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时隔一年,又有朝鲜军人投奔韩国,李在明会不会给送回去?
创始人
2025-10-21 15:03:03
0

——·前言·——

10月19日,韩国军方宣布,一名朝鲜士兵成功越过防守严密的军事分界线逃至韩国。据悉,韩军在中部地区的监控中发现,边境一带有人员从北方向南方移动,便立刻通过喊话对其进行询问。这名男子自称是朝鲜军人,表示要归顺韩国。随后,韩军对其进行了引导,并将其交由韩国安全部门进行进一步审查。

——·一年内再度发生逃兵事件·——

当天,韩国军方的监控设备突然捕捉到异常信号,显示中部军事分界线附近有一名不明身影从北向南移动。韩军立即启动喊话程序,清晰的询问声通过麦克风传出。那名男子回应称自己是朝鲜军人,愿意归顺韩国。经过确认,韩军迅速控制了该名男子,并将其移交给安全部门进行审查。这一事件引起了广泛关注——这是自2024年8月东段边境发生朝鲜士兵逃亡事件后,仅仅一年内的第二起类似事件。

无论如何,这起越境事件并不简单,毕竟朝韩军事分界线的防守体系堪称“铜墙铁壁”。首先,10英寸高的带传感器栅栏便是第一道防线,其后是平行的砂石路,会留下清晰的脚印,轻易暴露动静。再往后是120米宽的“自由开火区”,这里可能藏有雷区、电网,甚至化学药剂。此外,机枪和迫击炮组成的火力网更是时刻准备迎击任何敌对行为。

回想2017年,一名朝鲜士兵曾尝试越过边境,但被朝鲜部队开火射击,近40发子弹打向他。尽管如此,韩国士兵冒着极大风险将这名受伤士兵成功拖入安全区。可见,军人越境的难度极高,普通民众更是难以通过这种方式逃亡。

自半岛分裂以来,已有超过三万名朝鲜人成功逃亡至韩国。2024年,共有236名朝鲜人成功越境,且其中88%是女性。大多数人并不选择直接穿越边境,而是先经邻国,再通过泰国等第三国转机,最终抵达韩国。

——·李在明的“示好困境”·——

这一事件引起了广泛关注,特别是韩国总统李在明的态度备受瞩目。这是他上任以来第三次出现朝鲜人越境事件,但这次不同之处在于,这名逃兵竟是现役军人。

李在明的对朝政策一直较为温和。他上任后的第一个重要举措便是拆除了长年驻守在边境的对朝宣传大喇叭,此举虽然在国内引发了不小争议,但也表达了他希望改善两国关系的立场。然而,朝鲜方面并未作出积极回应,甚至在2025年9月,朝鲜宣布正式将韩国列为“永久敌对国家”,并放弃了多年来的和平统一立场,金正恩在北京向中国政府正式通报,韩国在新版地图上被标为“灰色”,并彻底摒弃了“南朝鲜”这一称呼。

在这样的背景下,送回逃兵的意义不言而喻——即使李在明将逃兵送回朝鲜,金正恩的态度也不会有所改变。朝鲜已经明确通过法律和地图划定敌我界限,这样的小规模事件无法改变朝鲜的战略方向。因此,李在明的政治算盘很清楚,送回逃兵不仅不会带来朝韩关系的任何缓和,反而可能因“软弱”而受到国内批评。

——·韩国的“潜规则”·——

韩国的宪法中有一项关键条款,明确将朝鲜人民视为韩国公民。这一规定意味着,只要越境的朝鲜人表示愿意归顺韩国,韩国便没有法律依据将其遣送回朝鲜。这也是朝鲜对此次越境事件未做过多反应的原因之一。朝鲜军方早已清楚,韩国的法律和政治体制使得送回逃兵几乎不可能。

与此同时,韩国情报机构并不会轻易放弃这样一个情报来源。朝鲜现役军人的信息价值远远高于普通民众,韩国方面非常重视这一点。接下来,这名逃兵将会交由韩国的国情院牵头的联合审查小组进行详细审查,过程可能持续几个月,审查内容包括逃亡原因、部队情况等所有细节。

经过审查后,这名士兵将被认定为“保护对象”,送到统一部接受约12周的培训,课程包括民主思想教育、市场经济知识以及职业技能培训。完成培训后,他将获得定居费和住房。然而,这并不意味着结束。此后,他还需接受4到5个月的监视居住,最终才能获得完全的自由。

——·送还是留?·——

有人或许会问,若朝韩关系改善,是否还有可能送回逃兵?但如今,朝韩关系的改善几乎没有可能。2025年的半岛局势比任何时候都紧张,美韩联合演习中模拟了使用战术核武器打击平壤,还进行了“斩首行动”演练。这些挑衅行动彻底让朝鲜放弃了任何幻想,金正恩甚至将核武力建设写进了宪法,并放弃了统一立场。

在这种情况下,逃兵事件反而成了“小事”。朝鲜已经不再将韩国视为“同胞”,不会因为一个士兵而做出过激反应。而韩国则乐于通过这一事件收集情报,同时展现其政治制度的优越性。

实际上,韩国接收逃兵的做法已经形成了惯例。2017年那名冒死越过边境的士兵成功获救后,至今没有任何“送回”的举动。这些逃往韩国的人,共同证明了这一点。

李在明的选择已经注定:送回逃兵既违宪又得罪国内,送不回也无法改善朝韩关系;而留住他,不仅符合法律规定,还能利用这一机会获得情报,同时加强自己的政治形象。无论谁坐在韩国总统的位置上,都会选择后者。

——·结语·——

最终,这名朝鲜士兵的命运从跨越军事分界线的那一刻起便已注定。李在明不会送他回去,韩国的法律体系不允许,朝韩关系也不支持这样做。这一结局,已经被半岛复杂的地缘政治格局所决定。

相关内容

29岁美国国际象棋大师纳罗...
当地时间10月20日,美国国际象棋大师丹尼尔•纳罗迪茨基的家人在其...
2025-10-21 13:12:20
金螳螂 | 北京建国饭店环...
建国饭店的建筑设计延续了建国饭店一贯的典雅风格,巧妙融合了现代与传...
2025-10-21 13:11:02
四川中译云文化:福建漳州,...
四川中译云文化:福建漳州,海岛浪漫之旅 福建漳州,一个位于中国东南...
2025-10-21 13:11:00
首旅酒店的“如家依赖症”:...
出品:山西晚报·刻度财经 2025年上半年财报显示,首旅酒店营收同...
2025-10-21 13:10:18
2025知名文旅企业家山东...
为进一步整合省内外优质文旅客商资源、搭建政企合作交流平台、精准招引...
2025-10-21 13:09:13
原创 ...
暴雨砸在金字塔的巨石上,监工的皮鞭抽响伴着濒死者的呻吟,火把在雨幕...
2025-10-21 13:07:02
原创 ...
三国时期的名将们一直在历史中广为流传,他们的事迹深深影响了后代,尤...
2025-10-21 13:07:02
播放量破1.5亿!“百台房...
金秋十月,陇原大地层林尽染,叠翠流金。历时5个多月的 “百台房车游...
2025-10-21 13:06:33
原创 ...
前言 10月16日,一件神秘的战国文物突然踏上回家路。 这件虎形...
2025-10-21 13:05:55

热门资讯

原创 为... 历史上,许多反叛事件的发生,都与人们的抱负、野心或无奈息息相关。无论动机如何,他们共同的目标通常是争...
原创 朱... 自古以来,皇帝通过联姻来拉拢重要大臣和稳固自己的统治地位,联姻成为了政治手段之一。无论是东汉的光武帝...
原创 原... 根据史料记载,清朝时期,很多八旗落魄子弟的女儿在十五、六岁时便进入了皇宫。她们如果在宫中十年没有受到...
原创 夷... 刘备攻打孙权的“夷陵之战”是三国历史中著名的战役之一,背景源自关羽在“襄樊战役”中败给曹操与孙权的联...
原创 唐... 我们可以把这个问题分成两个方面:一是唐朝的宗室有多节俭,二是明朝的宗室有多花费。 一、唐朝宗室为何...
此文官提刀上马,杀得李自成只剩... 明朝历史给许多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既令人钦佩,也让人感到遗憾。这个朝代,尽管有许多值得骄傲的成就,但...
原创 曹... 曹操,三国时期的著名人物,以果断和智慧著称,但他在个人性格和决策上也有不少失误。比如在宛城之战中,因...
原创 蜀... 三国时期,曹操阵营中的郭嘉是位杰出的谋士,他的才智让曹操十分依赖。然而,郭嘉英年早逝,成为曹操一大损...
原创 刘... 在大明王朝的三百年历史中,文臣和武将无数,其中有一位被誉为“冠绝天下”的文化人物,那就是刘伯温。大家...
原创 王... 王莽的军事力量曾一度非常强大。他继承了西汉王朝的强大军力,并且多次进行扩军。各地的起义军,虽然起初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