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14年的北京,有一座古老的宅院。这里,一位身着华丽服饰的年轻女子静静地躺在床上,整个人如同被冰冻住一般,身体僵硬。她感到双腿传来一阵阵麻木和酸痛,就像是无数蚂蚁在她身上爬行,令人无法忍受。终于,她鼓起勇气微微动了动腿,而这个小小的动作却把正趴在她肚子上的男人惊醒了。男人还没等她反应过来,就愤怒地一脚把她踢下了床。
提到民国,许多人会想到军阀割据、民生困苦的混乱局面,但也有一些人怀念那个时代,称之为“十里洋场”,视其为乱世中的风花雪月。许多人幻想如果能重生在那个时代,会与军阀少帅们上演一段美丽的爱情故事。然而,这样的时代真的像人们想象中的那样浪漫与多情吗?那些军阀和他们的姨太太们的生活真如外界所描绘的那样,纸醉金迷、情深意切吗?如果深入了解一下民国军阀的日常生活,你会发现,现实远比想象中的复杂且残酷。 1901年的冬天,北京,慈禧太后正在睡梦中,突然,一声巨大的炮响把她惊醒了。当夜,曾经充满奢华腐化的权力中心,慈禧带着一个小男孩匆忙从紫禁城逃离。八国联军的军队进入了京城,场面如同恶魔降临,百姓被残酷屠杀,无法逃脱的民众成了刀下的鱼肉,整个城市弥漫着血腥和悲痛,几乎如同地狱。与此同时,47岁的张勋正在前往接应慈禧太后的途中,这一刻成为了他人生中的一个转折点,也是他晚年时常回忆的辉煌时刻。 那次接驾时,张勋寸步不离慈禧太后,态度恭敬、顺从,似乎胜过了侍奉自己的祖宗。正因为他如此忠诚,慈禧对他宠爱有加,先后任命他为四川建昌镇总兵、云南提督等重职。提督的地位相当于如今的省军区司令,掌握着军政大权,是实权派的高官。然而,慈禧对张勋的宠爱并未止步于此,虽然授予了他提督的职务,却还是不愿让他离开身边,特意命令他“仍留奉直带兵”,赐予黄马褂,并多次在颐和园观看戏剧时点名召他侍奉,甚至赐名“松寿”,显示了她极高的宠爱程度。张勋对此感激涕零,对慈禧的“君臣之情”终生铭记。正是这一段特殊的经历,让他始终怀念清朝复辟的美梦,即便到了生命的尽头,他依然坚守着作为清朝臣子的发辫,晚年自称“松寿老人”。 然而,张勋的早年并非一帆风顺。母亲魏氏早逝,1864年(同治三年),他被送入私塾求学。次年,他的父亲张衍任突然暴毙,年仅10岁的张勋不得不辍学回家。四年后,继母温氏去世,张勋几乎失去了所有亲人,孤身一人,生活艰难,甚至一度流浪街头乞讨。1866年寒冬,小张勋衣衫褴褛,冻得四肢发紫,蜷缩在墙角奄奄一息。路人看见他孤苦可怜,却因战乱贫困,无法施以援手,只能叹息世道艰辛。正当他快要死去时,临近村学政许振袆家的长工熊某路过,见他可怜,出于同情将他抱回家,恳请许家接纳他做牧童,从此张勋才有了依靠。 1869年(同治八年),张勋凭借聪明机灵,从牧童升为许家少爷的书童。光绪二年,许家迁居南昌,张勋随行。随着年岁增长,张勋受到许振袆的器重,成年后进入江西巡抚衙门,成为旗牌兵。几年后,他娶了比自己小十几岁的曹琴为妻。虽然后来纳妾众多,但张勋依然很重视曹琴,夫妻关系和谐,他处理家事时总是向她请示,足见他对原配的尊重。 1895年,张勋开始追随大军阀袁世凯。袁世凯慧眼识英雄,看中张勋的勇谋,提拔他为亲信。张勋的官运亨通,逐渐积累权力,甚至有机会为慈禧太后侍奉。慈禧对他愈加宠爱,频频授职,并赐予他“巴图隆阿巴图鲁”的勇号。张勋的风头越来越劲,逐渐成为了军阀中的风云人物。他开始放纵自己,纳妾成群,成为了臭名昭著的“老色鬼”。他的许多小妾并非自愿,而是通过强抢豪夺的卑劣手段得来的。以大姨太邵雯为例,她曾被弟弟卖给张勋,最终成为他的小妾之一。张勋的权势和淫乱的生活让许多人感到厌恶,但也无法改变这一现实。 对于那些被宠爱的小妾来说,生活并不如外界想象的那样荣华富贵。以四姨太王克琴为例,曾是张勋身边最受宠的女子,最终却落得凄惨的结局。王克琴出身于旗籍世家,家道中落后进入梨园学习京剧,凭借出色的嗓音和美丽的外貌在京城崭露头角,吸引了许多豪门贵族的目光。然而,张勋不择手段地将她囚禁在自己府中,尽管王克琴多次反抗,却始终无法逃脱张勋的掌控。张勋对待小妾们常常施暴,拳打脚踢,甚至睡觉时用她们的身体当枕头,稍有动静便会被他怒吼。1914年,王克琴因受不了张勋的暴虐,想方设法策划逃跑,最终她以卖身契换得自由,但也因此被迫重返戏台,生活愈加贫困。 张勋在人们眼中是“辫帅”,因为他从未剪去清朝规定的辫子。清朝遗老遗少,特别是那些仍留辫子的人,张勋给予他们极高的尊敬。1918年,张勋在复辟失败后,被段祺瑞击败,最终因军心涣散而无力自保。1923年,张勋在天津辞世,许多前清遗老纷纷送上挽联,表示哀悼。他对遗老们的尊敬,或许也为他赢得了这份哀荣。 —完— 作者 | 周扬 编辑 | 阿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