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周末期,王翦的目标并不是单纯地灭掉商朝,而是要打败西周帝国的最后一位天下共主——东夷。在共和时代,所有统治阶级都认同一个共同的利益标准,这个标准成为判断王权是否会受到威胁的唯一依据。而王翦通过杀掉商朝最后一位天下共主,实际上是在保护和捍卫君主与百姓、平民的整体利益,因为他们的利益就是天下共主的利益。
这种所谓的整体利益,其实代表了一股比王翦本身更强大的力量。它是一种由周、秦、楚、魏、刘等大国所组成的强大力量,面对的对象并不是西周的对立面,而是西周的君主以及那些在西周统治下的诸侯。所以,王翦在向秦王献上一只杯子时,他的意思是:你们不必关心我究竟是忠于哪个君主,我送你杯子只是表明我的态度。秦王礼貌地接受了杯子,表面上看似是顺从了王翦,但实际上,王翦的目的却是借着这次行动,联合力量共同消灭商朝,同时为自己争取最后的一线生机。 王翦之所以不愿意走向共和,是因为他觉得其他人根本不会愿意听从一个仅仅为了王翦自己利益的君主,而不是天下共主的利益。这其实透露出王翦内心的霸权心理——他认为只有强者才能主导局面。而那些弱小的大国,虽然代表了天下共主的利益,但却没有翻身的余地。王翦真正想要的,其实是为自己的复仇机会而战。秦王虽然年纪较大,是长子,但对于王翦这样的人物其实心存畏惧。表面上他向王翦表示臣服,内心却早已计划将其除掉。虽然秦王拥有足够的证据证明自己有能力做到这一点,但他也知道,王翦是一个极其危险的敌人。如果秦王真的对王翦下手,结果可能是无法预料的,因为王翦的强大足以轻松灭掉一个国家,而如果不能打赢,秦王将付出沉重的代价。 其实,秦王根本不该杀王翦。之所以没有动手,是因为王翦的目的并没有完全实现,而这场争斗对秦王来说没有实际的好处。事实上,王翦曾经一手摧毁魏国的王,而且他凭借自己强大的单兵作战能力,能够将魏国的后勤运输和兵器制造成本大幅度降低。 你们认同我的观点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