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诸葛亮料事如神,不管是生前还是死后都为世人留下了许多谜团。而关于诸葛亮究竟葬于何处,众说纷纭。其中有一座千年古墓位于陕西省汉中市勉县的定军山脚下,名为武侯墓,这就是传闻中的诸葛亮墓。可在陈寿的《三国志》等史书中,对于为何要将诸葛亮葬于定军山都没有多发议论,这就让后世之人有了更多的猜测。同时此墓千百年来一直未被盗,这更让人浮想联翩。这一切,只因为在诸葛亮临死前,还留下一计,至今无人能解。
诸葛亮临死前,给后主刘禅留下一封遗书,嘱咐其在他死后,不要把他葬于成都,而是要将尸体装入棺中,让四名士兵抬着一直向南走,绳断之处便是他的葬身之所。对于这位为蜀汉奉献了一生的肱骨大臣的遗言,刘禅自然不敢不遵从。于是他命令四个壮汉抬着诸葛亮的棺材一直往南走,这四个壮汉抬了许久,却始终是等不到绳子断裂,如果要等到绳子自己断,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于是他们便自作主张将绳子砍断,就地埋下。
这四人回到成都后,向刘禅报告已经将诸葛亮葬于绳断之处。可刘禅却起了疑心,绳子怎么可能这么快就断了呢?于是便将这四人抓起来严刑拷问,这四个壮汉禁不起折磨,马上便将他们的所作所为一五一十地交代了。刘禅听后大怒,觉得自己愧对诸葛亮,没有按照他的遗嘱来做,便将这四人全部处死。然而,刘禅真的没有按照诸葛亮的遗嘱来做吗?事实上,诸葛亮早已预料到了这一切。
诸葛亮蜀汉的肱骨大臣,知道刘禅肯定会按照他的遗嘱来办事,但以诸葛亮的智慧,又怎么会料不到绳子不会断呢?而这,正是诸葛亮的聪明之处,既然绳子不会平白无故断,那便用外力来让绳子断,而这外力就是抬棺的四个壮汉。诸葛亮早就料到这四人会偷奸耍滑,从而砍断绳子,也料到事发之后刘禅肯定会杀了抬棺的人以慰其在天之灵。这样一来,诸葛亮的葬地就没人可以知道了,他也就不用担心某些有心人来盗他的墓葬了。虽然陪葬品不多,但却保住了他的尸骨,诸葛亮还是很乐意做的。
事实上,诸葛亮之所以如此处心积虑地保护自己的尸骨,主要还是出于对司马懿等人的忌惮,同时他也想在死后不受人打扰。我们知道,诸葛亮对蜀汉的作用非常大,因此有很多人对诸葛亮都怀恨在心,尤其是司马懿,诸葛亮不仅在生前与其作对,在死后还摆了他一道。可以说,在诸葛亮死后,司马懿很可能会做出一些疯狂的举动。同时,诸葛亮所处时代盗墓成风,为了防止自己的墓被盗,曹操都有七十二疑冢,诸葛亮也不得不使用一些手段。
而如今在武侯祠遍地都是,在定军山留下的墓穴也不能确定真的葬有诸葛亮,至于诸葛亮真正的墓穴在哪里,恐怕谁都不知道,即使找到了,也不能判断是否是他的,这个谜团有可能永远都解不开了。从这就可以看出诸葛亮手段之高明,可谓是算透了人心,可这也为我们研究诸葛亮留下了一些遗憾,无法更加准确地了解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当然,我们也不能因此就夸大诸葛亮,毕竟曹操与诸葛亮,都用了隐秘的方式来处理后事,风评却有所不同,其中微妙之处值得思索。
总的来说,诸葛亮与司马懿斗了一辈子,临死留下最后一计,司马懿祖孙三代都没解开,甚至于到现在都没解开。我们不否认诸葛亮的聪明才智,却也不能将其捧为无所不能的神人。诸葛亮的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到最后又留下“棺材南抬,绳断便葬”的谜团,他的一生,就是如此让人难以捉摸。
史海心语,话古今,了人物,学精髓,晓世事,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