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仪的一生堪称传奇,他曾三次登上帝位,三次退位,最终成了阶下囚,直到被特赦才开始过上正常的生活。溥仪不仅是清朝政治斗争的产物,也成了这场斗争的最终牺牲者与受益者。光绪帝没有子嗣,为了延续清朝的统治,慈禧太后找来了三岁的溥仪,让他继承了皇位。 光绪帝去世的第二天,慈禧太后也紧随其后去世。年仅三岁的溥仪突然继承了整个清朝的皇位。幸得摄政王的辅佐,溥仪才稳坐皇帝宝座。然而,不久后,辛亥革命爆发,溥仪被迫退位。虽然如此,民国政府对这位前清皇帝非常宽厚,不仅保留了他的皇帝尊号,还每月给予清廷补助,保障他日常的生活。
在这段时间里,溥仪依旧住在紫禁城,许多宫女、太监以及清朝的遗老遗少依旧侍奉在他身边。由于年幼,溥仪对外面的世界并不了解,生活的最大乐趣就是封官。只要能让溥仪开心,他就给对方封一个官职。有传闻称,有人送给溥仪一个灯泡,溥仪看到后非常高兴,于是封了他一个“灯官”之职。 然而,这样的好日子并没有持续多久。冯玉祥率军攻入北京,溥仪带着家人和所有财物逃到了天津。冯玉祥还废除了清朝的优待政策,溥仪失去了经济来源,无法再负担宫女、太监的俸禄,许多人被他辞退。溥仪只得带着少数仆人来到天津的日本租界,寻求日本的庇护。 从那时起,溥仪开始了他颠沛流离的生活。他与日本人达成协议,成为伪满洲国的皇帝。然而,尽管在日本的扶持下成为皇帝,溥仪实际上不过是一个傀儡,完全没有自由。在抗日战争结束后,溥仪逃亡,最终被苏联士兵抓获。由于溥仪的特殊身份,他被关押在战俘营,作为日本人的指认对象,直到解放战争胜利后才被移交回国。 被押回国内后,溥仪被关进劳改所,接受劳动改造,直到1959年才获得特赦。之后,溥仪去了一个亲戚家暂时居住。一次散步时,溥仪偶然遇到了曾经服侍过他的一个老太监。当老太监看到溥仪后,激动得跑上前去,跪下高喊“皇上好”。这一下子让溥仪十分震惊,自从1945年伪满洲国灭亡以来,已经15年没有人再这样称呼他了。溥仪感动得热泪盈眶,赶紧将那位老太监扶起来,严肃地对他说:“现在是什么时代了,怎么还用这种称呼?我已经不是皇帝了,我只是一个普通公民了。从今以后见我时,不能再这样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