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苏联经济崩盘有多恐怖?卢布贬值近百倍,百姓穷到只能吃土豆!
创始人
2025-10-29 05:31:45
0

曾经能够与美国抗衡的超级大国苏联,最终却分裂成了15个小国。俄罗斯竭尽全力,才勉强保持住了自己的基本面子。那么,苏联的经济崩盘真的是一夜之间发生的吗?

体制改革

苏联是一个联邦共和国,包含了多个小国家。这些小国的存在,是苏联成为世界两大阵营之一的重要基础。刚开始,这些小国本以为跟随大哥苏联就能享受富贵,但这种好日子并没有持续太久。

苏联成立初期,进行了一系列经济体制的改革。当时,全球的中央银行大多由资本家控制,货币的发行权掌握在他们手中,国家和政府也受到资本家的左右。在这种背景下,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本家有着绝对的话语权。

然而,苏联选择了一条不同的道路,它成为了第一个将中央银行国有化的国家。这样,苏联的中央银行便由政府掌控。尽管当时的苏维埃政府还很年轻,缺乏足够的实力与欧洲资本主义国家抗衡,但它依然坚决推行这一政策。正当政府为了掌控央行而感到焦头烂额时,曾经从沙俄冬宫掠夺大量黄金的叛军,突然向苏联投诚。当时国际上依旧实行金本位制度,黄金的大量输入使得苏维埃政府成功掌控了央行的主动权。这也为共产主义在苏联生根发芽提供了基础。

战后的快速修复

二战爆发后,苏联的经济遭受了严重破坏。尽管苏联在军工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并且二战后作为战胜国的身份让其在世界舞台上更加突出,但战后的胜利对苏联来说也是一种惨痛的胜利。在与纳粹德国的激烈对抗中,苏联损失了大量年轻生命,而这些年轻人是国家经济的重要劳动力。因此,斯大林开始思考一个问题:在劳动力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创造更多的经济产出?

为了应对这个问题,斯大林决定引进大量先进设备来代替人工,并且投入巨资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正是这些举措,使得苏联的经济得以在二战后迅速恢复,战前战后的生活水平几乎没有太大差距。同时,苏联也在战后收获了不少,不仅国际地位显著提升,还成为了全球两大强国之一。

然而,在苏联经济恢复后,政府将发展的重心全力投入重工业,而忽视了轻工业的成长,并且在农业上推行“大农业”政策。这些决策为苏联后来的经济崩盘埋下了隐患。

卢布贬值近百倍

到1980年,苏联经济已经出现了下滑迹象。到了1986年,经济几乎崩溃,高层开始试图进行经济转型,但为时已晚。外部对大宗商品价格的打压也让苏联的经济失去了回旋余地。在短短两年内,苏联的GDP下降了25%。

到1990年,苏联经济全面恶化,形势就像失控的飞机,快速下坠。那时,苏联的通货膨胀率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外债也飙升,职工的生活水平急剧下降。人们甚至开始用卢布当柴火烧,商店门口常常排起长龙,1000卢布连一个面包都买不到。为了生存,很多苏联人只能依赖存储量最多的土豆来维持生活。

到了1991年底,苏联最终没能承受住压力,分崩离析。俄罗斯成为了唯一的继承国,接管了苏联的海外资产、存款、外交机构等。然而,俄罗斯也必须承担苏联未偿还的高额外债。

跻身世界大国行列

二战后,苏联的突然崛起和最终的崩塌令人感叹。可以说,短短几十年,苏联的经济就像过山车一样起伏不定。那么,苏联究竟是如何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烂的呢?

一战和二战期间,美国通过大量的对外援助和武器出口,赚得盆满钵满。特别是在二战后,世界霸权从英国移交到了美国手中。美国经济迅速复苏,成为西方资本主义阵营的领头羊。

而苏联,在经历二战后,也成功地确立了共产主义国家的地位,国际地位显著提升。通过对德国的掠夺,苏联虽然劳动力不足,但凭借财富弥补了这一缺口,经济很快恢复了。

战后后遗症

苏联经济的快速复苏让人民看到了希望,大家仍然崇拜着共产党,这成为了苏联的民族信仰。然而,苏联当局却逐渐疏远了这种信仰。在战胜德国后,苏联开始注重发展军工产业,把重工业置于经济发展的核心地位。尽管重视军工发展有其必要性,尤其是在冷战时期,军事力量是国家安全的保证,但苏联的问题在于过度依赖军工产业,而忽视了轻工业和民生产业。

轻工业、服务业等民生相关的产业本应得到更多的关注,因为它们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生活。但苏联当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因此忽视了民生产业的重要性。

农业大锅饭

在农业方面,苏联实行计划经济,并推行大锅饭政策。为了更好地监督百姓,农业成了军工产业的主要“输血源”。一开始,这种计划经济在苏联广阔的土地上确实取得了一定成功,但随着时间推移,问题也暴露出来。

军工产业的消耗巨大,而农业所创造的财富已无法满足军工的需求。尽管苏联领导层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但由于种种原因,他们并未做出有效改变,反而加剧了对农民的压榨,导致农民的生活水平逐渐恶化。与此同时,国内通胀日益严重,但农民的工资却长期未能提高,激励机制严重不足,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下降。

石油大国

苏联经济的崩溃十分惨烈,卢布贬值近百倍,百姓贫困到只能吃土豆。然而,苏联的地大物博为其带来了另一种机会,那就是丰富的石油资源。

尽管民生产业疲弱,但苏联凭借其丰富的石油资源,在世界上逐渐崭露头角。到20世纪70年代,苏联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出口国,仅次于沙特阿拉伯。最初,苏联的石油主要出口到东欧国家,进行物物交换。然而,随着局势的变化,苏联的主要客户转向了西欧国家。

虽然当时正处于冷战期间,美苏两大阵营在政治和军事上对峙,但苏联依然决定向西欧出口石油。其背后有着明显的政治考量,苏联希望通过石油来加强西欧对其的依赖,从而为冷战中的胜利创造有利条件。但更重要的是,苏联国内长期存在的生产效率低下和技术滞后,使得它不得不通过石油交换外汇,进而进口先进设备和生活必需品。

经济回暖

在石油出口的推动下,苏联经济短期内得到了好转。商店外的长龙不再出现,人民的生活水平有所缓解。尤其是1973年,西欧爆发石油危机,国际油价暴涨,而中东石油停止供应,苏联抓住机会,加大了对西欧的石油出口,出口量每年以80%的速度增长。

然而,苏联的石油开采技术仍然落后,产量有限,因此不得不削减对东欧国家的供应,集中满足西欧的需求。

内忧外患

尽管经济有所回暖,但美国并没有放松警惕。在石油危机后,美国联合盟国大力打压大宗交易价格,导致苏联的石油出口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与此同时,苏联内部的阶级斗争也加剧了国家的动荡。斯大林晚期,个人崇拜盛行,官僚腐败、派系斗争愈发严重,这些问题一直未得到有效解决。

即便戈尔巴乔夫上台后,试图通过改革来扭转局面,但苏联的经济崩盘已经难以逆转,解体已成必然。最终,苏联的解体为新中国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也

相关内容

前三季度,河南经济主要表现...
【大河财立方 记者 吴海舒 陈诗昂 文图】10月28日,河南省奋战...
2025-10-29 02:09:15
新华网涨0.26%,成交额...
来源:新浪证券-红岸工作室 10月28日,新华网涨0.26%,成交...
2025-10-29 02:07:36
股市必读:ST华通(002...
截至2025年10月28日收盘,ST华通(002602)报收于17...
2025-10-29 02:06:00
微软:获OpenAI27%...
【10月28日微软与OpenAI敲定新协议,获27%股权】10月2...
2025-10-29 02:06:00
原创 ...
谁都没想到,铁矿这场看似技术又枯燥的生意,居然能演一出全球资源博弈...
2025-10-29 02:04:23
试图颠覆半导体产业链的高中...
财联社10月29日讯(编辑 史正丞)周二的最新消息显示,在半导体产...
2025-10-29 02:02:52
原创 ...
最近,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吸引了大量欧美游客来中国,而中国的美食...
2025-10-29 02:01:43
原创 ...
乌克兰总统弗拉基米尔·泽连斯基表示,只有欧洲提供财政支持,才能与俄...
2025-10-29 02:01:15
GTC泽汇:黄金白银承压 ...
本周一美盘时段,黄金与白银价格显著走低,双双跌至近三周低点。市场普...
2025-10-29 02:00:57

热门资讯

原创 旷... 18世纪时,大清帝国仍然停留在农业社会,而西方国家已经进入了工业革命的浪潮。不同的发展道路让中国的封...
原创 中... 当我们学习外国历史时,往往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在讲述欧洲历史时,人们通常使用“国家”和“帝国”这样...
两岸同胞九嶷山共祭人文始祖舜帝 中新网湖南宁远10月28日电 (记者 胡默达)乙巳(2025)年重阳节来临之际,200余名海峡两岸同...
原创 为... 吕蒙背叛关羽和刘备背叛刘璋在历史中的评价差距,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首先,关于行为动机...
原创 关... 三国演义中的关羽与黄忠在长沙城下的单挑,堪称一场经典的对决。表面上看,这场激烈的战斗以双方大战一百回...
原创 清... 我们翻阅历史,只为了呈现出一段不一样的历史故事。 众所周知,中国古代对鼎有着非常崇高的敬仰。东汉时期...
原创 诸... 自古以来,君王与谋臣之间总是相互制衡的关系。诸葛亮的智慧几乎被视为超凡脱俗,然而即便如此,他依然没能...
原创 宋... 深度揭秘:从基层秘书到军事大家,宋清渭如何在名将熏陶下成就非凡人生? 在波澜壮阔的军事历史中,许多普...
全能型外卖车!大圣01ultr... 继远征阿拉善完成高难度极限实测、成功参与“全民越野计划第20届英雄会”极限赛事后,中国电动外卖车领导...
原创 朱... 前言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朝代之一,其开国皇帝朱元璋是一个令人敬佩的英雄人物。朱元璋从贫苦的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