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史开讲 在您阅读本文之前,麻烦点击关注,这样以后可以方便您继续阅读和讨论,感谢您的支持! 本文将首先讲述黄巢起义如何对唐朝造成重大打击,接着讲解朱温如何叛变并窃取了黄巢起义的最终成果。 黄巢起义的成就 唐朝进入晚期时,朝政腐败严重,各地藩镇逐渐崛起,百姓的生活困苦不堪。加之连年灾荒,百姓们普遍食不果腹。与此同时,朝廷的财政状况也相当糟糕,每年亏损约300万贯。终于在公元874年,黄巢和王仙芝联合领导了农民起义,也就是著名的黄巢起义,这场起义成为了唐朝灭亡的前奏。
黄巢原本只是一个盐贩,他有一定的文化基础,识字且能骑射。唐朝末年,食盐买卖被朝廷官员垄断,盐价被人为抬高,导致百姓无法承受,许多人为了生计纷纷投身非法贩盐的行列,并与政府发生了多次冲突。 起义的爆发与黄巢的崛起 公元878年2月,王仙芝的部队在湖北黄梅被唐军击败,王仙芝本人也被杀。仅有尚让带领一部分起义军突破包围,逃到了亳州,投靠了黄巢。黄巢此时成为了起义军的总指挥,他自封为冲天大将军,并成立了自己的农民政权。黄巢的军队迅速横扫淮河南北,接着乘势南下,占领了虚州、吉州、饶州、信州和福州,队伍扩展到数十万人。 攻占广州和长安 到了公元879年,起义军势如破竹,攻占了广州,掌握了战场的主动权。次年,黄巢亲自率军攻占洛阳,并在同年12月仅用了几天的时间便逼近了长安。到了公元881年1月,唐僖宗弃城逃走,黄巢攻占了长安,宣布自立为帝,国号大齐,年号金统。 当时一切形势似乎都在向黄巢倾斜,但他过于沉迷于眼前的胜利,错失了彻底覆灭唐朝的机会。最终,黄巢的大齐帝国未能长久,因大齐大将朱温叛变,导致黄巢起义的失败。 朱温的叛变 朱温(公元852~912年),唐朝宋州砀山(今安徽砀山)人。出生贫寒,但他后来加入了黄巢的起义军,随着黄巢南征北战,屡立战功,最终成为黄巢麾下的重要将领。 在公元882年1月,黄巢封朱温为同州防御使。不久,朱温遭遇了许多困境,屡次在战场上被唐将王重荣击败。在谋士谢瞳的劝说下,朱温决定投降唐朝,并被任命为金吾卫大将军,兼任河中行营副招讨使,并赐名全忠。次年,他被任命为宣武军节度使,继续扩展自己的势力。 朱温的崛起与背叛 在此后几年,朱温与李克用联合,共同镇压了黄巢起义的残余力量。凭借汴州(今河南开封)优越的地理位置,朱温逐渐蚕食了中原及河北地区的藩镇,最终成为了天下最强大的军事力量。公元901年,他被封为梁王。 很快,朱温展开大规模的屠杀,斩杀了许多宦官,结束了长达七十多年的宦官之祸。公元904年,朱温以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方式,逼迫唐昭宗迁都洛阳,并很快将其毒死,扶持昭宗的儿子继位。然而,朱温并不满足于此,最终自立为帝,改名晃,建立了后梁,年号天复。 后来的暴虐统治 朱温虽然在军事上取得了巨大的胜利,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变得越来越猜疑、多疑,并开始残暴统治。晚年,他性情暴躁,杀戮成性,同时还霸占了自己的儿媳,致使朝廷内外气氛紧张,人人自危。最后,在公元912年,朱温的儿子郢王朱友珪发动政变,杀死了父亲,自己登基为帝。 结尾感谢您耐心阅读到这里!如果您喜欢本文,别忘了点赞支持哦![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