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上,凡是亡国之君,都会被民间或者后世小说中给予不好的评价。例如:杨广荒淫残暴,崇祯狂妄自大,刘禅乐不思蜀。但是我们翻开正史就会发现,杨广其实是一位有着雄才大略的帝王,只不过由于长期对外用兵,才导致国破家亡的。而崇祯也是一位勤劳的郡主,只不过当时的大明已经家徒四壁,崇祯即使在努力,也挽救不了千疮百孔的大明朝!那么刘禅到底是一位怎么样的帝王呢?就让我们从正史中了解一下这位亡国之君!
公元207年,刘禅出生。而在此时,正是刘备创业最艰难的时期,所以刘禅幼年时遭遇了很多的磨难,幸好得到大将赵云两次相救!后来刘备入蜀称帝后,封刘禅为皇太子。刘备为了让刘禅掌握治国的本领,就让诸葛亮亲自教他兵法,伊籍教他文学,赵云教他武术。可见在这样强大的教师团队中,只要不是傻子,肯定都能学习一身本领的。
公元221年,由于关羽被杀,刘备为替关羽报仇,决定亲率大军讨伐东吴,不过很快就被东吴陆逊打败,刘备逃亡白帝城。同年四月,刘备自知不行,就将刘禅托孤于诸葛亮,这时年仅17岁的刘禅正式登基称帝。刘禅登基后,由丞相诸葛亮辅政,朝中大小事务都有诸葛亮决定。慢慢的诸葛亮权利越来越大,甚至在后来举全国之兵去讨伐曹魏,这时刘禅担心诸葛亮篡权,就在诸葛亮兵锋正盛时召他回京。诸葛亮回京后刘禅虽然遭到了诸葛亮的训斥,但是他这招也完美的提醒了刘禅不要篡权,我这边已经有了防备。可见刘禅在诸葛亮权利正大都敢挑战他的权威,这胆量也远超常人!
诸葛亮死后,手握重兵的魏延和杨仪不和,互相领兵功打,刘禅此时并没有干涉两人的军事行动,后来杨仪斩杀了魏延,统领各路兵马撤回了成都。等杨仪回到成都后,刘禅就把杨仪贬为庶民并迁住汉嘉郡。从此刘禅独掌朝政,并大赦天下。刘禅掌权后任命吴壹为车骑将军,镇守汉中。任命丞相蒋琬为尚书令,总理国家政事。这样刘禅就成功的将军政大权牢牢的掌握在了自己的手里!刘禅这招也相当的高明!
蒋琬总理朝政后,遵从刘禅旨意,实行修生养息政策,很快就使蜀国走向了强大,人民安居乐业,周边一些蛮夷部落纷纷投降蜀国!后来魏国司马懿发动政变,夏侯霸被迫前来投奔蜀国。刘禅得知后,亲自派人前去接应他,并拜夏侯霸为车骑将军!
公元263年,慢慢恢复国力的魏国派兵攻打蜀国,刘禅派遣张翼,廖化前往拒敌,姜维率众将将钟会十万大军挡在剑阁。但邓艾却偷渡阴平直奔成都。刘禅见难敌邓艾的大军,于是就率军投降了邓艾大军。刘禅投降后,立即命令手握重兵的姜维投降了钟会,这样就避免了蜀国百姓免遭屠害!
刘禅投降魏国后,此时的魏国已经是司马家的天下,司马昭想当皇帝的心人尽皆知,所以刘禅想要自保就必须隐瞒自己所有的欲望!有一次司马昭请刘禅和蜀国官员参加宴会,席间司马昭让乐师弹奏起蜀国的音乐,这时在一旁的蜀国官员纷纷落泪感伤,这时只有刘禅哈哈大笑。在此情此景下,即使是一个傻子,都会感伤的,但是刘禅却能表现出欢乐的感觉。可见刘禅在此时表现出的胸襟比刘备都厉害!
后来司马昭还是对刘禅不放心,就在一次宴会中问刘禅:你很思念蜀国吗?刘禅机智的回答道:此间乐,不思蜀!后世很多人都以为是这句话救了刘禅,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真正救刘禅的是他说的下一句话!
司马昭听完刘禅说不思蜀后,并不觉得刘禅傻,因为这个回答是个正常人都能说出来的。于是司马昭又问了一句决定刘禅生死的话,这句话套路满满:我听这话怎么像是郤正说的。刘禅不假思索的回答道:你怎么知道的,这就是郤正教我的!此话一出,司马昭彻底对刘禅放心了,刘禅从此也得到了善终。所以在司马昭满是套路的问答中,刘禅依然能够自保,可见其智慧也是非同寻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