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起、韩信、卫青、苏定方、岳飞和常遇春,这六位军事将领在中国历史上都留下了浓厚的一笔,他们的战功和智慧堪称传奇。今天,就让我们以更生动、易懂的方式,回顾这些英雄的辉煌事迹。
在战国的纷乱岁月里,白起的名字最为耀眼。他出身农家,凭借卓越才能,成为秦国的开国功臣。他征战四十余年,无往不胜,从未尝过败绩。伊阙之战,他以声东击西之计,全歼韩魏联军24万;鄢郢之战,他深入楚国腹地,攻破都城;华阳之战,他斩首赵魏联军13万;陉城之战,他攻下五座城池,再斩5万敌军。而在长平之战,白起更是创下震古烁今的奇迹——俘获赵国40万主力军,仅留下240名未成年士兵,其余全部坑杀。白起擅长谋略,每场战役都精心布阵,例如在伊阙之战中,他先以少量兵力牵制韩军,再集中精锐击败魏军,随后反击韩军,一举全歼敌军。毛泽东曾赞誉他:“论打歼灭战,千载无人出其右。”
如果说白起是歼灭战的宗师,那么韩信就是谋略的化身。短短四年的楚汉战争中,他参与六场关键战役,每一次都出奇制胜。攻魏之战,他巧妙诱敌,俘虏魏王豹;灭代之战,他力压代国,斩夏说;背水之战,他以2.5万兵力切断赵军退路,再以骑兵分割包围,彻底击败赵国20万大军;潍水之战,他挑拨龙且军心,大破20万敌军;垓下之战,他作为先锋,助刘邦击败项羽。韩信善用计谋和心理战,曾在背水之战中焚烧辎重,令赵军误以为汉军陷绝境,从而掉以轻心。毛泽东评价他:“青年人打倒老年人,学问少的人打倒学问多的人”,充分体现了韩信的智慧与非凡胆略。
汉武帝统一天下过程中,卫青功不可没。他从骑奴成长为大将军,多次击败匈奴,为汉朝巩固边疆。龙城之战,他斩匈奴数百人;河南之战,他活捉数千人,缴获牲畜数百万;高阙奇袭战,他率3万骑兵突袭匈奴右贤王,俘获男女1.5万余人;漠南之战,他斩杀千余匈奴首级;漠北之战,击杀匈奴19000余人。史书记载,卫青七次出击,斩获首虏五万余级。他行军稳健、步步为营,每次胜利都为汉朝赢得更大声威。
唐朝名将苏定方也是军事奇才。他从窦建德部将起家,最终成为唐开国功臣,征战足迹遍及东西北三面。首战东突厥,他率200精骑突袭可汗牙帐,斩百余人;救援新罗,他与程名振率军1万余人,击败高句丽、百济、靺鞨联军;讨伐西突厥,他率500骑大败数万敌军,一年后再度出征,斩敌数万、俘酋200余人,彻底灭亡西突厥;叶水之战,他以1万步兵、3千骑兵平定叛乱;征伐高句丽,他在浿江大破敌军,一直打到平壤城下。苏定方勇谋兼备,毛泽东曾赞誉他“名将亦大将”,可见其非凡实力。
宋金战争中,岳飞的忠勇尤为突出。他北伐数次,重创金军,文武双全。汜水关之战,他射杀金将,击败来犯金军;常州之战,他四战四捷,生擒女真万户少主;牛头山之战,他率骑兵300、步兵2000,大破金军,斩杀三千;洪州之战,他平定江淮游寇,俘获两万人、马匹两千;两湖剿寇之战,他以八千大败三万敌军,俘降两万余人;收复襄阳六郡,他只用两个月便完成;收复洞庭,他整编壮丁五六万,安置百姓十万余人。岳飞忠勇兼备,虽因朝廷议和政策未能充分发挥战功,但他的精神激励后人。毛泽东评价:“岳飞被杀,家喻户晓,流芳百世。”
明初,常遇春是朱元璋麾下的猛将。他出生贫寒,但凭武艺与勇气,建立赫赫战功。采石矶之战,他勇猛冲阵,协助朱元璋攻占太平;池州之战,他与徐达大破陈友谅,斩首万余人;应天之战,他与冯国胜击败陈友谅主力;鄱阳湖之战,他火攻陈友谅,使敌阵混乱,陈友谅被杀;北伐元大都,他全歼留守元军,缴获马匹三万、牛五万头。常遇春英勇善战,毛泽东评价他“仅次于徐达”,显示了他在明初战争中的重要地位。
从白起到常遇春,这些将领用智慧和勇气书写了一个个辉煌篇章:有的创造了歼灭战奇迹,有的运筹帷幄、谋略过人,有的征战四方、威震敌胆,有的忠勇可嘉、英勇善战。他们共同构成了中国历史上不可磨灭的军事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