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曾国藩在当时采纳了弟弟的建议,推翻清朝统治,成功的可能性是相当大的。这主要是因为在太平天国的动荡刚刚平息时,曾国藩的个人势力已经达到了顶峰。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具体看他当时的实力。
从军事角度看,曾国藩的湘军是当时中国最强大的军队之一。太平天国运动在晚清爆发后,短短时间内,太平军就占领了清朝南方的大部分土地。此时,清朝的八旗军早已不是过去的精锐,战力大幅下降。事实上,清朝在平定太平天国时,依靠的并不是中央军,而是地方的团练部队,这些部队虽然数量庞大,但缺乏正规训练。
当曾国藩的湘军攻下南京时,他控制的军队已经超过了15万,并且和李鸿章、左宗棠等人所带领的部队保持紧密合作。相比之下,清朝中央军的实力远不如湘军。当时清朝的精锐部队主要由蒙古骑兵组成,但这些骑兵在面对西方先进武器时,已逐渐失去了优势。现代化的火器使得骑兵逐步成为“鸡肋”,战场上几乎无法发挥作用。
因此,从军事力量上来看,曾国藩的湘军远远优于清朝的中央军,不仅如此,曾国藩在政治和经济上也具备强大的影响力。咸丰十年,曾国藩被任命为两江总督和钦差大臣,负责管理南方重要的军政事务。1861年,在湘军攻占安庆后,清政府几乎将江苏、安徽、江西、浙江四省的军政大权交给了他。
到了1864年,曾国藩攻占南京后,他实际上已经掌控了南方六省的行政和军事权力。简而言之,曾国藩在当时的顶峰时期,掌控了清朝三分之一的领土,并且这一部分对于清朝来说至关重要。南方经济发达,赋税收入丰富,失去了这片土地,清朝的统治恐怕会很快土崩瓦解。
从历史的长远来看,清朝在当时确实已经接近末期。内部土地兼并严重,外部还有西方列强的压力。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的国家,清朝的统治摇摇欲坠,眼看着已经到了无力回天的地步。此时,任何能够挑战清朝统治的力量,都有可能快速崛起。
曾国藩作为一个汉人,如果他决定反抗清朝,完全有可能得到汉族地主阶级的支持。毕竟在清朝统治下,汉人始终处于被压迫的地位。如果一个有实力的汉人起来反抗,并且主张恢复汉族的统治,这样的支持会十分强大。
如果曾国藩接受弟弟曾国荃的建议起义推翻清朝,成功的可能性是很大的。不过,这个新政权究竟能否建立一个繁荣富强的国家,还是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走向衰败,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毕竟,清朝末期的局势与传统封建时代不同。在封建社会,王朝更替后,新的政权往往会继续沿用传统的政治制度。但到了清朝末年,西方的资本主义和现代化的政治思想已经深入中国。西方的教育和文化涌入,许多人开始接受西式的民主与法治理念。尽管中国的传统文化与西方的政治制度大相径庭,但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和文化冲击,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接受了西方的理念。曾国藩虽然是地主阶级的代表,他推崇程朱理学,并且深受传统文化影响,但他的改革和政治理念依旧受限于封建制度。
例如,清朝末期的洋务运动,虽然为中国的近现代化奠定了基础,但最终失败了,因为它无法脱离地主阶级的局限性,依旧无法摆脱封建制度的束缚。即使曾国藩推翻了清朝,他依旧无法在根本上改变中国的封建体制。如果他建立的新政权继续推行封建制度,可能会面临改革的巨大压力,而历史的走向最终可能会推动更大规模的民主改革。
因此,虽然曾国藩有着足够的实力来推翻清朝,但如果他建立的政权无法进行深刻的政治改革,依旧无法脱离封建体制,它的前景仍然充满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