-26 00:39:04
中国证监会:简化办理已故投...
人民财讯7月25日电,中国证监会办公厅发布关于简化办理已故投资者小...
2025-07-26 00:38:21
上市公司治理制度再升级
7月25日,中国证监会就修订后的《上市公司治理准则》向社会公开征求...
2025-07-26 00:38:21
原创 ...
19世纪中期,一直渴望打开中国贸易大门的英国终于忍不住率先发起战争...
2025-07-26 00:34:13
原创 ...
在中国历史上,从秦王嬴政称“始皇帝”,到清朝末代皇帝溥仪退位,共诞...
2025-07-26 00:34:04
文明的坐标丨古DNA研究揭...
  曾自制过酸奶的人对“开菲尔菌种”并不陌生,该菌种还可以用来发酵...
2025-07-26 00:33:48

热门资讯

原创 北... 在中国历史上,宋朝一直是褒贬不一的朝代。这是因为,在宋朝的历史上,一直文盛武衰。在这种情况下,错不在...
原创 中... 如果问你中国历史上哪位君主治理国家属于“前暗后明”的类型,你能想起谁呢?说实话这个问题有点偏冷,因为...
原创 不... 唐朝的第二位皇帝李世民,可谓是闻名天下。 然而,幼儿的时候李世民并不是一个出众的小宝宝,甚至还有些口...
原创 在... 现如今,人们的生活变得越发便捷,我们只需搭一趟飞机、高铁,几个小时便可抵达千里之外。然而在古代,这样...
原创 清... 在清朝时期,朝廷封爵分为皇室爵位、蒙古贵族爵位、外臣功勋爵位,镇国公和辅国公这两个爵位在清朝算是皇室...
原创 1... 清朝历史上,被降级的妃子不少,但被降为奴隶的却不多,道光朝便有两位,分别是睦答应与曼常在,咸丰朝也有...
原创 “...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 长城起始于战国时期,由秦...
原创 价... 华夏入夷狄则夷狄之,夷狄入华夏则华夏之。 在全球化的时代,决定你是谁的不是血统、民族和国家,而是思维...
原创 穿... 大家都知道,我国古代的王朝都必须付出一定的代价才能够建立,而这一代价必须要带着血腥的屠杀,只有极少的...
原创 诸... 话说: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在历史上,没有哪位名将、谋士不曾犯下过错,韩信战无不胜,用兵之法高深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