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对战国七雄存在一个误会,认为战国时期只有七个诸侯国。当然实际上,战国时期除了七雄之外,还存在一些小诸侯国,比如宋国、中山国、代国。甚至宋国还一度单挑周围大国。所以说,战国七雄,理论上应该是当时诸侯国里面,实力较大的七个。
但是问题来了:战国七雄里面,燕似乎很少对外战争,而韩地盘很小。为什么韩和燕也能入选?
其实个人觉得,这种看法是一种误判。
1、韩
先说韩。
首先不可否认,相对来说,韩比较弱小:论地盘,韩不能和其他六国相比,甚至燕都比韩大一大块。论历史,韩也是七雄里面最早覆灭的一个。甚至如果不是韩派人忽悠秦修建郑国渠,消耗了秦大量的经济实力(搞基建肯定得花钱的),可能不用等到秦王政当家,韩就提前被秦吞并了。
事实上,秦灭亡后,项羽恢复各大诸侯国,也单独排除了韩,理由是韩太小了,不值得被恢复。为此,韩旧贵族张良十分痛恨项羽。
因此综合以上说法,这韩似乎不足以成为七雄之一。
但其实,韩和宋、中山这些小国还是不同的。因为韩实力不弱。
首先,韩之所以地盘小,是因为韩处于四战之地,并且战略纵深小,周边都是大国。先天不足也导致韩无法对外扩张,只能维持原状。
但是,在整个战国时期,韩一直坚持到秦王政时代:为什么周边大国没有吞并韩?
这是因为韩虽然国土小,但是自保能力不弱。韩在战国时代,掌握强悍的弩箭制造技术,所以被叫做“劲韩”:也就是说,在不足以对外扩张的情况下,韩的远程武器——弩箭,足以给入侵之敌造成巨大打击。所以周边大国考虑到战损等因素,倒也不敢对韩轻举妄动。不过,如果韩的弩箭制衡能力不足以制衡外敌,那就意味着平衡被打破,韩也只能坐等灭亡了——秦王政时代,秦的国力飞跃式增长(郑国渠加强秦的综合国力)。所以,韩的弩箭优势不足以维持秦韩对峙均衡,所以韩灭亡了。
所以说,弩箭的优势,让韩得以成为七雄。
2、燕
再说燕。
虽然燕在战国时期表现的不活跃,但是论版图,燕比韩大,论对外战争的成绩,燕也有两个拿得出手的例子。
第一个是燕大将秦开出击东胡。秦开出击东胡,从东胡手里夺取辽东大片土地。最古老的沈阳城就是这个背景下建立的。就现在,沈阳也有秦开的雕像,用来纪念秦开大将对辽东的开拓——当然,秦开没有他孙子出名。秦开的孙子就是秦舞阳——陪着荆轲刺杀秦始皇的那位。
第二是乐毅伐齐。齐国是当时的大国。甚至有个阶段齐能和秦相提并论。而乐毅曾在燕王的支持下对齐发动讨伐战争。在乐毅的进攻下,整个齐最终只剩下了两个城池,其余的都被燕兵占领。齐事实上亡国了。
所以这两大战绩,尤其是乐毅伐齐,足以支持燕能够和其他六国相提并论,成为战国七雄之一。
而相对来说,战国七雄其余的诸侯:不论是中山还是卫国、代国,既没有韩那样强悍的兵器制造优势,也没有乐毅伐齐那样的业绩,所以不能和战国七雄相提并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