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沉默的荣耀》播出后,吴石、朱枫、陈宝仓、聂曦等先烈在隐蔽战线上为国家民族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事迹深深触动着每一个国人的心弦。而在那个年代,还有不少民盟盟员也在隐蔽战线的前沿英勇奋战,有的虽然不是战线上的工作人员,但也积极协助开展相关工作,默默为解放全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丹心不泯,功绩长存。为更好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精神、凝聚奋进力量,根据有关历史资料,笔者整理了与隐蔽战线工作相关的福建民盟先辈事迹,以飨读者。
1
章振乾:转移与守护
“末次情报资料”的参与者
在厦大求学时的章振乾
章振乾,福建连江人,民盟盟员,1931年毕业于国立中山大学,1937年毕业于日本东京帝国大学。曾任福建省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所长,福建省博物馆副馆长、馆长,民盟福建省委员会副主委、名誉主委,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厦门大学教务长、校长助理等。
章振乾一生始终以笃定的爱国信念为国家和人民默默奉献,是福建民盟发展史上一位受人尊敬的先贤。他致力于学术研究和教育事业,他与隐蔽战线的交往,是围绕着日本“末次情报资料”的承接、保存和转藏厦门大学的过程展开的。
日本“末次情报资料”是20世纪上半叶日本在华情报机构“末次研究所”所辑,内容涵盖1913—1940年间中国、中日关系及国际局势的报刊与军事情报资料,是极具史料价值的资料。抗战胜利后,这批资料由国民党国防部接收,后辗转落户厦门大学。
1948年秋,国民党参谋总长陈诚欲将国防部史政局档案运台,吴石为了把这批军事机密留给解放军,建议暂移福州,理由是福州有“进则返京容易,退则运台便捷”之利。1949年元旦,500余箱机要档案运抵福州,藏在于山戚公祠(后转移仓前山麦园顶福建省研究院书库)。1949年5月,吴石正式来榕就任福建绥靖公署副主任,“台湾当局”电促其将在榕档案速运台湾,吴石只将一些参考资料、军事图书筹集100多箱发运,而留下有价值的“待发”资料。8月16日,吴石在“奉召”赴台前夕,授意他的好友、福建省研究院黄觉民院长保护这批档案。时任福建省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所长的章振乾与研究员管长墉、傅家麟等,以“寄存”名义与吴石联系承接事宜,并积极协助聂曦、王强等爱国志士,接收了包括“末次情报资料”在内的298箱重要资料存于福建省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
福州解放后,福建社科所并入厦门大学,章振乾也被调到厦门大学担任教务长,“末次情报资料”随之转移入厦大图书馆保管。章振乾晚年分别在《章振乾百岁文集》与《炎黄纵横》杂志上撰文,详细回忆了这段历史。
2025年11月6日,章振乾之子章重先生(上图左一)向中共福州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捐赠了一批文献资料,其中就包括《章振乾百岁文集》一书。
2
王臣宾:与“妻子”陈莲亭
赴台开展隐蔽战线工作
王臣宾
王臣宾,福建福州人,民盟盟员,1950年2月赴台湾从事地下工作。1950年6月被捕,1952年3月3日在台北马场町英勇就义。
1924年,王臣宾出生于福州郊区一户贫困农家,为家中的独子。由于世代务农,家庭贫困,父母身患疾病无钱医治,生活苦不堪言,加上地主盘剥压迫,全家常常饥寒交迫,不得不搬迁进城讨生活。饱尝艰辛的王臣宾懂事早,知道要刻苦读书上进,年纪轻轻就自食其力,艰辛前往上海等地求学,接受了高等教育,成为全家的希望。
凭借学历,王臣宾在福州周边的县政府谋得一份职员工作。然而,随着阅历和知识的增长,他的内心对工作中的官僚形式和人情意味愈发反感和厌倦,同时也对人生、家庭和社会有了更进一步的思考。他开始积极靠近革命,有意识地接触共产主义思想,来自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启迪,让他的思想觉悟不断提高,也为他指引了一条全新的道路。经过深思熟虑,王臣宾决心走向革命阵营,他辞掉工作,回到福州办报,以笔揭露旧社会腐败官场。他在《轰报》上刊发文章,公开揭露了一家由国民党中统所经营公司的黑幕,以及官僚张翰仪的贪污劣迹。此举在福州轰动一时,最终迫使张翰仪辞职,但王臣宾也因此被捕入狱,身陷囹圄两个多月。
1947年7月,王臣宾加入中国民主同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他积极开展组织示威游行、罢工罢课、张贴红色宣传标语等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革命工作。10月,国民党宣布民盟为非法组织,民盟福建省委被迫转入地下。为躲避迫害,王臣宾一度潜往香港,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才回到福建。此时的王臣宾内心无比振奋,对社会主义充满美好憧憬,立志要干出一番事业。
与王臣宾的人生轨迹相似,闽侯才女陈莲亭同样出身贫苦。她饱尝旧社会对女性的束缚,在经历职场挫折,看清国民党的腐败后,福州的解放让她看到了新的希望,她毅然进入公安局,立志为人民服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因福建地处对台工作前线,组织选派二人假扮夫妻潜入台湾开展地下工作。1950年初,王臣宾和陈莲亭接受培训并制定周密计划,以经商为掩护筹备入台。王臣宾变卖家产筹备物资,陈莲亭留照寄言父母明志,同年2月,他们乘船出发,在抵白犬岛后积极调查敌情、联络关系并传回重要情报。1950年3月25日,他们在前往东沙岛收集情报时,被国民党驻军察觉行踪。6月25日,他们同时被捕,并被押往台北。
在国民党“台湾省保安司令部”军法处魔窟里,王臣宾与陈莲亭经受了严刑审讯。从大陆派人赴台的历史档案与后来国民党披露的案情记载来看,国民党特务始终没有掌握王臣宾与陈莲亭赴台的具体任务和真实工作对象,他们与组织上的联络路线也没有遭到破坏。经过长达一年九个月的刑讯逼供,国民党特务一无所获,决定将他们杀害。1952年3月3日,王臣宾与陈莲亭在台北马场町英勇就义,王臣宾年仅28岁,陈莲亭年仅26岁。
已故民盟中央副主席吴修平曾回忆,福建解放后,民盟福建省委员会曾参与派遣盟员赴台工作,知悉他们在台湾被国民党杀害,广大盟员都十分悲痛。
王臣宾是民主党派人士,陈莲亭是刚参加革命工作的热血青年,他们是新中国成立后由组织上派遣赴台的一对“特别夫妻”。他们在地下工作中保持着纯洁的革命友谊,在最绚烂的青春岁月为党和人民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他们是人民的英雄!他们是祖国的好儿女!他们的英勇事迹,我们应当永远铭记!
(注:上述内容参考《血沃宝岛——中共台湾英烈》一书。)
3
特殊的交集:和吴石有联系的
其他民盟盟员
林亨元
林亨元,福建福州人,民盟盟员、中共党员,法学教授,1930年毕业于上海法学院政治系。曾任中央日报社资料室代主任、时事新报馆经理。
林亨元曾任中央日报社资料室代主任、时事新报馆经理。1942年,他在重庆与沈钧儒、沙千里等人合办平正法律事务所。林亨元在1944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46年随律师事务所迁往上海,同年,经中国共产党情报人员周力行介绍,他在上海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从事律师职业的同时,他也秘密从事着地下工作。
1948年9月的一天,上海中共地下情报联络负责人吴克坚交给林亨元一项特殊任务:以同乡之名,去联络正在国民党海军月刊社工作的中共地下党员郭寿生。当时,自1927年的大革命后,郭寿生已与中共中央失联21年。见面后,林亨元用亲切的福州话对郭寿生说:“周恩来请你归队。”闻听此言,郭寿生顿时泪湿双眼。郭寿生归队后,党给他的任务是通过他在海军中的关系,除提供军事情报外,还去做国民党海军第二舰队司令林遵的策反工作,争取第二舰队起义,这是他深入虎穴冒着生命危险进行的,为党和人民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1949年,在吴石担任福州绥靖公署副司令不久,他的身边很快出现了一个名为谢筱迺的中共地下党员。那么,这个从1940年起就在周恩来直接领导下从事隐蔽工作的中共地下党员,是怎样和吴石这样的国民党将领“接上头”的呢?两者之间的“中介人”就是曾经担任过民盟中央常委、组织部长的林亨元。
2015年,吴石生前好友吴仲禧之子吴敢群(1946年在上海加入民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回忆说:林亨元通过父亲吴仲禧,把谢筱迺安排到吴石身边。之后,吴石将蒋介石在京、沪、杭等地的作战部署,台湾及东南沿海的兵力部署,以及国民党军队在福建的兵力部署等情报,源源不断地提供给中共中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林亨元先后担任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庭副庭长、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法制组副主任等职。1996年12月15日,林亨元逝世,享年88岁。
丁日初
此外,与吴石有交往的还有民盟盟员丁日初。丁日初是民盟福建省支部在筹建初期的重要骨干,曾担任支部组织干事会副主任。与此同时,他也是谢筱迺抵达福建后所组建的工作委员会中的关键成员。谢筱迺从吴石处获取的情报,正是通过中共地下党秘密设置在丁日初家中的电台,直接传送给中共中央的。中共选择将电台安置于丁日初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他的父亲当时担任国民党福建省参议会议长,这一身份为电台的安全运作提供了有利掩护。
来源:宣传部综合
编辑:林嘉豪
责编:兰康强
审核:卢秀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