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过一段时间,中日关系间那道深藏的暗沟,就会冒出刺鼻的气味。
2025年7月日本新版历史教材公然声称“七七事变是中国挑起的战端”,引发国内一片哗然。
更令人发指的是,教材中根本未提南京大屠杀、慰安妇问题,甚至对于臭名昭著的731部队只字不提。
这是一次又一次的遮羞布修补,却越来越显出那段历史的血腥裂缝。
关于731部队,日本到底在掩盖什么?又为何至今不肯低头认罪?
1938年6月30日哈尔滨平房,一整个村镇被铲平。
日军将60公里范围划为军事禁区,百姓被刺刀围驱赶,暗中布置的正是人类历史上最阴森的实验地狱,731部队基地。
这支日本“关东军防疫给水部”,实际却专门实施各类人体实验、生化武器测试、极寒酷刑,是医学的堕落,是文明的反面。
更骇人的是,他们称受试者为“马路大”。这不是名字,而是骇人听闻的代号,原意为“原木”,活人生生被当作试验材料。
731部队的受害者约七成是中国人,其余大多为苏联、朝鲜籍人士。
他们被染上鼠疫、霍乱、伤寒,用来“研究致死率”。
被送进毒气室,用芥子气、光气灌满肺腑。解剖台上,被活活开膛破肚,不打麻药,只为追求“真实的器官损伤数据”。
石井四郎这支部队的幕后主脑,将这种恶劣到极致的实践经验冠上“医学研究”的名义,供奉给天皇陛下。
日本天皇裕仁,不仅知情,而且干预指挥、亲自批文。
这些细节,不是想象。是存档的手稿、口供、证言堆砌而成的铁证。
裕仁的亲弟弟、亲戚都曾作为特别“顾问”抵达平房基地,审阅报告、安排经费。最关键的命令文件,“大陆命”抬头,意味着由天皇本人亲批,拥有最高军事优先级。
掩盖的动因由此不难理解了。承认731部队的罪行,等于把裕仁天皇推上审判席。
对于今天的日本来说,那不仅是制度崩塌的问题,而是国家认同的大崩溃。
731部队在中国大地投下过灾难性的阴影。
比如1941年湖南常德细菌战,日军借武装冲突为由,大规模投入鼠疫、霍乱等病菌。已有案可查的死亡为7463人,这仅是具名统计,更不必说无辜乡民染病后无人医、无人知的真实惨况。
而这些行动也非军事失控或个人行为。从实验成果转化到武器实际部署,731部队的每一步扩展,都获得天皇系统性的纵容和支持。
到了1945年,日本败局已定。这群恶魔没有等待正义降临,而是率先动手销毁证据。
基地被彻底夷平,受害人全数灭口,活体尸体焚化,文档焚毁。少数高级成员带着实验数据逃回本土,闭口不谈任何“过往经历”。
他们以为能逃过清算,于是迎来了真正令人愤怒的一幕。
美国出场了,不是以审判者的姿态,而是谈判桌上的“交易员”。
据解密资料,美国以情报交换的名义,与石井四郎等高层达成协议。
实验数据统统交出来,资料研究权归美军,换取起诉豁免权。
这一出“正义向利益让步”的荒谬剧,已被多国史学界公开驳斥。更耐人寻味的,是美国对天皇“尤加利树一样”的纵容。
明知裕仁是战犯催化剂,却继续保其皇位,任其在战后高呼“珍爱生命”,甚至开展生物学讲座全球巡回演讲,仿佛他从未命令过那场残忍的屠杀实验。
日本为何百般否认731部队,还用“历史否定论”来装点教材,其根本逻辑昭然若揭。倘若承认罪行,就必须交代背后的责任。
而一旦责任再往上追,不仅是对现行政治权力结构的否定,更动摇了“天皇不可质疑”的传统地基。
不承认731,就是不愿面对自己真正的国家原罪。
如今的日本,对731依然采取以下三步策略。
第一,淡化认知。教材中逐年“删除731字眼”,在官方场合闭口不谈,哪怕民间有勇士揭露,也被污名或边缘化。
第二,抹去痕迹。731部队遗址被拆除多处,博物馆挤兑资金,证物收藏稀碎,无视历史的代价是集体健忘。
第三,转移焦点。以“中日友好”“不再揭历史伤疤”为名,规避道德正义的追问。这种温吞的遗忘,才是最大的第二次伤害。
有人说那已经是过去的事。但一个国家敢向历史低头,才能收获真正的和平与信任。反过来,如果连罪都不认,伤又怎么能抚平?
无数奋战牺牲的冤魂,至今仍压在历史尘封角落。作为后代的我们,每一次追问不是为了煽动仇恨,而是为了避免重蹈覆辙。
对731部队的否认,不是“结束战争创伤”,而是维护一种集体谎言的继续。当真相无法在课本里站立,历史就将以另一种方式报复。
今日的中国,早已不需向谁乞讨公平。
但我们之所以依然追问,是希望对岸那个民族,也能直视历史的獠牙。
哪怕是迟到的忏悔,也比冷漠的否认来得勇敢。
新的教科书中不写731没关系,我们会记着,我们的后代也会记着。
那不是为了仇恨活着,而是为了一个值得被尊重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