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1美国站发生了一件令人意外的事,红牛车队的一名工作人员试图撕掉迈凯伦车队兰多·诺里斯所在团队在护墙上贴的胶带。由于这次胶带粘得很紧,这位红牛员工在赛道封闭信号发出后,又返回赛道再次撕胶带,结果被抓了个现行。虽然“撕胶带”本身不算违规,但赛道封闭后跑回赛道显然是违章行为,最终红牛因此被罚款5万欧元。尽管5万欧元对像红牛这样的车队来说不算什么,但这种行为无疑让人感到不太光彩。让我们来看看,车队们为了给自己争取竞争优势,常常会做出哪些小动作。
令人大跌眼镜的是,红牛车队的领队劳伦特·梅基斯对此事的回应非常淡定,甚至轻描淡写地表示:“这可能是个小误会,我们并非故意的。”作为车队的领导人,梅基斯本应在言辞上谨慎,尤其是当事关车队声誉的时候,他不应轻率发言,除非事先经过深思熟虑。不过,大家对梅基斯的回应并没有太大反应,这也许是因为在F1圈内,类似的“小动作”并不罕见,大家心照不宣,大家都知道这些操作背后的潜规则。车队们为了争取优势,总是想方设法做些小手脚,只不过这次不巧被抓住了。
虽然事件本身并没有闹得沸沸扬扬,但许多赛车媒体还是对此进行了广泛报道和分析。部分分析指出,这种行为实际上是非常不道德的“不正当竞争”,甚至有报道将此事件与1994年贝纳通车队的“加油枪作弊”事件做了对比。当年,贝纳通车队的约斯·维斯塔潘在霍根海姆站进站时,加油时发生了严重的火灾。如果当时火灾蔓延,今天的四届世界冠军可能根本不会存在。
FIA的调查结果显示,贝纳通的加油设备里缺少了规则中必须有的燃油过滤器,这样加油速度可以大大加快,但也因此造成了燃油溢出,进而引发了大火。贝纳通车队在面对FIA调查时,试图将责任推给一名低层员工,声称是他私自拆除过滤器,而这种行为得到了制造商的“默许”。然而,车队高层怎么可能不知道这种潜在的“危险操作”?当然,车队高层会声称不知情,因为这四个字是他们最常用的挡箭牌。
虽然红牛的“撕胶带”事件和贝纳通的“加油枪作弊”表面上看似没什么联系,但某些媒体认为,这两个事件其实有一个共同点:即车队为了争取微弱的优势,采取了不正当手段,最终不仅害了对手,也可能害了自己的车手。这也提醒我们,维斯塔潘曾经是贝纳通车队的成员,他不该再让红牛背上“阴险狡诈”的标签。
车队之间的竞争并非表面上看起来那样简单,他们之间有一种不成文的规则:虽然不敢公开违章阻挡对手,但在赛道上制造一些小障碍、干扰对手的节奏却屡见不鲜。即使只是多呆两三秒,也足以让对方的比赛计划被打乱。F1车队中集结了全球最聪明的脑袋,想出点花招简直太容易了,但前提是你得“厚脸皮”!
有消息人士透露,早年间某支车队曾计划利用电子干扰器影响对手车队的通讯系统。虽然最终这件事被曝光,但如果当时车手正在进站时遭遇通讯故障,后果绝不只是“玩笑”那么简单。还有一些车队会通过偷拍对手的赛车设计图,甚至向FIA举报对方违反规则,而自己却暗地里绕过一些规定,谋取额外的优势。
在F1赛道上,类似的“操作”无时无刻不在发生。无论是故意拖延维修时间,还是故意在车队通话中搞一些小把戏,这些行为虽然不一定会危及到赛车手的生命安全,但显然违背了体育竞技的精神。
那么,这种情况该如何制止呢?对于红牛的5万欧元罚款,实际上并没有太大意义。对像红牛这样的豪门车队来说,这点罚款就像九牛一毛。真正有意义的处罚应该是扣除车队的总冠军积分,或者罚款车手个人积分。这样才能真正产生影响。
另外,规则上也需要更加明确。比如,某些赛车在维修通道的快车道上停下来,故意打乱对手的比赛策略。有人建议可以设置维修通道最低限速,例如20公里/小时,防止车队故意停下来“堵路”。一旦维修通道的绿灯亮起,所有驶出的赛车必须保持在最低限速和最高限速之间,以确保赛道的流畅通行,避免发生混乱。
其实任何问题都有解决办法,关键是要在问题初现时及时采取措施。虽然竞争激烈,但F1车队中的“聪明人”始终不放过任何机会,哪怕是最微小的优势。而红牛这次的“撕胶带事件”不过是这场百年竞争中又一个小小的插曲,未来谁知道还会出现怎样的惊人事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