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19年,关羽在镇守荆州期间发动了著名的襄樊之战。他首先成功包围了襄樊,令曹仁这位名将苦苦支撑。随后,关羽利用水淹七军的战术,大获全胜,俘虏了曹操的将领于禁,斩杀了庞德,还摧毁了曹军的援军。此时,襄樊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形势岌岌可危。然而,就在这一关键时刻,孙权派遣吕蒙偷偷袭击荆州,并且,负责守卫荆州的糜芳和傅士仁也选择了投降。这一系列突发事件,最终导致了关羽的惨败,丧命于敌手。 到了公元220年,关羽在曹操和孙权的夹击下,无法应对如此强大的压力,最终失去了生命。众所周知,荆州的失守给刘备集团带来了极大的损失,导致蜀汉由盛转衰。那么,问题来了,刘备占领益州之后,为什么没有派遣将领前往协助关羽稳固荆州呢?
一 具体来说,公元208年,刘备联合孙权在赤壁之战中击败了曹操,取得了重要的胜利。第二年,刘备借助孙权的支持,占领了南郡,接着又攻占了荆州南部的四个郡,稳固了自己的根基。然而,单单拥有荆州并不足以恢复汉室大业。根据诸葛亮在《隆中对》中的战略建议,刘备必须进一步西征巴蜀,才能为建立大业打下基础。 公元211年,刘备应刘璋的邀请,率军进入西川。公元212年,刘备与刘璋关系破裂,正式爆发了益州之战。到了公元214年,刘备成功征服益州,诸葛亮、张飞、赵云等人也从荆州赶来帮助他平定益州。但即便在占领益州之后,刘备并没有派遣任何大将或谋士去支援荆州,这背后有着深刻的原因。 当时,刘备虽然拥有张飞、赵云、魏延、马超、黄忠等一众名将,以及诸葛亮、法正等谋士,但他在益州仍然缺乏足够的根基。他需要投入大量精力来稳固和安抚当地的局势。此外,在益州之战中,刘备也失去了庞统等重要人物,这使得他更加不敢轻易分派人手前往荆州。 二 公元215年,刘备刚刚夺取益州,曹操却亲自出征张鲁,最终张鲁将汉中献给了曹操。众所周知,汉中是益州的咽喉之地,如果失去汉中,刘备将时刻面临曹操的威胁。 更为关键的是,在取得汉中之后,曹操还派遣了夏侯渊、张郃等人频繁骚扰益州。此时,刘备在益州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局面。因此,公元217年,刘备在益州站稳脚跟后,立即发动了汉中之战。在此战中,刘备决定留下诸葛亮等人留守成都,而将大多数文臣武将派往前线。在笔者看来,诸葛亮长期驻守荆州,实际上非常适合协助关羽。但是,由于益州战事紧张,刘备无法将诸葛亮派往荆州。 公元219年,法正的计谋帮助黄忠斩杀了夏侯渊。虽然曹操亲自赶赴汉中,但几个月后他还是选择撤退,这标志着刘备在汉中之战中获得了全面的胜利。战后,刘备继续派遣刘封和孟达攻占东三郡,进一步扩展了自己的领土。因此,很明显,刘备当时正忙于扩张和巩固领土,实在无暇顾及荆州。三 另外,刘备没有派遣将领去辅佐关羽的原因,或许也与关羽本人的性格有关。在三国时期,关羽早早成名,难免有些心高气傲。如果益州稳定后,刘备派遣一位大将前去协助关羽,关羽可能会误解为刘备对他的不信任。比如,公元219年,刘备晋升为汉中王后,关羽就对黄忠晋升为后将军表示不满。这种情况也许意味着,除了张飞、赵云等少数将领外,其他武将即便前往荆州,也很难获得关羽的重视。 更进一步来说,在吕蒙偷袭荆州时,糜芳和傅士仁选择投降,也与关羽对下属的轻视有关。根据《三国志》中的记载,关羽对士大夫向来不以礼待之,而张飞则更尊重他们。最终,关羽的性格导致了他的命运,张飞被士卒刺杀,而关羽也死于士大夫之手。 综上所述,随着庞统、法正等谋士相继去世,刘备缺乏足够的人才可用。至于关羽兵败被杀,这个结果显然是难以预见的。毕竟,关羽本身有足够的能力守住荆州,如果不是孙权背叛孙刘联盟,和曹操勾结,事情的结局可能会截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