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初,澳大利亚士兵乔治被派往新几内亚岛执行侦察任务,结果不幸被岛上的土著居民发现。尽管乔治不断解释自己并非敌人,但已经被日军洗脑的土著完全不相信他,不仅对他进行了殴打,还将他五花大绑交给了日本军官。日军军官对这些土著的行为感到非常满意,便给予他们一些食物作为奖励。日军通过这种卑劣的方式,拉拢了土著的信任。
在日军的严刑拷打下,乔治始终没有透露任何情报,坚决宁死不屈。最终,乔治被判处死刑。在执行之前,日军为了炫耀自己的战绩,拍下了乔治临刑前的照片。这张照片后来被刊登在报纸上,并传回了澳大利亚。看到自己的同胞被如此残忍杀害,澳大利亚人民愤怒不已。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澳大利亚当时是英国的殖民地,随着法西斯的崛起,澳大利亚宣战,并派遣军队前往欧洲协助英军作战。随着太平洋战争的爆发,澳大利亚军队与英军一同驻守新加坡。然而,日军的猛攻让新加坡仅坚持了两周便沦陷,13万英军和16000名澳大利亚士兵被迫投降。由于澳军在战争中的激烈抵抗,日军攻占新加坡后对澳大利亚士兵进行了惨无人道的屠杀。
与此同时,日军还发动了针对澳大利亚达尔文港口的空袭。港口内驻有15000名盟军士兵,以及澳大利亚最先进的造船设备。由于当时澳大利亚并未预料到日本会将战火蔓延至本土,防空系统几乎为空白。这场袭击几乎没有遭遇任何反抗,结果导致大量平民和士兵丧命,达尔文港变成废墟。澳大利亚人将这一事件称为“澳大利亚的珍珠港”。
日军对澳大利亚军民的暴行并未停止,甚至愈加严重。1942年,日军进攻安汶岛,经过激烈战斗,岛上的荷兰和澳大利亚守军最终投降。但日军并没有放过投降的俘虏,1300多名战俘惨遭屠杀,最终只有不到五分之一的人幸存,而所有澳大利亚士兵都被杀害,这一事件被称为“拉哈大屠杀”,并成为澳大利亚人民永远不能忘却的历史。
为了报仇,澳大利亚军队决定采取复仇行动,并展开了一场血腥的战斗,结果震惊了日本,至今仍令其心惊胆战。
随着日军在中途岛战役中的惨败,盟军开始反击,并进入了战略大反攻阶段。1943年,美澳联军发动了新几内亚战役,目标是彻底击败日军。日军为了抵抗美澳联军,投入了20多万兵力。带着满腔仇恨的澳大利亚军队决心与日军一决死战,但美军并不希望与日军进行消耗战,他们希望以最小的伤亡快速结束战争。在新几内亚,日军修建了大量防御工事,这使得进攻变得十分困难。为了缩短战斗时间,美澳联军决定采取“蛙跳战术”,将日军与外界的所有联系切断,让他们孤立无援。
在这种情况下,困在新几内亚的20万日军无法获得任何补给,最终饿死在岛上。美澳联军不再继续攻打日军,但澳大利亚军队认为单纯让敌人饿死太便宜,于是采取了更加恐怖的手段,实施了四种极端的措施,让人毛骨悚然。
首先,澳军坚决拒绝接受日军的投降。在一次战役中,日军超过1000人被困,当他们弹药耗尽时,澳大利亚军队发动猛烈攻击,机枪扫射不断,将日军杀伤。最后,一名日军军官试图举白旗投降,但他并没有得到任何宽恕,反而遭到其他日军战士的枪杀,澳大利亚军队明言,投降不可能有活路,只有死路一条。
其次,澳大利亚军队在日军弹药充足时并不主动攻击,而是采取围困策略,切断日军的补给线。在极度饥饿的情况下,日军不得不开始食用战友的尸体。最终,日军第18司令部不得不发布公告,禁止士兵食用同袍的尸体。
第三,由于新几内亚岛潮湿炎热的气候,许多日军士兵被澳军的火力压制在地洞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皮肤生病腐烂,最终活活死去。据统计,约有一千多名日军士兵死于皮肤病。
第四,随着战斗接近尾声,澳大利亚军队并未放过投降的日军战俘,而是将他们迫使做苦力,不服从者直接处决。战后,许多日军战俘在澳大利亚军队的控制下死于劳改,最后返回日本的只有约5000人。
这场战役结束后,约有10万名日军因饥饿死去,剩余的10万则大多被杀害。
二战结束后,澳大利亚人并没有停止对日本的报复,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首先,澳大利亚曾要求处决日本天皇,但由于美国的阻止,最终未能实现。其次,澳大利亚对日本战犯的处决非常严格,他们处决了140名乙级和丙级战犯,是同盟国中最多的。对于甲级战犯,澳大利亚提出了超过100人的名单,这一数字在各国中最高。
战后,凡是落在澳军手中的日本军官几乎全被杀害,澳大利亚从未向日本道过歉。为了铭记这段历史,澳大利亚还建立了战争纪念馆,馆内展示了许多珍贵的战争照片。值得注意的是,纪念馆里有一台投影仪,将日本国旗投射在馆门口,游客每次进馆都得踩在国旗上。这一设计至今未被撤下。
最为引人注目的是,战后,澳大利亚军队曾派兵驻扎在日本,甚至在一些公园和影院张贴“日本人与狗不得入内”的标语。这种侮辱性行为让日本人无法忍受,最终他们将问题上告给美国,要求赶走澳大利亚驻军。美国出于自身利益,最终将澳大利亚军队撤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