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英宗天顺三年(1459年),紫禁城迎来了一位年过八旬的特殊客人——含山大长公主。得知消息后,当时的大明皇帝明英宗朱祁镇立刻派妻子钱皇后到宫门迎接,并一再叮嘱不可失礼。这位公主身份独特,她是明太祖朱元璋唯一还在世的子女,论辈分是朱祁镇的曾祖父朱棣的同辈,因此也是朱祁镇的曾姑奶奶。令人惊叹的是,含山公主一生中见证了大明十六位皇帝中的八位,成为明朝历史上极为罕见的“历朝见证者”。
混血公主的身世
朱元璋共有四十二个子女,其中女儿十六人,含山公主是第十四女。由于既非长女也非老小,她在父亲心中并不算特别受宠。她的母亲韩妃来自高丽,是明朝从元朝北方俘获的高丽贡女之一,被纳入朱元璋后宫。含山公主因此拥有高丽血统,算得上是一位混血公主。
韩妃在生下含山公主之前,已为朱元璋生下朱植,足见她颇得宠爱。含山公主出生于洪武十三年(1380年),名字已无记载,“含山公主”为封号。早期,由于中朝关系复杂,母女俩曾一度不太受重视,但随着李成桂建立朝鲜王朝并向明朝示好,朱元璋对她们的态度逐渐改善。
八朝见证者
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十四岁的含山公主嫁给尹清,婚后育有两个儿子:尹玉和尹勋。然而,尹清大概在建文时期去世,含山公主自此守节长达六七十年。靖难之役后,朱棣对她态度冷淡,直到永乐三年才封她为长公主。
朱棣去世后,其子明仁宗朱高炽对含山公主颇为敬重,短短十个月在位期间给予她两次封赏。继任的明宣宗朱瞻基继续优待她,并封她的长子尹勋为孝陵卫副千户,待遇清闲而丰厚。正统年间,朱祁镇继位后,朝廷中仅余少数朱元璋子女,含山公主的待遇继续上升。景泰七年(1456年),她成为朱元璋在世子女中唯一幸存者,享有皇室公主之最的岁禄和封赏。
亲自求建陵墓
天顺初年,含山公主已近八旬,她开始为身后事操心,希望朝廷拨款为自己修建陵墓。内阁首辅李贤以无先例为由拒绝。公主不甘心,亲自从南京前往北京紫禁城面见朱祁镇。朱祁镇大为惊讶,立刻派钱皇后迎接,并在了解情况后,当即答应为她办理。最终,工部派人并出资金修建了她的陵墓,含山公主满意而归。
去世与荣誉
天顺六年(1463年),含山公主病重,朱祁镇派御医诊治,并赐予象征皇后身份的珠翠九翟博鬓冠,但仍未能挽回她的生命。九月二十六日,含山公主在南京去世,享年八十三岁。朱祁镇为她辍朝一天,以示哀悼,并赐予隆重葬礼及丰厚待遇,次子和长孙被封为锦衣卫百户,享受终身俸禄。
传奇一生的意义
含山公主的一生充满传奇:她不仅见证了朱元璋的“洪武之治”,经历了侄子朱允炆和朱棣的“靖难之役”,亲历朱棣开创的“永乐盛世”,还见证了朱高炽、朱瞻基的“仁宣之治”,以及朱祁镇的“土木堡之变”。她的人生几乎涵盖了大明前中期的重要历史,体现了皇室成员在朝代更迭中的风云变幻,也提醒我们,历史上王朝从兴盛到衰落往往不过百余年。
含山公主以其独特的身份、漫长的人生和非凡的经历,成为明朝历史上最令人钦佩的公主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