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昭宗是唐朝倒数第二位皇帝,尽管他是在乱世中继位,心中却有着恢复唐朝盛世的理想。他一直希望能够振兴唐朝,但最终他的理想未能实现,甚至成为了军阀之间争夺的战利品,最后被朱温所杀。唐昭宗可以说是唐朝历史上最为悲惨的皇帝。那么他到底是怎样的人?又为何走上了失败的道路呢? 唐昭宗原名李杰,后来改名为李敏或李晔,是唐懿宗的第七子,封号寿王。按理说,皇帝的宝座根本轮不到唐昭宗,因为在唐懿宗去世后,太子李儇继位,成为唐僖宗。唐僖宗是一个昏庸的皇帝,他在位期间只知道享乐,根本不关心国政。在黄巢起义的冲击下,唐僖宗一度逃往四川,在此过程中,唐昭宗逐渐掌握了军权,并且备受信任。
到了888年,唐僖宗病重,局势变得异常紧张,因为年轻的唐僖宗并没有留下继承人。朝中的大臣们认为吉王李保是最为贤德的接班人,而他位列第五,因此应该立他为帝。然而,掌握神策军的宦官杨复恭提议让寿王李杰监国。于是,在三月六日,唐僖宗发布了遗诏,立寿王李杰为皇太弟。两天后,唐昭宗在兄长的灵柩前继位,那时他才22岁。 年轻的唐昭宗充满了雄心壮志,和唐僖宗的昏庸不同。他喜爱书法,热衷于文学,尤其注重儒学,气质雄浑,英俊潇洒,似乎继承了会昌年间的风采。唐昭宗心里有着恢复唐朝的梦想,他认为想要振兴唐朝,必须重整禁军,加强朝廷的军事力量。他深知,只有打败强大的藩镇,才能重新建立大唐的威名。于是,他迅速召集了十多万大军,准备出兵攻打藩镇。 在889年,唐昭宗派遣宰相韦昭度去征讨西川节度使陈敬瑄;在890年,又派兵进攻太原的李克用;而在893年,他又派兵讨伐凤翔节度使李茂贞。然而,朝廷的军队并没有完全获胜,特别是在与李茂贞的战争中,唐军遭遇了惨重的损失。唐昭宗甚至不得不杀掉宰相杜让能,以向李茂贞谢罪。渐渐地,唐昭宗成为了藩镇之间争夺的棋子,他的意志开始消沉,常常沉迷酒色,喜怒无常。 900年,唐朝再度发生了宫廷政变,唐昭宗被宦官废除。经过朱温的干预,这场政变得以平息,唐昭宗得以复位,并加封朱温为梁王。然而,政局并未因此安定,凤翔节度使李茂贞和宦官勾结,再次把唐昭宗劫持到了凤翔。朱温得知后,率军前来勤王,经过围困,李茂贞最终将唐昭宗交给了朱温。903年,唐昭宗被朱温带到了洛阳,完全被控制。在经过华州时,百姓在路边高呼万岁,唐昭宗忍不住哭泣,他哽咽着说:不要喊万岁了,我已经不再是你们的君主了。他转向身边的侍从,悲伤地说道:我如今无处可去,未来不知何去何从。到了904年8月,朱温派遣蒋玄晖率军杀入宫中。唐昭宗听到消息后,急忙穿上单衣,企图逃走,但最终未能逃脱,还是被杀害,享年38岁。唐朝的命运已然不可挽回,年轻的唐昭宗也无力挽救这个即将崩溃的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