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清朝后妃的等级制度,排在第一等级的是皇后,也就是皇帝的正妻;第二等级则是皇贵妃,通常后宫中只有一位皇贵妃,她的地位相当于皇后的副手。在清朝历史上,曾有一些皇贵妃以皇贵妃的身份实际掌管六宫事务,行使皇后职责。那么,在大清历史上,谁是第一位摄六宫之事的皇贵妃呢?答案是孝懿皇后佟佳氏,今天要为大家讲述她的故事。
孝懿皇后佟佳氏的生年史料中没有明确记载,但可以知道她的父亲是佟国维,他是康熙年间的领侍卫内大臣,也是当时一位重要的大员。而佟佳氏本人出身显赫,康熙时期,她在满清八大家中地位最高,甚至有“佟半朝”的称号。可以说,佟佳氏与康熙皇帝的关系非常亲近,事实上,她还是康熙的表妹。
康熙初年,佟佳氏进入后宫。由于当时康熙的后宫制度还不完善,妃子并没有正式的封号,因此佟佳氏很可能一开始只是庶妃。不过,由于她显赫的家世和出众的容貌,她很快就改变了这种状况。
康熙十六年(1677年),康熙的原配皇后孝诚皇后去世,康熙立了钮钴禄氏(即孝昭皇后)为新皇后。在这一天,康熙还册封了一位贵妃和七位嫔妃,而这个唯一的贵妃便是佟佳氏。佟佳氏从庶妃直接晋封为贵妃,且当时后宫并没有设立“皇贵妃”这一职务,她在后宫的地位仅次于皇后。这也足以证明,佟佳氏无论是家世、容貌、品德还是个人修养,都是出类拔萃的。
那么,为什么佟佳氏的生年没有在史料上记载呢?这不可能只是史官们的疏忽。其实,湘妹子认为,佟佳氏可能是从小就被接入宫中待年。清朝初期,有不少后宫妃子是在“宫中待年”后才正式册封的,比如慧妃、荣妃、平妃等。所谓“宫中待年”,指的是在女孩的童年时期被接入宫中抚养,等到合适的年龄后才会册封为妃。这是清朝初期的一种常见现象。
孝昭皇后在上位不久后,于康熙十七年去世,之后后宫事务完全由佟佳氏管理。佟佳氏不负重托,将后宫管理得井井有条,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后宫的实际掌权者。与此同时,庶妃乌雅氏(德妃,也就是后来的孝恭仁皇后)生下了皇四子胤禛(即后来的雍正帝)。由于乌雅氏地位较低,她没有抚养皇子的权力,因此康熙将胤禛交给佟佳氏抚养。没有自己的亲生儿子的佟佳氏,把胤禛视若己出,细心照料,从小给予了他母亲般的爱护。
康熙二十年(1681年),康熙再次进行后宫晋封,然而佟佳氏并没有被封为皇后,而是晋升为皇贵妃。这个决定令佟佳氏非常失望,但后来她得知,康熙之所以没有将她封为皇后,是因为康熙担心自己有“克妻”之嫌。康熙的前两任皇后都去世得很早,因此他不希望自己再失去第三位皇后。
尽管如此,佟佳氏还是希望自己能够进一步晋升。两年后,她终于迎来了自己的孩子——皇八女。不幸的是,这位皇八女未能长命,仅仅活了不到一个月便夭折了。这对佟佳氏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佟佳氏在病危时终于被立为皇后,但她只当了不到一天的皇后,便因病去世,实在令人惋惜。对于她去世的原因,官方史料一直没有明确提到,不过康熙朝的一位传教士张诚在他的日记中提到,佟佳氏是因流产而去世的。
这些历史记载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深受康熙宠爱且在后宫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女性,她的一生虽然短暂,但却充满了传奇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