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网上看到这样一个采访,一个日本专家认为,1945年日本在二战中投降,其实不是因为美国原子弹,而是苏联打算去日本本土作战,这对日本来说是无法容忍的。所以,如果苏联不出兵,日本不会在中国投降。显然,日本并不承认自己投降是中国和同盟国一起战斗的结果,而是单方面的害怕某一个国家。
从1945年开始算起,到现在已经80年了,但日本的所作所为呢?不承认侵华历史,否认南京大屠杀等,甚至日本政客多次有挑衅中国言论,包括新任首相高市早苗的言论。那么问题来了,日本为什么就不怕中国呢?对此,俄罗斯专家说,日本对俄罗斯都是外交扯皮从不敢动真格,但对中国不一样,就是因为他们认为中国软弱可欺。
这个弹丸岛国,从古代起就没断过对外扩张的念头。
早在唐朝,日本就敢趁着朝鲜半岛内乱,派数万水军攻打新罗,结果被唐军在白江口一顿胖揍,战船被烧得片甲不留。到了明朝,日本浪人和武士组成的倭寇,在我国东南沿海骚扰了近两百年。他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小到渔村大到县城,只要能抢的绝不放过。
真正让日本侵略野心膨胀到顶点的,是近代的明治维新。通过全盘西化,日本快速实现了工业化和军事化,国力突然飙升让它彻底飘了。1894年,日本主动挑起甲午战争,把腐朽的清朝海军按在海里打,不仅割走了台湾,还拿到了巨额赔款。
接下来的几十年里,日本的侵略步伐越走越疯。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短短四个多月就占领了中国东北;1937年全面侵华战争爆发,大半个中国陷入战火。南京大屠杀中,30多万手无寸铁的平民惨遭屠戮;731部队的细菌实验,把中国人当成活体标本;敌后战场的“三光政策”,让无数村庄变成废墟。
但是在日本的侵略史里,从来没有“认错”的传统。古代输给唐朝,它只觉得是技术不如人;近代打赢清朝,它觉得是制度更优越;二战战败,它也不认为是输给了中国,反而把投降归因于美国的原子弹和苏联的出兵。这种缺乏反思的历史观,让日本始终没把侵略中国当成耻辱,反而觉得是“运气不好”。
这种骨子里的侵略基因,加上从不反思的历史态度,为后来持续挑衅中国埋下了伏笔。
俄罗斯专家的判断一针见血:日本对俄罗斯只敢耍嘴皮子,对中国却频频动真格。
俄罗斯这个战斗民族对付日本的逻辑简单粗暴:不服就打,犯错就罚,从不讲情面。
二战末期,苏联红军以摧枯拉朽之势横扫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短短十几天就歼灭了号称“皇军之花”的百万大军。更让日本刻骨铭心的是,苏联直接占领了北方四岛,至今都没还给日本。
每年日本政客都会去跟俄罗斯谈北方四岛问题,俄罗斯的回应永远是:领土问题没有谈判,只有战争。
普京甚至公开说过,俄罗斯的领土虽大,但没有一寸是多余的,想要就来抢。
日本渔船只要越界捕捞,俄罗斯海岸警卫队说扣就扣,绝不留情;日本政客敢在北方四岛问题上大放厥词,俄罗斯立马就派战略轰炸机绕着日本列岛飞一圈,用实际行动打脸。
再看中国,对待日本的态度一直充满了仁慈和善意。
二战结束后,中国放弃了战争赔款,要知道当时日本给中国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就高达6000多亿美元,放弃赔款是多大的让步。
对于留在中国的日本战俘,中国没有像其他国家那样严惩,反而给予了人道主义待遇,最后全部遣返。
改革开放后,中国主动推动中日邦交正常化,邀请日本企业来华投资,帮助日本经济快速复苏。可以说,中国对日本的宽容和善意,在世界历史上都是罕见的。
但中国的仁慈,在日本眼里却变成了“软弱可欺”。日本是个典型的“恃强凌弱”民族,在它的认知里,只有绝对的实力和强硬的态度才能让它信服。
也正是中国人民的善良,最终导致了日本的双重标准:对俄罗斯毕恭毕敬,不敢越雷池半步;对中国则得寸进尺,挑衅不断。
如果说历史上的侵略是过去时,那日本现在的所作所为,就是在明目张胆地续写挑衅篇章。从篡改历史教科书到争夺钓鱼岛,从参拜靖国神社到干涉台湾问题,日本的每一步操作,都在挑战中国的底线。
2001年,日本文部科学省审定通过的新历史教科书,把南京大屠杀描述成“南京事件”,声称死亡人数“无法确认”,把慰安妇说成是“自愿参与的妇女”。
之后的十几年里,日本教科书越改越离谱,甚至删掉了大部分侵华战争的内容,把日本塑造成“二战受害者”。更让人愤怒的是,这种歪曲历史的教科书,在日本的使用率越来越高,很多日本年轻人根本不知道南京大屠杀,不知道日本曾经侵略过中国。
日本这么做的目的很明确:通过篡改历史,让年轻一代忘记侵略罪行,为军国主义复辟铺路。
而今年,高市早苗的挑衅已经突破了外交底线。她出身右翼家庭,从小就被灌输军国主义思想。她多次参拜靖国神社,公开否认慰安妇历史,声称南京大屠杀是“编造的谎言”。最过分的是,她在国会公然宣称“台湾有事”可能构成日本可行使集体自卫权的“存亡危机事态”,暗示要武力介入台海问题。
近年来,日本不断架空和平宪法,背弃“专守防卫”原则,大幅增加国防预算,发展进攻性武器。它还和美国、英国等国结成军事同盟,在亚太地区搞军事演习,围堵中国。
这一系列操作说明,日本的野心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否认历史。
中国的仁慈和善良,从来都不是软弱的表现,而是大国胸怀的体现。但仁慈有底线,善良有原则,一旦触及核心利益,中国的反击从来都不会缺席。
事实上,中国的仁慈是有前提的,那就是尊重历史、尊重主权。一旦日本突破这个底线,中国的反击从来都很坚决。
日本之所以敢持续挑衅,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低估了中国的实力。
如今的中国,早已不是100多年前那个任人宰割的国家。中国的GDP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军事实力跻身世界前列,航母、隐形战机、洲际导弹等现代化武器装备应有尽有。
中国的海军舰艇总吨位已经超过日本,空军的先进战机数量也遥遥领先。更重要的是,中国有14亿人口,有强大的民族凝聚力,这是任何国家都无法比拟的。
现在的中国,有决心、有能力捍卫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历史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中国人民从来不惹事,但也绝不怕事。任何挑战中国底线的行为,都将遭到迎头痛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