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妼晗,这个在《清平乐》中被许多人嫌弃的人物,实际上在历史上是宋仁宗的温成皇后。她出身贫寒,但因为才艺出众、深得皇帝宠爱,经过短短一年的时间,她迅速晋升,跨越了十个等级,最终成为了皇帝宠爱的贵妃,甚至出现了“生死两皇后”的奇闻。那么,温成皇后到底是何许人也?她真的如电视剧中所描述那样受宠吗?今天我们就来探讨这个话题。
不同于剧中张妼晗的低微出身,温成皇后张氏其实出生于名门清河张氏家族,父亲和祖父都是进士。不过,命运并不总是顺利,她的父亲在她很小的时候去世,且因为没有亲戚支持,张氏在八岁时被送入宫中,成为了一名宫女。张氏与姐妹们一起在宫中生活,并由宫人贾氏抚养长大。随着年岁增长,张氏不仅长得美丽,舞艺也很出色。一次宴会上,宋仁宗被她的舞姿吸引,16岁的张氏由此开始了她的逆袭之路。
最初,张氏的身份较低,是七品的清河郡君,这个级别在宋代后宫中属于低级别的妃子,相当于清朝后宫中的“常在”。然而,起点低并不意味着她将一直如此。与剧中所描绘的嚣张跋扈的形象不同,张氏的性格温和,善解人意,这也为她在后宫的稳步上升铺平了道路。
在康定元年,张氏生下女儿安寿公主后,立即被晋升为五品才人。第二年,她再次被晋升为二品修媛,仅仅一年的时间,她从五品才人晋升为二品修媛,这中间跨越了整整十个等级。相比之下,历史上最著名的女性,女皇武则天从五品才人晋升为二品昭仪用了14年,而张氏的晋升速度堪称“直升机”模式。
张氏的宠爱不仅限于她本人,她的亲戚们也因此获得了许多好处。张氏的很多亲戚被宋仁宗加官进爵,甚至她去世多年的父亲和祖父也被追封为秘书监和宁州刺史。剧中有一段张妼晗为伯父张尧佐争取官职的情节,这一幕在历史上确实有过。当时,张妼晗软磨硬泡要求任命张尧佐为宣徽使,宋仁宗本来答应了这个请求,但遭到了包拯等人的反对。尽管如此,张妼晗依旧没有放弃,最终宋仁宗决定任命张尧佐为宣徽使。
在张氏不断受到宠爱之下,宋仁宗不仅与她生下了两个女儿,还在庆历八年将她晋封为贵妃。虽然此时她只是贵妃,但她的待遇已经远远超过了当时的皇后曹氏。记得有一次,张氏外出游玩时竟然想借用曹皇后的车架,而曹皇后不仅没有生气,反而答应了她的请求。若换成现代的“富察琅嬅”,估计这种行为早就引起大怒了。最终,宋仁宗介入,才让事情得以平息。
然而,宋仁宗对张氏的宠爱最为传奇的表现,莫过于“生死两皇后”的奇闻。当张氏被封为清河郡君后不久,她生下了一个女儿安寿公主。虽然母亲深得宠爱,公主也倍受宠爱,但遗憾的是,公主在五天后去世。宋仁宗因悲痛而宣告辍朝两日,亲自为公主服丧。安寿公主去世一年后,张氏又生下了宝和公主,但她也在五天后去世。接下来,张氏又生下了赵幼悟公主,但她同样在20天后去世。四年内,张贵妃经历了三次丧子之痛,最终因悲伤过度,身体开始垮掉,最终在和元年去世,时年仅31岁。
张氏去世后,宋仁宗深感痛惜,宣布辍朝七日,不顾曹皇后仍在世,依照皇后礼为张氏举行丧礼。张氏死后,宋仁宗终于在葬礼的第四天宣布追封张氏为温成皇后,这也使得“生死两皇后”的奇观得以上演。张氏从一个无依无靠的宫女逆袭成为了温成皇后,享尽宠爱,堪称幸运,而曹皇后虽然一生无子,且常被忽略,但她抚养的两位子女分别成为了未来的皇后与皇帝,也辅佐了三位君王,堪称事业型女性。
对于这两位皇后,谁更幸福呢?每个人的观点不同,但无论如何,她们都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