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不仅会砸缸,而且固执己见,还被称大宋头铁“第一人”
创始人
2024-06-29 08:35:09
0

原标题:司马光不仅会砸缸,而且固执己见,还被称大宋头铁“第一人”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在中国人尽皆知,就是这样一位破瓮救友的神童,在步入政坛后修撰《资治通鉴》,官居宰执,谥号文正,可谓是位极人臣。

但是司马光最为人称道的不是他的政绩而是他的德行,终其一生,宁折不弯,从一而终,不愧是是大宋头铁“第一人”。

司马光出生于诗书之家,自称为西晋安平献王司马孚的后代,其父转任地方,幼年的司马光随父司马池赴任游历各地,年纪轻轻就有远超同龄人的见识,七岁时就能背诵《左氏春秋》,晓其大意。

司马光童年的高光时刻无疑是破瓮救友,面对掉入大瓮的朋友司马光当机立断破瓮救人,这一举动充分显示了司马光独立思考沉着冷静的特质,并以此扬名,成为了大家口中“别人家的孩子”。

司马光童年时期便展现出了不同常人的特质,他学习刻苦,以《左氏春秋》启蒙,通晓大义。

并对事物有着自己的理解和看法,始终保持着独立思考的能力,关键时刻不盲从,遇事有自己的判断,从小就开始构建属于自己的价值观、世界观。

司马光二十岁登科入仕,步入官场,开始接触政务,分析天下大势,此时宋、辽、西夏三国鼎立,北宋在对西夏的战事中接连失利,宋仁宗决议加强军备,要求在两浙地区培养弓手,以备不时之需。

此时的司马光为母守孝,辞官在家,但心系天下,他同父亲司马池都认为在两浙练兵与战事无益,于是便代父草拟《论两浙不宜添置弓手状》上书仁宗。

这成为了司马光上书直谏的开端,之所以说司马光头铁,就是因为他经常置个人荣辱与事外,明知会触怒龙颜依旧直抒己见,晓以利害。

司马光的耿直与才干虽然没有引起宋仁宗的注意,却吸引了父亲好友枢密使庞籍的注意,因为此前司马光的建言,庞籍认为他才堪大用,于是向宋仁宗举荐他担任馆阁校勘,但宋仁宗没有同意。

不久庞籍被外放郓州,他又举荐司马光为郓州典学,于是两人同往郓州。后来庞籍担任河东路经略安抚使,司马光也随之前往并州出任并州通判。

这期间,司马光见仁宗无后,深谙国有长君,社稷之福的他第一次展现了自己的手速,连上三道《请建储副或进用宗室》,宋仁宗均置之不理,没有回复。司马光见状又委托好友在朝会奏事时代为转达,但宋仁宗仍没有理会,司马光见状,也只能作罢。

在地方任上,司马光目睹了边境地区连年战乱,百姓苦不堪言,认为不如直接断绝同西夏的贸易往来,修筑堡垒巩固边防。

庞籍采纳了他的建议,并着手落实,但因为庞籍麾下将领冒进导致计划失败,战事失利,庞籍也因此获罪。

司马光认为此事是自己导致的,庞籍是为了保护羽翼一力承当罪责,便又连上三道奏章,向宋仁宗说明事情的来龙去脉,主动请罪,认为庞籍是“发于忠赤,不顾身谋”,并将罪责归结为“过听臣言,以至于此”,庞籍听说了此事也上书表示罪在自身,与司马光无关,最后司马光没有获罪。

司马光不论是在中央还是在地方都敢于秉笔直书,向皇帝表明自己的看法,在意见没有得到回复时,甚至会一连上多道奏章,反复申明自己的观点。

在工作中出现失误时,能主动检讨自己的行为,并承担责任,冒着获罪的风险也要言明事实真相。

一件事要强调几次的司马光终于得到了宋仁宗的重视,他有意提拔司马光,此后司马光平步青云,官至御史中丞,成为了国家最高监察机关的负责人。

在谏官任上,司马光畅所欲言,不顾同僚、上级颜面,据理力争,力求官场清明,但是他的建议经常以为触及利益集团而不得用,心灰意冷的他自请罢黜,决意离任著书。

虽然在皇帝的极力挽留之下,司马光没有离开朝堂,但他很快就陷入了新旧党争的泥潭,神宗继位后启用了以王安石为首的改革派推行新政,王安石虽然是司马光的好友,但是二人政见不同,两人常常在朝堂上各执一词,互不相让。

神宗了解司马光的为人,希望他可以出任枢密副使,辅佐自己,但司马光又连上五道奏章辞官不受,要求离开中央,前往地方。

神宗死后,保守派卷土重来,在皇太后的支持下司马光成为了保守派的领袖,他不加选择地废除了王安石新政时期的种种政策,实现了自己的政治抱负。

司马光与王安石早年便是知心好友,与一般人认知不同的是,他们虽然政见不同,却是君子之交,彼此敬重。

司马光一生经常以“才不堪用”、“实非所长”,推辞朝廷的恩典,相传直到司马光位极人臣时,跟随他多年的仆人依旧称呼他为秀才。

司马光死后,朝廷给了他“文正”的谥号,文曰经纬天地,正曰内外宾服。这是他生前认为的“极美之谥”,不应该轻易授予,也许冥冥之中自有安排。

司马光一生固执己见,虽然没有像王安石一样落下个“拗相公”的外号,却也不遑多让。

宋初有赵普复奏如初,仁宗有司马光三奏其事,究其原因是司马光坚守正道,对是非善恶有着自己的评价标准,虽然所言所奏之事不一定被采纳,甚至存在错误的可能,但是他的出发点都是为了天下百姓,所以他可以在短时间内密集上书,陈述自己的观点。

司马光一生为官清廉,终日粗茶淡饭,皇帝赏赐也原封不动地归还,克己奉公,是当时的道德典范,一度被奉为儒家三圣,与孔孟并列,也是后人对他的一种肯定。

苏轼曾说司马光“诚心自然,天下信之”,也许司马光为官政绩并不突出,但是他为人为国的一颗赤子之心值得天下人争相效仿。

相关内容

站在泸定桥畔 听“过桥木板...
如今的泸定桥 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馆公众号供图 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
2025-07-26 12:33:39
原创 ...
说到这个话题,可能很多人都觉得匪夷所思,八旗子弟居然做起了“反清复...
2025-07-26 12:33:37
原创 ...
站在历史的角度来看,北宋和南宋其实就是一回事,不仅如此,它们二者的...
2025-07-26 12:33:24
原创 ...
“秦王这面相不行啊,太刚烈了,怕不是一冒犯到就得被干掉,不愧是虎狼...
2025-07-26 12:33:22
原创 ...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朱成山】 日前,上海震旦职业学校教师在课堂上...
2025-07-26 12:33:10
原创 ...
作者:赵心放 赵匡胤是北宋朝的开国皇帝,在位期间,完成了全国大部...
2025-07-26 12:33:10
原创 ...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政府秘档解密,我们在克格勃文件档中发现了一个惊人...
2025-07-26 12:33:05
原创 ...
图1:清朝骁骑营。骁骑营是一个军营的名称,晋代开始设置,最开始是魏...
2025-07-26 12:33:05
原创 ...
混乱的战国时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几乎每个国家都出现了一大批能人...
2025-07-26 12:33:00

热门资讯

原创 吴... “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其中有多少柔情,有多少豪气,都在这两句诗中。是什么让身为明朝将领...
原创 秦... 古代因为医疗技术不发达,再加上生活习惯也不够规范,所以一般人的寿命都很短,能活到六十就算长寿了。古代...
原创 大... 我们现在能够有和平稳定的生活,是许多先烈们推翻了封建王朝,经过长时间的革命运动才换来的。经历了几个朝...
原创 为... 编辑搜图 ▲解放战争防御形势图 1948年8月,全面内战已经进行了2年有余,国民党军已经从咄咄逼人的...
原创 为... 引言 《汉书》中写道:“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意为两军对阵,先出战者制服敌人更有优势,随后应战者容...
原创 云... “历史事件乃是人类心灵活动的表现。历史学家研究历史事件时,则必须研究人们是在怎么想的。”出自科林伍德...
原创 战... 背景介绍: 魏惠王,战国时期魏国的第三任国君。 魏国自从和韩赵瓜分晋国之后,就成为一方诸侯。战国初期...
城厢物语:大境阁的历史回顾 在上海人民路和大境路北侧路口,有一段近50米长的古城墙和建在古城墙上的大境阁,这里是有名的沪城八景之...
原创 宋...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弓箭是古代冷兵器战争中经常使用的武器,其威力大,射程远,受到武将的欢迎。 拉...
原创 同... 同为枭雄,同为胜利在眼前,项羽和李自成到底输在哪里 中国历史上有着无数的英雄人物,有人成功有人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