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中国的开国上将中,杨成武上将的经历显得有些遗憾。虽然他担任过大军区司令员、第一副总参谋长等重要职务,甚至还代理过总参谋长,但始终未能正式成为总参谋长。到底是为什么呢?许世友早在当时就看到了其中的原因。
杨成武是福建长汀县人,1929年,他年仅15岁便加入了闽西红军,次年红四军改编时,他成为了一名战士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后来,他在红军中晋升,最终担任红一师师长。改编为八路军后,杨成武继续升职,曾担任过115师独立团团长等多个重要职务。凭借着这些资历和军功,杨成武最终成为了开国上将,这足以说明他在军事上取得了非常高的成就。
然而,总参谋长一职一直是中枢要职。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这个职务通常由开国元帅或大将担任。因此,杨成武当时只是担任了副总参谋长。杨成武在副总参谋长的位置上干了十多年,终于在1965年迎来了转正的机会。
1965年年底,罗瑞卿大将被免去了总参谋长职务,叶帅亲自向毛主席推荐杨成武接任。叶帅之所以这么做,有充足的理由。首先,杨成武在副总参谋长岗位上多年,熟悉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次,他的工作能力众所周知,体现在多个方面,尤其是1958年炮击金门时,他作为常务副总参谋长,做出了巨大贡献,为这次行动的胜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965年初,越南的胡志明访华并请求援助,毛主席在看到胡志明列出的需求后,迅速把具体工作交给了罗瑞卿和杨成武来处理。杨成武在副总参谋长期间,处理了很多重要工作,大家都看得出来,他的表现非常出色。
在叶帅的推荐下,杨成武接任总参谋长似乎已经没有问题了。然而,竟然有人对杨成武的资历和能力提出了质疑,建议让他暂时代理总参谋长,并先观察一段时间。经过讨论,最终决定由杨成武暂时担任总参谋长。
不过,杨成武并不愿意仅仅作为代总参谋长,他希望叶帅能够兼任总参谋长,并亲自给叶帅递交了报告。叶帅看过报告后,主动找杨成武谈话,并在交谈中鼓励他。经过叶帅的劝说和安慰,杨成武决定接受这个临时的职务。
然而,许世友却对杨成武的新任命表示担忧。许世友认为,杨成武没有正式成为总参谋长,说明他自身的条件还不够完善。而且,杨成武办事非常直接,这种直率性格很可能会得罪一些人。许世友曾在秘书面前说道:“代总长早晚要出事。”许多人认为许世友是个粗鲁的军人,然而他其实非常有眼光和智慧。从他曾经在大别山暂时避风头的事情可以看出,他的思维非常缜密。
果然,许世友的担忧变成了现实。杨成武在担任代总参谋长初期,陪同毛主席视察各地,显得风光无限。然而,他上任不到三年,就因为一场诬陷被免职,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与之相对,许世友在大别山事件后,却逐渐得到重视,事业迎来了新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