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从黄巾起义开始,到三国归晋结束,整整九十六年的历史,英雄辈出,人才济济,许多耀眼的将星和英雄人物在这段历史中崭露头角,留下了辉煌的功绩,成为永载史册的传奇。《三国演义》通过小说艺术的形式生动再现了这段历史,书中塑造了1255个有名的历史人物,堪称四大名著中人物最多的一部。然而,除了这些著名人物,还有一些历史人物因为各种原因在《三国演义》中未曾登场,成为了不为人知的存在。
首先提到的是戏志才。说到曹操手下的五大谋士,大家最先想到的肯定是荀彧、荀攸、贾诩、程昱和郭嘉,但很少有人听说过戏志才。戏志才与荀彧、郭嘉等人同为颍川人,在荀彧的推荐下,加入了曹操的麾下,曹操对他十分看重。虽然《三国演义》未曾提及戏志才,且《三国志》中的记载也不多,但从他去世后,荀彧又推荐郭嘉继任的事来看,戏志才的能力显然不逊色于郭嘉等人。
接下来是陈到。提到三国中的“五虎将”,大家都会想到赵云、关羽、张飞、黄忠和马超,但很少有人知道陈到。陈到在“衣带诏”事件发生之前,就已经投奔了刘备,可以算得上是刘备阵营的元老之一,且与赵云齐名。陈到以忠诚、勇敢和擅长练兵著称,曾长期担任刘备亲军“白旄兵”的统帅。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陈到负责镇守蜀汉的东大门——永安,防守东吴的方向。这样的英雄人物,虽然在《三国演义》中未曾露面,但从赵云的故事中,我们还是能看到一些关于陈到的影子。
再来说说阎行。阎行是韩遂的女婿,和马超同为西凉的英雄豪杰,两人曾经交手过,阎行一度以短矛刺伤了马超,险些致命。有关这一段的记载出现在《魏略》中,虽然描述模糊,但可以看出阎行的武力或许还在马超之上。后来,曹操平定了马超之乱,阎行带领部众投降,并被封为列侯,寿终正寝。然而,这位猛将并未在《三国演义》中登场。
胡昭是另一位鲜为人知的历史人物。他与大家熟知的诸葛亮同名,同样也有“孔明”这个字,但这两位孔明却有很大的区别。胡昭是三国时期的隐士,擅长书法,与钟繇齐名。袁绍曾听闻胡昭的才名,设法邀请他出仕,但胡昭婉拒了;曹操占据冀州后同样以礼相请,胡昭依旧拒绝了。胡昭一生不仕,终老山野。尽管如此,从零星的文字记载来看,胡昭的才华完全可以与诸葛亮媲美。
最后是卫温。卫温是孙权麾下的将领,曾在孙权称帝后的第二年,奉命出海寻找夷州。在几个月的航海后,卫温的船队成功抵达夷州,并与当地的高山族展开了激烈的战斗,最终大获全胜。然而,卫温并没有采取过于激烈的手段,而是选择与高山族建立友好关系,互赠礼物,消除了误会。他还安排东吴的士兵在夷州驻扎了一年,教导高山族先进的生产技术和铸造技术,极大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从此,夷洲与大陆之间的经济和文化交流有了更深一步的进展。但令人遗憾的是,卫温在《三国演义》中并未出现过。
除了上述几位英雄人物,历史上还有不少杰出人物并未在《三国演义》中登场,他们的事迹和成就或许并未得到应有的关注。如果你知道更多未被提及的英雄人物,欢迎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