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开国三兄弟,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都是各具特色的人物。李建成温文尔雅,李世民沉稳老成,李元吉则气吞万里。可是,在这三人中,谁才是背后最精于算计的大忽悠呢?
我们先来看看两件看似复杂的事情。
杨文干事件
这件事的背景很简单。李建成的部下杨文干突然造反,趁着唐高祖李渊去仁智宫度假时起兵。李建成为了支持杨文干,特意派人送去铠甲,还约定一起起事。但是,派去送铠甲的人途中背叛,告密给李渊。最后,李世民出面平定了叛乱。为了表示感谢,李渊承诺回到长安后让李世民当太子。结果,李渊回到长安后,什么都没有改变,不仅没有给李世民太子的职位,连李建成也没有受到任何处罚。
李世民中毒事件
有一次,李建成在太子宫设宴,邀请李世民和李元吉共进晚餐。正当大家吃得开心时,李世民突然像喝了毒药一样,倒地吐血。大家都很惊慌,这是不是李建成在毒死李世民呢?然而,李世民最后被抢救过来了,李渊只是对他说了一句,“你以后搬到洛阳去吧。”李建成也没受到什么处罚,只是提醒他们晚上别再聚在一起吃夜宵了。
谁才是大忽悠?
这两件事表面上看,似乎是李建成与李世民之间的阴谋。可是,如果仔细分析,就能发现真正的“幕后黑手”可能是李元吉。
先说杨文干事件。李建成当时已经牢牢掌控了局势,而且得到了李渊的信任,李渊也不太可能换掉他。李世民虽然有可能通过此事除掉李建成,但从事件的漏洞来看,李渊并非容易忽悠的对象。而且,李世民性格上急功近利,如果他真策划了这场叛乱,完全可以早早出兵,甚至直接解决李建成。事实上,李世民并没有及时出兵,这种拖延,反而让李元吉有了可乘之机。
再看李世民中毒事件。我们可以排除李建成下毒的可能性。在自己太子宫里毒死李世民,不仅会引起李渊的愤怒,而且李世民的手下也绝不会坐视不管。李世民如果想自导自演一场“苦肉计”来博取同情,也未免太过冒险。很可能,这一切都与李元吉的计谋有关。
李元吉的野心
李元吉的心机和野心远不如李建成和李世民明显。论地位,他排在李建成之后;论军事功勋,他远不及李世民。但他的野心却丝毫不逊色。李元吉深知,若要取而代之,他必须冒险出奇招。所以,他设计了这些阴谋,先除掉李建成,再通过一系列的操作把李世民也置于死地。李元吉想利用李建成来削弱李世民,然后趁机占据皇位。
玄武门之变
可能大家都认为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中是必胜的,但其实并非如此。李世民之所以能够成功,更多是因为他得到了机会。李元吉和李建成曾密谋,计划等李世民去送行时,当场发动兵变,斩杀李世民,然后控制李渊。李元吉还准备好了兵力,以便一举解决问题。但李元吉低估了李世民的应变能力,李世民事先策反了玄武门的守将,提前做了埋伏,最终成功反败为胜。如果李元吉的计划得逞,历史的走向可能会大不相同。
结语
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三兄弟,个个心机深沉,背后各有算盘。李渊无疑是最累的那一个,他既要平衡三人的关系,又不敢彻底清除其中的任何一位。三兄弟的权谋斗争,最终导致了李世民的胜利,而李元吉的心机与手段,才是幕后最值得警惕的“忽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