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日本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德川家康靠着篡夺丰臣政权,建立了江户幕府,最终也让丰臣家不再掌权。丰臣秀吉虽然心怀警惕,但他对家康的野心和实力并非毫无提防。因此,在临终前,秀吉留下了一些限制家康权势的安排。下面把这段历史用简单易懂的方式讲清楚。
秀吉临死前,设下了两项主要的政治安排,来在一方面让家康协助政务、在另一方面限制他,不致于取代丰臣家。第一项是建立以五大老(御奉行众)和五奉行(御年寄众)为核心的重臣合议制度。也就是说,虽然家康在十位重臣中处于首席,但关于重大国政决策,必须由这十位重臣共同商议决定。这样一来,家康的影响力固然很大,但要真正下决策,仍要得到众多重臣的同意与制衡,个人权势因此被一定程度地约束。 第二项是对日本政权中心的安排。秀吉晚年的日本政治中心在伏见城(也被称作“桃山时代”),他 himself 也死在伏见城。然而在他临终前,出于把力量分散与防止家康独断的考虑,他让丰臣秀赖、淀夫人、前田利家、北政所等人入住大阪城,把德川家康留在伏见城。也就是说,虽然家康留在伏见城,但政治中心已经由大阪城的丰臣家人把持,地理上与丰臣政权的核心拉开了距离。 此外,虽然家康被安置在伏见城,伏见城的日常管理却掌握在以前田玄以为首的奉行手中。也就是说,家康在伏见城的行动很大程度上受到奉行的监督和限制,不能像“挟天子以令诸侯”那样随意行动,个人安全与行动也受到约束。即使他心怀不臣之心,也很难直接威胁大阪城的丰臣秀赖。 除了这两项核心安排,秀吉临死前还留下了一些辅助手段,比如让家康写誓书效忠、制定法规限制他结交其他大名等。不过,这些安排并没有从根本上阻止家康的野心,最终还是由他逐步崛起,成为实际掌握全国大权的力量,进而取代并灭亡了丰臣家。