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光,字子孟,是西汉时期著名将领霍去病的同父异母弟弟,出生在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他在西汉中期担任重要职务,历经三朝,为国家的复兴作出了巨大贡献,最终被列为汉未央宫前殿麒麟阁十一位功臣之首。
霍光自幼聪明机敏,年纪轻轻就展现出领导才能。十几岁时,他已经能够号召同龄人,带领村里的孩子们玩耍、指挥游戏。一天,霍光正和伙伴们在村口嬉戏,忽然看到一队士兵来到家门前。他赶紧回家一看,原来是一位将军来访。通过父亲的介绍,霍光第一次与同父异母的哥哥霍去病相见。霍光向霍去病表示,希望像哥哥一样为国家建功立业,拜将封侯。霍去病欣然答应,并表示,打完这一仗之后会带他回京城侍奉皇上。霍去病出征匈奴时大获全胜,回朝后如约将霍光带到了京城,汉武帝在未央宫大宴群臣时,霍光有机会拜见汉武帝。当时年仅十四五岁的霍光,皮肤白皙,眉清目朗,气宇轩昂,令汉武帝十分欣赏。汉武帝立即封霍光为侍卫郎官,安排他留在宫中侍奉自己。
霍光在宫中勤奋工作,不断升迁,获得了诸曹侍中的加衔。霍去病去世后,霍光被任命为奉车都尉和光禄大夫,汉武帝外出时,他总是随侍车驾。霍光在出入宫禁时始终小心谨慎,二十多年没有出过任何差错,因此深得汉武帝的宠爱与信任。公元前87年春,汉武帝在临终时召见霍光等五位重臣,准备托孤。霍光带着泪水问汉武帝谁将继位,汉武帝艰难地回答,表示将让幼子刘弗陵继位,并通过诏书任命霍光为大师马大将军,并安排其他四位重臣辅佐太子。汉昭帝刘弗陵登基时仅八岁,国家的政事完全由霍光掌控。
霍光为人沉稳细心,做事考虑周到,进出宫禁时始终遵循礼仪,站立、行走、进退都有分寸。霍光处理政务时不徇私情,凡是符合政策的官员,都能破格提拔和奖励。虽然他赢得了朝野的一致好评,却也得罪了一些人,树敌不少。霍光的亲家上官桀与汉昭帝的姐姐长公主等人试图谋取私利,却被霍光一一拒绝。于是,他们联合策划,通过汉昭帝除掉霍光。他们编造了许多关于霍光图谋不轨的虚假指控,趁霍光外出休息时,向汉昭帝上奏章。机智的汉昭帝识破了他们的阴谋,严厉地训斥了他们。自此,上官桀等人不敢再公开诋毁霍光,但暗地里仍然没有放弃。他们密谋计划在一次宴会上暗杀霍光,并废掉汉昭帝,扶燕王登基。更有上官桀进一步的阴谋,打算借机杀掉燕王自己登上皇位。
然而,阴谋最终败露。霍光早有准备,派兵包围了长公主府,将一众策划者捉拿并处决。长公主见事已败,选择自尽。燕王得知消息后,无法逃脱,被迫自杀。霍光平息了这场政变,他的威信在朝廷内外大大提高。即使汉昭帝成年后,依然继续依赖霍光处理朝政,直至霍光去世。
汉昭帝在位时,国家安定,四邻安抚,汉族力量逐渐恢复。然而,天不遂人愿,汉昭帝早逝,且未留下继承人。霍光面临着继承问题的抉择。虽然汉武帝曾有六子,但只有广陵王刘胥还活着,然而由于其品行不端,早已被取消继承资格。许多大臣建议让刘胥继位,但霍光最终决定放弃刘胥,选择汉武帝的孙子刘贺继位。然而,刘贺的品行极差,霍光最终决定废除刘贺。经过深思熟虑,霍光与大臣们共同商议,决定迎接刘武帝的曾孙、时年18岁的刘询继位,这位新皇帝便是后来的汉宣帝。
在霍光的辅佐下,汉宣帝励精图治,国家逐渐复兴,西汉迎来了历史上著名的“昭宣中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