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心狠手辣,深不可测,连他的亲近之人都可能遭遇致命威胁。樊哙的死,虽然令人惊讶,但从刘邦的角度来看,这并不令人意外。刘邦对樊哙的杀心,背后有四个原因。
首先,樊哙和刘邦有着特殊的关系。他们不仅是亲戚,还曾结为异姓兄弟。尽管这种关系让刘邦不得不依赖樊哙,但他内心对此却并不乐意。随着时间的推移,刘邦渐渐觉得樊哙在自己的权力结构中占据了太重要的位置,这使得他对樊哙的忠诚和威胁感到不安,最终产生了杀心。
其次,樊哙是一位具有强大军事才能的人。曾经在多个战役中,樊哙为刘邦立下赫赫战功,深受军中将士的拥护。在军中,他拥有极高的威望。如果樊哙有心造反,他的支持者将不计其数,刘邦势必无法抵抗这种威胁。
第三,樊哙坚定支持吕雉。刘邦曾一度打算废除太子刘盈,另立戚夫人的儿子刘如意为太子,但樊哙和其他一些重要官员强烈反对。这一事件让刘邦对樊哙产生了深深的怨恨。对于刘邦来说,忠诚和权力的支持是至关重要的,樊哙的坚持让他觉得不容忽视,甚至威胁到自己的权位。
最后,刘邦知道樊哙不仅仅是一个武力出众的将领,还是一个具有独特政治眼光和决断力的谋士。比如,在刘邦攻打咸阳时,樊哙提醒他不要沉迷于美色,以免分心。在鸿门宴时,樊哙又表现出了非凡的胆略,他果断地让刘邦逃走,而自己则勇敢地返回宴会,拖延时间,为刘邦争取了宝贵的逃脱机会。像樊哙这样既有勇有谋的人,若心生反意,完全有足够的能力和机会造反。
这四个原因,让刘邦最终决定要除掉樊哙,尽管他们曾是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