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封建王朝,唐朝的地位几乎无人能出其右。其他朝代多用“大”字来形容,如大宋、大明、大清,而唐朝却被称为“盛唐”,仅一字之差,就显示出后人对它的高度认可与敬仰。
前段时间,笔者看到一个话题:如果能穿越时光,你最想回到哪个朝代?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唐朝。看到“盛唐”二字,心中自然涌起一股自豪感。然而,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唐朝的繁盛和“万国来朝”的景象终究只留在记忆里,不可重现。
唐朝的辉煌离不开开国之君李渊。隋末时期,有三支强大的起义军,而李渊并非其中之一。他起义较晚,实力也不足,没人会想到他将成为大唐开国皇帝。然而,李渊早已埋下野心,这从他给四个儿子取的名字便可窥见一二。
长子李建成生于公元589年,肩负着建立唐朝的希望。李渊在继承“唐国公”封号后,为长子取名“建成”,寓意建立朝代。李建成不负父望,将原本毫无经验的起义军整顿成一支纪律严明、战斗力强的军队,为大唐的建立立下汗马功劳。
次子李世民的名字则寓意“救世济民”。他凭借才智与勇谋,在父亲起兵时屡立战功,最终被封为“天策上将”。这种才能不仅为父亲建立了大唐,也成为李建成心中的潜在威胁。遵循嫡长子继承制,李建成本该继位,但李渊对李世民的喜爱和承诺,使兄弟间的斗争一触即发,最终通过玄武门之变定了局。李世民登基后,开启了“贞观之治”,实现了安定与繁荣,正如其名字寓意的“救世济民”。
三子李元霸(李玄霸)则体现了李渊对武力的期待,名字意为“争霸天下”,象征着父亲的野心和实际行动。四子李元吉则寄托了对运气和福泽的期盼,“大吉洪福”的寓意凸显了古人对天命和风水的重视。
综观李渊建朝之路,无论是策略、时机,还是儿子的助力,都体现了他深谋远虑与强烈的统一天下的野心。虽然有人称他软弱,但在玄武门之变及其后果中,他更多是历史的见证者和智慧的调度者。没有李渊,就没有“万国来朝”的盛世,也就没有后来的大唐辉煌。
文章最后想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二十一世纪的今天,竞争激烈,欲望横流,要想在人生博弈中胜出,必须拥有野心。野心并非庸俗,而是成功不可或缺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