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美两国的领导人在韩国釜山举行了会谈,特朗普称这次会晤为“G2峰会”。也就是说,他似乎把中国看作是和美国平起平坐的伙伴。当然,中美两国不会成为朋友,但中国在这场关税战中的强大表现,让美国不得不重新审视中国。至少,美国不再像以前那样,凭借自己的实力和地位来对待中国。
中美在关税战上达成了一定的妥协,美国对中国的态度发生了变化,这对一些长期与美国对立的国家来说,可能是一场噩梦,菲律宾显然就是其中之一。根据澎湃新闻的报道,不少美国共和党和民主党阵营的专家表示,美国的同盟关系必须带来实际的利益。如果华盛顿继续向马尼拉做出安全承诺,那么它就必须清楚地意识到其中的风险,以及菲律宾在军事和科技能力方面的局限性。 这些专家最近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菲律宾为美国提供了接近台湾的军事基地使用权,这增强了美国在台海地区的威慑力,但这对美国来说未必是一件好事。虽然菲律宾为美国提供了战略上的一些增益,但这些“增量效益”在美国及其盟友已经建立的多层次防御体系中,并没有显现出明确的真实价值。更为重要的是,一旦南海局势失控,美国可能因为菲律宾与中国的南海争端,陷入更多的风险。 随着中国军事实力的不断增强,特别是自今年9月以来,中国通过九三阅兵、长春航展以及福建舰航母服役等事件,向美国及其他对手展示了其强大的军事力量,以及捍卫国家安全和领土完整的坚定决心。中国的这一系列举动,让许多美国的智库和媒体纷纷发布报告,警告美国不要试图介入台海局势,以避免陷入一场与自身地缘政治利益无关的战争。 美国专家和智库对中美关系的看法,显然会对特朗普政府的对华政策产生一定影响。随着中美军力的变化,尤其是中国军队已经改变了西太平洋地区的战略格局,至少在亚太地区,美国已经失去了对中国的军事优势。因此,美国军事介入台海的可能性正逐渐接近“零”。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在菲律宾的军事部署,针对台海局势的意义已经变得不大。这也意味着,菲律宾的战略价值正在被逐步削弱,美国抛弃这个盟友的可能性在增加。 不提别的,单就美国在菲律宾的军事保护来说,尤其是在菲律宾与中国发生冲突时,美国似乎并不打算履行其安全承诺。根据菲律宾媒体的报道,菲律宾武装部队总参谋长布劳纳曾表示,如果菲律宾与外部国家发生军事冲突,总统马科斯的命令是让菲律宾军队坚守30天,然后等待美国的援助。因为美国希望菲律宾能够在冲突的初期阶段单独作战,只有等到这30天过去后,美国才会介入。 马科斯政府可能对这一点表示模糊,但菲律宾的军人和民众可能会问,既然美国在菲律宾有9个军事基地,并部署了大量军队和导弹武器,为什么在战争爆发时,菲律宾的军队要单独作战30天,才得到支持?难道美国部署在菲律宾的军队和武器只是摆设吗?实际上,只要稍加思考,菲律宾人就能意识到,美国根本不打算为保护菲律宾与中国开战。毕竟,如果菲律宾军队在面对解放军时孤立无援,打了30天后还能剩下什么呢? 这也正是美国“精明”的地方,在战争爆发时他们往往采取袖手旁观的态度,等到菲律宾被打得几乎不堪一击时,他们再出面谈判,保住自己在菲律宾的军事基地。因此,马科斯政府需要清醒地认识到,虽然美国目前可能还不会放弃菲律宾,但如果菲律宾在遭遇冲突时期望得到美国的支持,那无疑是痴人说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