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的一个晴朗日子,时任解放军总参谋部副总长的李达上将,准备前往成都军区进行视察。提到李达上将,他与成都军区有着深厚的渊源。成都军区的前身是西南军区,而西南军区的建设正是由刘邓领导的二野机关和贺龙同志率领的18兵团机关所组成。李达上将曾是二野的参谋长,后来西南军区成立时,他担任了副司令员兼参谋长一职。事实上,在军区刚刚成立时,李达还曾亲自主持过一段时间的日常工作。所以,李达不仅是这片土地上的“老首长”,更是这支部队的创始人之一。 然而,李达上将几年前因一些原因离开了岗位,但他复职后,工作节奏几乎超出了常人的想象。为了确保部队的训练和战备水平,他几乎将所有的精力投入其中,每天的任务排得满满当当,生活也非常辛苦。这次回到成都军区视察时,军区的领导班子意识到,这不仅是一次展示军区建设成果的好机会,更是一次好好接待这位“老前辈”的时刻,毕竟李达对军区的贡献是无可置疑的。 然而,事情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大家都知道,李达从革命战争年代起,对部队作风建设就有着严格要求。每次下部队视察,他都会严格要求部队按照标准接待,从不允许任何形式的特殊待遇。如果有任何单位试图搞特殊化,他会毫不客气地进行批评。因此,如何接待李达,成了一个让人头疼的问题。最终,大家的目光集中到了副司令员韦杰身上。韦杰是二野出身,也是李达的旧部下。抗战时期,韦杰曾在太行担任五分区司令员,李达经常亲自到他所在的五分区检查工作,两人之间有着深厚的战友情谊。大家希望,凭借韦杰与李达的这层关系,能够在不违反李达原则的前提下,尽量提高接待的标准。 然而,韦杰心里明白,李达的作风一贯严苛,他根本不敢越雷池一步。虽然大家推举他负责这次接待,但韦杰内心依然充满了担忧,因为他深刻记得,过去每次与李达接触时,李达从不允许做任何形式的“特殊待遇”。他知道,自己虽然有心办好这件事,但李达大概不会容忍任何超标的行为。 几天后,总参办公室下发了李达视察的具体安排,特别强调住宿和餐饮必须严格按照标准执行,任何超出规定的接待一律不允许。面对这样的要求,韦杰感到接待压力巨大,但又不得不按照军区领导的要求,尽量保持合理的接待标准。经过一番深思熟虑,韦杰终于想到了一个办法——在每顿饭上加一道菜。其实,这个办法并不陌生,革命战争年代,二野在检查部队时,规定每顿餐食最多可以加一道炒鸡蛋。因此,这次视察时,他打算延续这一规定,只不过将“炒鸡蛋”换成一道川菜。这样既能稍微提升接待的档次,又不会显得太过奢侈。
虽然韦杰心里有些不安,但仍然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巧妙”地应对李达的严格要求。毕竟,如果李达提出异议,他还可以用“历史依据”来解释,毕竟以前就是这样做的。但他也清楚,根据李达的性格,这样做很可能会被视为不合规,自己也许会因此挨批。但他只能硬着头皮准备面对可能的后果。 李达到达成都军区后的第一顿饭,餐桌上除了四菜一汤外,还额外多了一道菜。李达立刻注意到了这个变化,他放下筷子,脸上露出不悦的表情,严肃地说道:“这是怎么回事?明明规定了不得搞特殊化,怎么会多了一个菜?”韦杰听到这话,立刻感到一阵冷汗涔涔,慌忙解释道:“这只是加了一道川菜,绝无其他意思。”李达显然并不接受这个解释,他皱起眉头,放下筷子,语气严厉地说道:“这样做不行,这是破坏了规矩。” 李达的批评让韦杰更加紧张,他知道自己必须赶紧想出一个合理的解释。于是,他想到了二野时期的旧规,赶紧说道:“过去我们二野下部队检查时,最多可以加一个炒鸡蛋。现在李达您是二野的老首长,我想着延续这一规定,这样接待也不会显得太寒酸。”他继续解释道:“主要是觉得四菜一汤有些简单,怕您吃得不习惯。” 李达听后冷静地回应:“二野确实有这个规定,但当时部队条件艰苦,大家吃得非常简陋,加个炒鸡蛋也算是补充营养。现在标准已经提高,四菜一汤不但有肉而且配有蔬菜,已经是相当不错的了,完全不需要再加菜。况且,现在是和平年代,不能拿打仗时期的事当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