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司马懿的克星,刘备和诸葛亮都曾败在他的手下,唯一让他认怂的,是关羽。你猜他是谁?
答案是曹操!曹操在历史上的形象一直颇具争议——他既是“治世能臣”,又是“乱世奸雄”;既胸怀大志,眼光远大,又是心狠手辣的权谋家。不可否认,曹操的个人能力和统治手段超凡。他一生中,不仅压制了司马懿这位后来的晋朝奠基人,还多次击败刘备,迫使诸葛亮跟随刘备四处流亡,展现出强悍的军事和政治才干。
司马懿的克星
司马懿,三国后期影响力巨大的人物,曹操一生中始终压制着他。司马懿出身名门,曾因自视过高而不愿轻易投身曹操阵营。曹操深知他的才华和野心,于是采用威胁手段,逼迫他出山。然而,即便如此,曹操依然没有完全信任司马懿。曹操对他时刻保持警惕,生怕他有反叛之心。
曹操在临终时,特别叮嘱曹丕要小心司马懿,这一叮嘱表明曹操早已察觉到司马懿的潜力与野心。曹操一生征战,阅人无数,他深知司马懿日后可能成为曹魏政权的最大威胁。果不其然,曹操死后,司马懿迅速掌握了政权,为日后司马家族的崛起奠定了基础。可以说,只要曹操活着,司马懿始终无法施展野心,曹操无疑是他的克星。
刘备与诸葛亮的败北
刘备和诸葛亮,在三国历史上是举足轻重的人物。刘备以仁义著称,志在复兴汉室;诸葛亮则以智谋闻名,为蜀汉的建立和发展立下赫赫战功。然而,在曹操面前,他们并未占得上风。
刘备与曹操多次交锋,然而大多处于下风。建安五年(200年),刘备趁曹操与袁绍对峙之际,夺取了徐州。曹操迅速调兵击败了刘备,迫使他北投袁绍;次年,曹操在官渡之战大败袁绍后,立即转向攻打刘备,刘备被迫南逃荆州依附刘表。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南征荆州,再次把刘备视为重点打击对象。当阳长坂坡一战,曹操派遣精锐虎豹骑追击,刘备军队几乎全军覆没。
曹操不仅在军事上压制了刘备,还在人才争夺中占得上风。徐庶、陈群等早期追随刘备的贤才,最终纷纷投向曹操阵营,使得刘备即使有张飞、关羽这样的猛将,也难以壮大势力。而诸葛亮的加入,才稍微为刘备集团带来了些许起色。然而,尽管诸葛亮在政治和外交上才智出众,但在与曹操的军事对抗中,刘备和诸葛亮并未取得过太大优势,屡次被迫逃亡。
关羽让曹操认怂
然而,刘备集团并非没有转机,关羽的出现改变了局面!关羽作为刘备的得力助手,他的战功和气节,在三国历史中备受推崇。尤其是在建安二十四年(219年)的襄樊之战,关羽水淹七军,威震华夏。这一战,关羽的表现堪称经典,甚至把曹操逼到了考虑迁都以避其锋芒的地步,创造了三国史上罕见的“曹操认怂”时刻。
在这场战役中,关羽围困曹仁于樊城,曹操派遣于禁、庞德等将领率七军前来援救。由于汉水暴涨,关羽提前准备的舟船发挥了巨大作用,而曹军因不擅水战全军覆没。于禁投降,庞德被杀,曹操的统治受到了空前冲击。曹操甚至考虑迁都河北,以避关羽的锋芒,这一决定表明,曹操已经对关羽感到恐惧,竟不敢与他正面交锋。
虽然最后,曹操采纳了司马懿等人的建议,联合孙权袭击关羽后方,避免了迁都的尴尬,但为了应对关羽的威胁,曹操不得不调动张辽等大将驰援樊城,甚至亲自带兵征讨。曹操的这些举措,显示出他对关羽的恐惧,最终不得不承认自己也怕关羽。
总结
与三国其他重要人物相比,曹操的综合能力无疑是最全面的。刘备缺乏曹操的政治手腕,孙权擅长守成但无曹操的开创精神,诸葛亮虽然智慧过人,但军事上稍显逊色,司马懿虽然深谙权谋,却始终受制于曹操。唯独关羽,在军事巅峰时刻让曹操感到恐惧,毫不夸张地说,关羽的确是一位非常强大的对手。关二爷威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