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焦裕禄曾在哈工大学习:考试挂科,找老师求情,再给一次补考机会
创始人
2025-11-22 09:03:04
0

焦裕禄同志是党和人民的好干部,他的先进事迹早已成为中国人民心中的一座丰碑,写入了教科书,广为传颂。 许多人认识焦裕禄,都是通过他在河南兰考县为百姓不计个人得失、无怨无悔的奉献。焦裕禄来到兰考后,决心将一生都奉献给这里,甚至在身患重病的情况下,他依然将百姓的困苦挂在心上,辛勤工作。他的一生可谓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焦裕禄同志也是哈尔滨工业大学的校友。虽然他在哈工大只待了一年不到,但他在那里的事迹至今被人传颂,成为哈工大学子的榜样。 1954年8月,哈工大的校园里热闹非凡,这座著名的学府迎来了四位特殊的新生。虽然他们年龄较大,身上没有学生的那种稚气,但他们求学的渴望与当时的学生并无区别。

其中一位新生就是焦裕禄。他穿着中山装,背着一只已经洗得发白的帆布包,身后拖着一大堆行李,显得既拘谨又兴奋。他的目光四处打量,充满好奇。送他们来学校的工作人员将这四人介绍给接待人员,几位工作人员热情地招呼他们。 当工作人员对哈工大的接待人员说:这四位同志是洛阳矿山机械厂精心挑选的优秀干部,特意安排到贵校学习,请多关照!这番话让哈工大的工作人员感到既惊讶又敬畏,他们打量着这四位新生。其他三位看起来很普通,其中有一位眼神炯炯有神,但外貌平平,完全没有干部的样子。

而焦裕禄,正是其中的一位。这时,焦裕禄已经凭借出色的工作表现,获得了洛矿的特别照顾,被派往哈工大深造,目的是为了提升自己,为公司争取更大的荣誉。 焦裕禄非常珍惜这个难得的学习机会。他看着这座闻名遐迩的学府,心中充满了好奇和忐忑,我这么大年纪,还能学好吗?他心里这样想着。但既然已经决定来这里,他便决心要全力以赴,不辜负这段时光,努力学成早日回到工作岗位。

焦裕禄正是这样的人,严格服从组织安排,不论是工作还是学习,他都无怨无悔,始终以最大的努力投入其中。无论是为了名利还是为了自己,他只为自己良心问心无愧! 那时,虽然大学生的身份并不像今天那么受尊重,但焦裕禄知道,这是组织给予的机会,不能浪费。这种学习的机会对他来说是挑战,也是提升自己的最佳时机。

中国那时虽然面临巨大的困难,缺乏知识成为了建设祖国的一大瓶颈,但像焦裕禄这样渴望通过学习来提升自己的实干家不在少数。正因为有这样的精神,中国才能在艰苦的条件下,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的奇迹,为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由于焦裕禄他们的身份特殊,他们在哈工大学习的时间非常有限。为了跟上大学的课程,他们必须在短时间内完成高中课程的学习。

刚开始时,焦裕禄觉得很困难。毕竟,他的文化基础较差,甚至连字都认识不多,更不用说科学知识了。但作为洛矿的优秀干部,焦裕禄有着坚定的信念:只要决定了目标,就要全力以赴去实现。 他从不退缩,专心投入到学习中,像拼命三郎一样抓住每一个学习的机会。每天早上,他总是第一个到教室,打开课本,开始预习,确保自己能更好地理解课堂上的内容。课上,他认真听讲,不懂就问,几乎把老师讲的内容一字一句地抄写下来。课后,其他同学要么去吃饭,要么休息,而焦裕禄总是继续在教室里复习当天的课程,直到深夜,别人都已经入睡,他还在用手电筒研究难题,丝毫不放松对自己的要求。

有一次,他遇到了一个数学公式,怎么也理解不透。他拿着手电,默默地研究,毫不疲倦,直到搞明白为止。虽然基础差,焦裕禄依然不肯放弃,考试时他依然不及格,这让他很懊恼。他自责自己的笨,抱怨自己的基础太差,但依然不愿意放弃,决定找老师请求补考的机会。 有人劝他:你已经做得很不错了,反正我们也不是正规学生,能学多少算多少吧!但焦裕禄并没有因此而动摇,他坚信只有通过努力,才能走得更远。最终,老师被他的坚持感动,安排了补考,并且专门给他辅导。补考时,焦裕禄顺利通过了考试,出乎大家的意料,但也显得顺理成章。

焦裕禄的故事常常让人感到不可思议,为什么他能如此拼尽全力地学习与工作?我想,这与他坚韧不拔的性格密不可分。正是这种不服输的精神,促使他在来到河南兰考后,看到那里的贫困和落后,便生出了强烈的责任感,誓言要改变兰考的面貌,这种使命感最终形成了广为人知的焦裕禄精神。 由于他的刻苦学习,焦裕禄从最初的差等生变成了优秀的学员,并最终被评为学校的优秀学员,这一成绩令大家刮目相看。 然而,焦裕禄并未在哈工大呆得太久,随着工作需要,他不得不提前返回公司,参与生产工作。尽管他对这段宝贵的学习经历十分留恋,但依然服从了组织安排,返回了工作岗位。 虽然焦裕禄在哈工大的学习生活只有短短半年,但他用自己的努力和成果赢得了老师们的认可。回到工作岗位后,他更加努力地投入工作,哈工大的学习经历让他在实际工作中得心应手,成绩显著,为企业做出了卓越贡献。 九年后,组织将焦裕禄派往兰考县,去解决那里的困难问题,这便是我们熟悉的焦裕禄在兰考的故事。 焦裕禄虽然只是一个普通的党员干部,但他的行为和精神一直是大家的楷模。他对工作充满热情,对学习始终保持着追求,不仅学有所成,还学有所用。对人民群众,他始终怀有深厚的感情。为了人民的幸福,他毫不犹豫地付出,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是那个时代的孺子牛,不畏艰辛,始终坚韧不拔,直到最后。

相关内容

多赛事同天上演!11月21...
11月21日的体育赛事和活动特别精彩,有好几个项目呢,吸引了很多体...
2025-11-22 02:06:53
原创 ...
在你阅读这篇文章之前,请先点击一下“关注”,这样你不仅可以方便地进...
2025-11-22 02:03:03
读杜建玲、姜熙《AI时代商...
❄《中国绍兴·第七届范蠡思想大会暨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发展大会研究...
2025-11-22 02:01:47
阿里巴巴承办COP30中国...
第30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30)于11月10日至21日在巴...
2025-11-22 02:00:02
原创 ...
事情从 2025 年 11 月 19 日下午传出,消息称 xAI ...
2025-11-22 01:59:57
精准施策打通独角兽企业成长...
长城咨询发布的《GEI世界独角兽企业发展报告2025》显示,我国独...
2025-11-22 01:59:47
原创 ...
前几天和朋友们聊天,大家都在讨论最近的汇率变化。有朋友拿着手机问我...
2025-11-22 01:58:24
临商银行布局方城
11月21日上午,临商银行方城支行举行开业仪式。临商银行党委书记、...
2025-11-22 01:58:02
达利欧:AI热潮虽现泡沫迹...
关于人工智能(AI)热潮是否已进入泡沫区间的讨论在华尔街不断发酵。...
2025-11-22 01:57:45

热门资讯

(体育)花样滑冰——世界大奖赛... 当日,2025年世界花样滑冰大奖赛芬兰站比赛在芬兰赫尔辛基举行。 11月21日,法国组合劳伦斯·...
原创 她... 在努尔哈赤的众多后妃中,阿巴亥是最为人所熟知的一位。她之所以这么有名,主要是因为她的儿子多尔衮和多铎...
原创 苻... 对后人来说,“五胡乱华”似乎是一个非常常见且被普遍接受的历史概念。人们通常认为,“五胡”指的是匈奴、...
原创 乒... 河北女团总决赛遗憾落败,聚光灯下的意外惊喜 昨天,河北队和山东队比赛,争冠军,河北队输了可惜,总比分...
原创 古... 兵法韬略是中国历史上的宝贵遗产,自春秋末期以来,一句“兵者,诡道也”使得兵家的军事大家们开始“打破常...
我省文化遗产保护事业成效显著 制图:石代学 记者近日获悉,“十四五”时期,我省文物系统在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活态传承等关键领域多点...
八万唐军不敌1000吐蕃人? 全文共5050字 | 阅读需11分钟 然而,在更早的《大唐秦王词话》中,“苏定方是以忠臣孝子面目示人...
原创 焦... 焦裕禄同志是党和人民的好干部,他的先进事迹早已成为中国人民心中的一座丰碑,写入了教科书,广为传颂。 ...
开板倒计时 雪场升级亮点抢先看 开板倒计时 雪场升级亮点抢先看 央视网消息:近年来,我国冰雪经济不断升温。在北京,为了迎接即将到来...
解放军说出日本最悲惨的下场,中... 解放军说出日本最悲惨的下场,中国不介意把日本变成主战场! 11月16日,《解放军报》发布了题为《叫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